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斐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习近平会见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原图链接来自 人民网 的图片

中斐关系英语China–Fiji relations),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斐济、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斐济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1]

历史

最早的斐济华侨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广东人,他在1872年开始居于当地;亦有指首名斐济华侨是在1808年因海难而流落斐济,其后客死异乡。1870年代,一批失业的淘金华工在回乡途中行经斐济,决定留在当地生活,成为第一批斐济华侨。

1874年10月,斐济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53。殖民政府致力发展当地的甘蔗种植园,一些园主建议聘用华工,亦有人认为招募华工的风险高,印度苦力比较可靠;至1883年,斐济群岛境内共有2,300名印度契约工,来自中国的契约工则只有764人:53。

1930年代,殖民政府颁下禁酒令,规定斐济人、印度人和华人在领取许可证后才可进入酒吧。斐济华侨对此强烈不满,在请愿失败后致函中华民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求援;当时的中国驻悉尼总领事宋发群向殖民政府提出交涉,殖民政府最终取消对华人的禁酒令。此后,斐济华侨意认到在当地设立中国外交代表机构的重要性,于是在国民党的同意下开设中国驻斐济领事馆。

后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斐济华侨向中方捐赠10万英镑和4架战斗机,又以购买公债的形式支援中国抵抗日本;亦有华侨在斐济成立剧社,举行筹款义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斐济的殖民政府对华人采取怀疑的态度,曾指责当地华侨是“共产党”。

1970年,斐济从英国独立;当时的斐济既没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亦不承认中华民国,惟允许后者在斐济设立商务代表团:394。1975年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斐济共和国达成协议[2],签署建交公报;斐济方面承诺在限期内关闭中华民国驻当地的商务代表团:395。中斐两国在2006年上半年宣布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2006年斐济军事政变后,斐济遭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欧盟制裁;2010年,斐济总理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宣布该国将疏远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传统盟友,改为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又认为只有中国能够真正明白他试图推行的改革。

视频

中斐关系 相关视频

首次访问!中国海军戚继光舰抵达斐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