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作品简介

★李银河代表作,国内首部关于女性感情与性的社会学著作,开启中国女性研究先河

本书采用深入访谈个案史的方法,访谈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中国女性,涉及月经初潮、情窦初开、性压抑、性学习、初恋、初吻、婚前性行为等感情与性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事实。以真实的笔触、引人入胜的精彩案例,生动记录中国女性的亲身经历,还原一代女性摆脱桎梏走向自立的过程。

★畅销二十余年经久不衰,真实反映本土国情的女性主义入门读本,照见“她们”性别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书中的访谈案例,并非完全陌生的他者经历。访谈中的“她们”,是你的母亲、姐姐,是你,是我,也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女性。尽管这些女性的性情相当不同,她们的性爱经历与观念也有很大差异,但她们都非常看重她们的“自我”,为之快乐,为之忧伤,并为之觉醒。

★从触目惊心的口述实录了解一代女性群体的爱与性经历,重新审视当下女权热点话题

追根溯源,了解女性群体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遭受的不平等,及其所经历的社会压抑。回到当下,打破以男性叙事为主的公众话语,重建两性平等,对互联网热议女权话题有所启示。

★从字里行间感受李银河理性客观、条理清晰的研究方法,敢于走在时代前列的学术精神

“作为学者,她不是气势恢宏、辞藻华丽的那一种,也不是学富五车、旁征博引的那一种。她追求的是事事清楚、事事明白,哪怕这种明白会被人看成浅薄也罢。”——王小波

女人谈性从来不该是一件羞耻的事。

从月经初潮、情窦初开,到恋爱、同居、婚姻,遍历性压抑、性无知的一代人,从何时开始踏上性学习旅程,又将如何面对生育、停经与更年期的挑战?社会学家李银河深入访谈47位中国女性,她们年龄跨度从29岁到55岁,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的学历背景;内容涉及女性感情与性的方方面面,以生动的个体案例,书写一部女性的生活史。

中国第一部关于女性感情与性的社会学专著,家喻户晓的女性主义入门读本。打破以男性叙事为主的公众话语,倾听女性的声音——每一位女性,都有她自己的话要说。

作者简介

李银河,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婚姻、性别与性。业余写作小说、随笔和诗。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人”之一。

原文摘录

中国人犯一种“理论过多症”,各种所谓“理论”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连二十岁的大学生都言必称“主义”。记得我在匹兹堡大学的导师、著名历史社会学家许倬云先生有一次感慨对我说:你们这些大陆来的学生说起话来怎么总爱用一些大名词。的确,就像一个人因为吃某种东西太多吃伤了一样,我对理论就有这种感觉。由此你可以知道,当我看到弗雷泽所说的”我确信,一切理论都是暂时的,唯有事实的汇总才具有永久的价值“(转引自孙珉,9) 性压抑或反性的环境甚至造成了一些女孩的"男性化",这是它最极端的结果。有一位女性对自己生活中的这个"男性化"过程做了如下的描述:"我不喜欢自己的男性化。记得来月经前我是个典型的女孩,看人总用害羞的眼神。我羡慕那些男性化的女孩,觉得她们不受人欺负。正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正好有个转学的机会。我就处心积虑观察别的女孩,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变了个人。我妈那时在国外,回国后见到我的样子说了这么句话:文文静静的女孩怎么就成个野小子了。她还带我去看过一个学心理的,他说,女人的一生有两大关口,一个是来例假,一个是更年期。"这位女性后来结了婚又离了婚,据她说:"我前夫说没有男人会喜欢我,因为我的性格像男的。只有女人才会喜欢我。" 在禁欲主义的气氛中,肉体的接触被看得非常严重:"有一次我们去看电影,他第一次握了我的手,那时我们俩的关系已经有两年了。"   有时无知会使人变得残酷;而孩子们之间的残酷有时会比成人之间的残酷更强烈百倍,它能令涉世不深的当事人有一种陷入绝境的感觉。一位女性讲到她接受青春期教育的一段痛苦历程:"中学时我们学校实行男女分班。我发现有一个男孩老注意我,我心里朦朦胧胧地能感觉到,所以就多看了他两眼。他虽然个矮,可挺能打动我的,我那时心里就蠢蠢欲动。后来'文革'开始了,我们去支农,回来我就接到一封信。我在学校里还从来没接到过信,很好奇,就当众拆开了信,见上面写着:支农的时候我看见你心里特别放不下,我心里老忘不掉你的大眼睛,总注视着你......总之,都是这一类的话。落款是个假名字。我当时也不懂这有什么严重的,就跟一个女同学说了,大家就都传着看了。结果一个'革军'(注:革命军人)子弟就说我是流氓。从那以后,所有人都不理我,孤立我,在我课桌上吐唾沫,用粉笔写上'大流氓',还拔我自行车的气门芯。我把信交给了学校的军训排长,让他为我作主。同学们都说我招惹男孩。我当时觉得委屈极了,因为那时候...

