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国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国画-(100种中国符号-4)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1]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2]

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国画泛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绘画艺术,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3]

狭义的国画指青绿设色画水墨画,而广义的国画则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锦画、刺绣、重彩、水墨画、石刻乃至年画和陶瓷上的绘画等的艺术,也包括近代的中国油画和水彩画等。

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画具

传统书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颜料、宣纸、绢等。

主要调剂是胶,可直接用清水,用其它色彩,也是以胶和,多以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等,都是可直接用水稀释。[4]

题材

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画。风俗画、宫室画。

国画分类

画风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中国传统绘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宫廷绘画(院画)或民间绘画。

其师承传授,都依老师的专长按科进行。元代以后,人物画衰落,山水、花鸟兴盛。

绘画思维

具象国画 : 忠于外在物质世界,一元思维,收敛思维,写实主义图画景物,一般可以创作出如拍照摄影般的具体。

写意国画 : 忠于内在物质世界,二元思维,收敛思维,写意主义图画景物,有抽像元素但不构成显著性抽象绘画,一般可以创作出如记忆印象般。

抽像国画 : 忠于内在精神世界,多元思维,发散思维,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哲学思维,抽象思维,超越意象绘画,显著性抽象绘画,一般可以创作出如心灵景致般的“国画”。

绘画技法

有工笔画、写生画、写意画、写意画(写意精神)大、小写意画大、小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敦煌壁画、内画、乌骨画、石版画。

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

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 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

画分三科

山水

中国山水画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弹性。空间上,要从多个角度来观看事物,人像画的流传儿流传过,然而正如放弃色彩一般放弃了这种单一的看事物的方法。上升到了一个注重看画体验和画家表达形式的高度。[5]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五代 关仝《山溪待渡图》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人物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朝代

早期的中国绘画是画在丝绸上的,直到前1世纪发明了纸张后,丝绸渐渐被较低廉的物料所取代。

东晋时期

绘画及书法在中国的朝廷圈子成为最受注重的艺术,而那些作品多数由贵族及学者所绘画。当时的绘画工具为由动物毛发制造的毛笔及由松制煤烟或动物胶制成的中国墨水。名书法家的作品在中国历史上均受到高度的重视,并会像画作一样挂在墙壁上。早期的中国画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如相传是顾恺之绝世遗作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秀骨清像、临风登仙,不食人间烟火。而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为后世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6]

魏晋南北朝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使中国传统艺术发生改变,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在表达儒家思想如夫妇父子之礼的同时,亦追求图像的美感,并有仙气。

隋唐五代

在隋唐朝年间,宫廷人物画大为发展,从画家周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主题环绕皇宫的人物如皇帝、仕女等,无论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还是《簪花仕女图》,都弥漫著华美堂皇之气。在南唐年间,人物画的优美的写实手法发展至颠峰。在此时期,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出现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转变。吴道子利用称为"兰叶描"的线条手法去表现事物,改变了当时盛行的顾恺之画派。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7]

唐朝山水画的数量开始增加,并分为李昭道的"青绿山水"与王维的"水墨山水"两派各自发展。王维诗书画都非常有名,非常多才多艺,受禅宗影响很大。

宋朝

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8]

此期间著名的画家有《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以山水画著称的夏圭等。

除了以表现立体事物的手法为目标的画家外,另一些画家们则以另一目的去进行绘画,宋元以降,文人时代开始崛起,北宋苏轼提出以书法融合于绘画当中,而他及许多大文人等开始了文人画的风气,以苏轼、米芾为代表,逐步确定了中国画崇尚平淡冲和的审美方式。[9] 而在此时开始很多画家都把绘画的重点放在如何表现物件的内在精神而不是其物质上的外表,更多关注笔墨自身的转变与变化。例如米芾长子,南宋大画家米友仁,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其传世名作《云山图》,不在于他画的山像山、树像树,而是在于他的局部、细节,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就,却不失天真,故自题其画曰“墨戏”

元代

赵孟𫖯高克恭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代和北宋时的绘画传统,并且主张将书法入画,因此创造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格。

元画多呈现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10] 从此以后,中国绘画里的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就形成了。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

元人改用纸作画,除皴法以外,增多擦的效果,犹如中国书法一样。这时的构图,为了使画面的上方可以题上诗句,所以故意留出一角,题上自己作的诗句,使诗、书、画三者合成一体,直到今天,国画仍保有这种特色。元代的花鸟,以钱选最为有名,他主张临摹古画,所以他的花卉,很有宋人厚重典雅的趣味。

