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史纲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史纲要》,中国通史教材。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中册(后改为第3册);1964年出第4册;1965年出第2册。1979年,已出版过的上述3册作了个别材料的订正和文字的改动后,连同第1册,统一由人民出版社再版。经多次印刷,流行甚广,至今仍被许多高校采用。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书约72万字,分为4册。第1册包括1—4章,叙述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期的内容。第2册的5—6章和第3册的7—8章,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从全盛到衰落的过程。第4册包括9—11章,叙述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本书认为:中国曾经历过若干万年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解体之后,进入了奴隶制时代。夏代是中国奴隶制的开端。商代是奴隶社会的发展和终结。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王朝的建立,这是以领主制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是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发展和地主经济的萌芽时期。战国时期,是从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秦的统一,标志着这种过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形成。从此开始到汉末,中国社会进入了地主经济发展和封建统一国家的确立时期。从三国到隋朝出现前,是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割据和南方封建经济发展时期。隋唐两代,是封建经济向上发展和统一国家的重建时期。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矛盾扩大时期。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两代,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趋向成熟,在若干地区和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建立了庞大空前的官僚机器,但开始走向衰败。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滑去,同时,中国也开始了人民反侵略战争和农民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基本形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更加深入。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形成了继太平天国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高潮。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说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进程。注重史论结合,全书很少有空洞、抽象的议论;观点鲜明,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史料,说明问题。最早从体例框架到基本内容等方面奠定了通史教科书的编写基础。

作者介绍

翦伯赞(1898—1968),中国湖南桃园县人,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经济学。大革命时期在北伐军政治部工作。抗战开始后到重庆,协助共产党做统战工作。1949年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缅友协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光明日报·史学》副刊及《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主编等。著作还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1卷、第2卷)、《中国史论集》 (第1辑、第2辑)、《史料与史学》、《历史论丛》、《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1]。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中国史纲要 相关视频

20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2
中国史上第一部禁书,作者都不敢看,在日本却非常受欢迎

参考文献

  1.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