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英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6月20日 (六) 18:02 由 水中莲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英街(英語:Chung Ying Street)位處沙頭角,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深圳市共同管理,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

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若要進入,中國大陸居民需要申請邊境特別管理區通行證[1],香港居民則需要申請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

歷史

1898年英國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1899年3月16日在這裡開始勘界,至18日結束。勘界時以潮漲時沙頭角河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東面的分界線。最少至1922年時仍是沙頭角河的入海口。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現時沙頭角河的入海口已完全在中國大陸境內)。當時香港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內地,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並改名中興街,別稱鸕鶿徑(又有稱為「鷺鶿徑」)。

1949年後,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而作為香港宗主國的英國屬於實行資本主義,兩個陣營互相敵對。港深邊界的中英街和深圳河隨之而成為冷戰時期兩大敵對陣營對峙的最前線,被形容為「東方柏林牆」。

1967年7月8日,為六七暴動一部分的沙頭角槍戰發生,事件以共6死20傷結束,死者包括5名香港警察和1名中國民兵,香港政府其後宣布邊境全面封閉。直至1979年後方開放沙頭角口岸

在中英街,中方在九十年代致力展開多個大規模的發展項目,如位於中英街街道填海區的「碧海花園」、「海港花園」、「碧海園」、「海天園」、「東和海韻園」等;英方則保持中港區隔的原則,不動自然郊野且不發展原有的寧靜鄉鎮沙頭角墟。

深圳鹽田區政府自2002年起在每年3月18日設立「中英街3·18警示日」[2](與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中共鹽田區委合辦),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小廣場舉行紀念活動,包括鳴響中英街警世鐘和與市民學生合唱愛國歌曲等。

視頻

中英街 相關視頻

實拍深圳的中英街,將沙頭角一分為二,一邊是中國,一邊是香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