明朝

力求把宋朝画重生及转化。由画家戴进领导的“浙派”对当时画风影最大。明朝中期经济繁华,苏州形成“吴门画派”,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最为著名。作品大多以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到了明朝后期,随著社会思潮的活跃,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11]

清代

奉行个人主义的画家开始出现,他们一反以往遵行绘画的传统,而追求更为自由的画法。

17及18世纪时期,扬州及上海等大型商业城市因为商人出资资助画家们不断创新而令那些地点成为了艺术中心。

18世纪后期及19世纪,中国画家接触到更多的西方绘画,一些画家完全舍弃中国画而追求西方画,另一些则力求融合两者。代表人物有:

清代义大利人宫廷画师郎世宁(1688-1766)的中式画风作品《八骏图》[12]

清代画师恽寿平(1633-1690)的《摹古册》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

当中最为著名的为由农民家庭出身的齐白石。他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于2016年,以总价值4.255亿元成交。

现代

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画家开始尝试西方画法,而油画亦在此时引入中国。

在中国早期,画家被鼓励从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部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不受改动下完整引入,在那时画家会被提供主题及被要求大量生产。此期间由表现出农村日常生活的农民艺术画数量大增。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学院被关闭,而有关艺术的期刊及主要艺术展览被停止,而在破四旧的运动中中国艺术亦受到重大的破坏。在文化大革命后,艺术学院及专业团体再次被成立,亦设立了与外国艺术团体的交流,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家亦尝试新的主题及技巧。[13]

国画流派[14]

中国画渊远流长,但由于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性的画风,虽然同属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但也分成不同的审美分支,京津大气、厚重;江南画风逸气风雅;广 东南方的则温秀甜美已经成为普遍认知。这里,可以用“河南”、“江南”与“岭南”“三南”来对中国画的这三大审美主流以及阐述其中的异同。[15]

现存于世的被归纳于这三大分支,每支以下又有数个派别:

河南分支[16]

自古河南多代表中原,在这里泛指国画的北方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长安画派: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特点是以西北地区的风景来呈现阳刚美;其风格厚重雄浑、气势磅礴。

黄土画派:取材绝大多数为人物,特别是纯人物较多,且农民画气质强烈。

京津画派:特点为画作大量留白,于留白处题诗,用画面上大面积题诗来丰富画意;以齐白石的文人画为代表。另一特点为引入西洋画特点对国画之改良,例如徐悲鸿所强调的写实,和李可染将西洋画的光影与明暗运用到山水画之中。

关东画派:以留白技法为主来表现,其他国画流派很少画的雪景。[17]

冰雪画派:从关东画派衍生而来,取材和关东画派一样多为东北地区的雪景,不同之处在于技法上著重于传统国画雪景画法的矾墨技法。

江南分支

江南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海上画派:又称上海画派,受西洋画影响,作品色彩浓艳,象征性强。取材以花鸟最多,人物其次、再次山水。笔墨技法明快、简逸,只求意境而略形式。

新金陵画派:取材以山水画为主,其特点为技法中运用傅抱石所创的抱石皴。

新浙派:又称浙江人物画派,技法上对西洋画素描改造后引入国画,削弱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性;及明暗光影的作用,突出线在造型中的表现力。传统国画中的人物画主要通过“十八描”等技法来表现人的表情和姿势,衣服褶皱的变化,鲜少刻画人体肌肉和骨骼。而新浙派的水墨人体画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浑厚的色彩,生动的细微之处;画作强调人体的健壮和自然美,呈现人物张扬的生命气息。

岭南分支

岭南分支包括以下流派:

岭南画派:以变化繁复多变的笔法体现气韵生动、气势磅礴的境界,在画面上形成反传统的效果,但同时也继承了国画中注重留白的传统。受西洋印象派的影响,画面赋色十分艳丽,注重光的表现,以色彩渲染衬托水墨,和传统国画相反。

岭东画派:是中国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师承海上画派,故又有广东海派之称。受闽、沪等江南画风的影响较大,讲格调、重笔墨、清高野逸、推崇写意 、清高野逸。

漓江画派:以广西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田园诗画风为其特点,注重体现亚热带南方蓬勃的生命活力。技法特点为广泛运用张复兴所创的夹叶双勾描和长锋长皴的画法:夹叶双勾描画法特别适用于画南方亚热带植物,长锋长皴画法则适用于勾画广西当地地貌,特别是桂北的的崇山峻岭。

其他当代画派诸如南昌画派、沂蒙画派、敦煌画派、和巴蜀画派因其中的国画(设色水墨画)作品不占多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