书评

之前知道李银河老师,是王小波那本《爱你就像爱生命》,只知道李银河老师是社会学性学领域的大师,但并没有拜读过任何著作。

最近看奇葩大会第二期,看到李银河老师的分享:人类的婚姻注定要消失的。乍听惊世骇俗,可每每仔细品味,一夫一妻制度真的是人类最合理的婚姻制度吗?演讲中,李银河老师还提到,中国关于性的研究太少了,研究这个领域是中国第一人,这对一个做学术的人来说,实在太具有吸引力了。是的,作为一个研究生,不免深有感触。

刚开始接触女性主义时,一直标榜自己是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觉得男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女人都可以做到,自以为这样就是男女平等了,但现在回想看来,这样的想法反而是自己对平等二字的误读。

感情,生活,事业,哪里和性分得开? 女性主义,男女平等,哪里和性分得开? 社会,政治,舆论宽容,又哪里和性分得开?

在生命的22岁拜读李银河老师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原因之一是我刚在1月份做过“婚前性行为与收入”的经济学论文,得出的结论与李银河老师书中 “本次对女性的调查也表明,人们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观念和行为上有很大不同,造成差异的因素既有年龄,也有社会经济地位。” 保持一致。绝大部分中国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真正实际行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一句网络用语就可以概括这种傲娇,叫口嫌体正直。原因之二是因为在21岁开始有了一段美妙的性体验,但感情最终面临更多的挑战而破镜难圆,包括出轨,肉体与不忠。因而游走书间,看到很多访谈原话,不经感同深受而频频点头。这是一本有浓重论文味的书,书中只是用归纳法呈现了对于同一议题,不同年龄,经历的女性的看法,话题都很有争议性:婚外恋,同居,性生活,感情与婚姻,性与婚姻,等等。下面摘录几点我比较认同的观点,这篇文章也可以算作22岁对于性,感情和女性主义最新的认知写照。

[性的美感,艺术感和自我满足感。] 性生活的满足是一种艺术的感觉,和音乐、绘画、艺术、诗是相通的。如果两个人在这方面都有修养, 就会增加性的享受感。再把周围环境的色彩灯光考虑进去,心情和环境相呼应,这是最好的。

[婚外恋:我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这里推荐奇葩说第三季的辩题“如果婚后碰到今生挚爱怎么办”。

首先第一个问题:如果婚后我碰到今生挚爱怎么办?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才叫今生挚爱。我的原则是,有孩子有爱人的我一律退避三舍,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我做不来,也不忍心做。我知道,跟一个孩子我是竞争不过的,血缘的关系我斗不过的。其次,就算是单身也要敬而远之,实在觉得情投意合,想想自己是否能割舍现在的家庭,如果可以割舍,那就离婚后再选择在一起,并且要勇敢地直视后果,要想到可能离婚了在一起也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幸福。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怕自己把持不住的时候躲一躲,这不也就过去了。”

第二,如果老公婚后碰到今生挚爱怎么办? 引用我薇薇女神一句话,世界那么大,你给老娘滚出去看看。我允许老公认为婚后碰到今生挚爱并且愿意抛弃家庭和她人远走高飞,但只允许一次。再来一次,直接净身出户没商量。

[婚姻:是契约和责任] 书中关于婚姻的功能的解读:第一,在财产问题上,使婚姻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第二,生育合法子嗣,使财产有合法继承人;第三,使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合法的父母保证孩子的抚养;第四,使男女关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使他们两人脱离择偶市场,脱离择偶期间的不稳定状态。

我不认为一夫一妻是最合人性的婚姻制度,但是如果我愿意和你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意味着我选择了契约和责任,再来我们谈感情,爱情与性。我不接受开放式婚姻,也不认为社会应该提倡开放式婚姻,但我接受开放式关系。一旦步入婚姻,这是一种仪式,家庭是一个社会单位,最重要的还是责任啊。

再来,婚姻与性。虽然我的态度是性是伴随爱情产生的,不是伴随婚姻产生的,但此前一直认为性在婚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婚前性行为就是要确保两人在性上的合拍,以此来看看婚后两人并无嫌隙。这里有个潜在的前提,我的论点是,感情与性是分不开的。婚姻与性却没有那么紧密的关系。因为,同婚姻分开的性活动才更轻松。而中国女性要争取男女平等,还有待厘清有关生育对女性的影响。

曾经有一句话是,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倒是现在,我认为婚姻未必要与爱情紧密相连,如果有最好,没有也没有关系。 也认同李银河老师的预言,“随着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开化,以婚姻为性的唯一合法渠道的规范将越来越不具有约束力,在自由使用自己的肉体寻求快乐这个问题上的社会监控(福柯的“凝视”意象)会越来越弱,社会舆论对此也会越来越宽容。”

我想,无论人们对感情与婚姻的关系的印象有多么悲观(以为大多数人的婚姻都不幸福),无论追求有爱的婚姻有多么困难,它始终都是人们心向往之的目标,而且实际的情况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悲观。 另外,性与社会的富足,提倡的文化(中国的耻辱文化与西方的罪恶文化),与法律道德之间的界限,都太值得探讨,这条界线在不断移动,其中的宽容度和临界值都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最后,无论以后是否结婚,我认同的一点是,性与爱,同人的自我认同有着极其重大关系。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