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級戰車登陸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海級戰車登陸艦,舊稱為中字號戰車登陸艦,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建造的郡級戰車登陸艦。二戰時美國有USS LST-1與USS Chelan County (LST-542)兩種級別,但外觀上無明顯區分。
中國運用此型LST不僅有海軍,許多民間單位在二戰後向美國收購此艦種。戰後美軍以512號公法授權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的中字號戰車登陸艦計有10艘、招商局[1] (陽明海運前身)向美方收購的18艘(「中字101號」至「中字118號」)、贈予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水上運輸大隊的「萬」字頭船21艘及「靄齡、慶齡、美齡」3艘、售予民生公司「遠」字尾的5艘,以及江南造船廠、民航空運隊飛機修理廠、行政院物資供應局「供」字頭船5艘等購買的,前後共有至少61艘LST在1949年以前在中國服務。
國民政府撤往台灣後,有17艘本級艦遺留或沉沒在大陸,其中6艘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山」字尾命名的登陸艦。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1950年5月,所有中字號登陸艦,除「中119」外,全部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華東軍區海軍以10艘LST型坦克登陸艦組建第4艦隊。1950年7月,除3艘(中116、120、125)性能較好的留用,其餘艘歸還給招商局;解放軍海軍將此級艦稱為1511型,在1970年代末以新造的072型大型登陸艦汰換。
中華民國海軍
二戰後,中華民國海軍自美國海軍直接移交10艘LST,該批軍艦由美軍開到中國青島,美國海軍在青島對中央海軍訓練團官兵執行短期的轉移訓練後現地移交國民政府。1949年國民政府撤臺後,以往民間採購同樣撤入臺灣的LST海軍逐漸以軍租或是徵收等作法編入海軍運用;後續因東南沿海一帶各次戰役耗損、以及設立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等因素,美軍先後又補充給國民政府16艘本級艦。
中華民國海軍的LST在武裝上大致等同美國原廠,包括40快炮、20機炮(1990年代以T-75 20毫米機砲汰換)、7.62公厘機槍等。中字號平日主要執行外島、離島人員物資、車輛、油水等運補任務,但因時代變遷、外島兵力撤防之故,當前人員運輸僅需軍租客輪運輸即可滿足,中字號主要擔負軍用物資運輸業務。戰時,LST可遂行兩棲登陸作戰、滲透運補、後勤物資運輸及海上整補等任務。
2010年2月1日,海軍中海號登陸艦(LST-201)除役。中海號於1958年823砲戰期間執行運補作業時,於8月24日與台生號一同在料羅灣外遭遇解放軍東海艦隊第六魚雷艇支隊共6艘,台生號被擊沉,中海號尾部中雷嚴重受損;國軍稱中海號擊沉2艘中共魚雷快艇,是現今唯一留存的功勳艦;解放軍稱175號魚雷艇被擊沉,艇員12人里,艇長以下4人陣亡、3人被俘、5人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