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1912年-1913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圖片來自ppfocus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英語: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簡稱臨政,是中國辛亥革命期間,由独立各省和革命党人於1912年1月1日在江苏省南京府(今南京)成立的政府機構[1],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政府機構,存在南京約3個月期间又稱南京臨時政府[2]。清帝退位后迁往順天府(今北京)。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至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正式成立期间,由袁世凯在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管治機構,又稱北京臨時政府

目录

沿革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月5日舉行内阁第一次會議[3],其組織方法依照《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定。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優待條件》。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宣統退位,自己即行辭職,讓位于袁世凱,南北議和

1912年2月12日,临朝称制的满清隆裕太后诏授袁世凯在北京全权组建临时政府。1912年3月8日,在南方的南京臨時參議院通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公布实施,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根据《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政府遷北京,權力歸入不同機關。

191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中,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副总统,并于1913年10月10日就职。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北京临时参议院走入歷史。

组成部门

以下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规定列出临时政府组成部门。

参议院

1912年4月临时参议院迁到北京,即成为北京临时参议院。北京临时参议院还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修改约法青海为西蒙古并增加议员案》,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议员与会。但在第一次会议上,仅有在院议员的4/5以上出席,而不是全部议员的4/5以上。北京临时参议院自1912年4月29日开院,至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而闭院。北京临时参议院设置委员长、法制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庶政委员会、请愿委员会、惩罚委员会。开院期间制定通过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蒙藏事务局官制》、《中央行政官官等法》、《中央行政官官俸法》、《国务院官制》、《国旗统一案》、《服制》、《印花税法》等。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12月29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在南京召开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孙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力主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南方独立各省和部分革命党人成立臨時政府,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在南京召开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选举会,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

以下列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主要职官。由于当时一切均属草创,总统府各员的任免时间均未详:

同时,袁世凯对清朝皇帝溥仪发起逼宫行动,期间遭中国同盟会炸弹暗杀,袁世凯幸免于难。1月18日,孙文以《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宣統帝溥儀遜位,清朝正式終結。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共和,根据南方独立各省及部分革命党人的意愿,孙文提出辞职咨文,准备将大總統一职让位给袁世凯。2月15日,在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南京臨時參議院選举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於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職;2月20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選举黎元洪臨時副總統。4月1日,孙文在南京向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3年10月6日,在大总统选举中,第一届国会选举袁世凱为首任正式中華民國大總統,10月7日选举黎元洪为首任正式中華民國副總統

以下列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主要职官。

  •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1912年2月15日当选,1912年3月10日就任)
  • 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黎元洪(1912年2月20日当选)
  • 秘书处:
    • 中華民國總統府秘书长:梁士诒(1912年3月10日任)

國務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三條规定:“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均稱爲國務員。”第四十四條规定:“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負其責任。”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结束后,在北京临时政府时期,先后有唐紹儀內閣(1912年3月13日-6月27日)、陸徵祥內閣(1912年6月29日-9月22日)、赵秉钧内阁(1912年9月30日-1913年7月19日)、段祺瑞臨時內閣(1913年7月19日-7月31日)、熊希齡內閣(1913年7月31日-1914年2月12日)。历任内阁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为国务员。

南京临时政府内阁

南京臨時政府內閣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時期臨時內閣,成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3日。4月1日于南京同北京临时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交代。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表通过了各部总长名单。因阁员尚未到达南京,故迟至1月21日孙文才在南京主持了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同年3月13日,唐绍仪内阁在北京成立。4月1日,孙文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3日,孙文在解职通告中称,“今国务总理唐君(绍仪)南来,国务员已各任定,于4月1日在南京交代。本总统于是日解职……本处各办事人员仍照旧供职,以待新国务员接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次长未见明令免职,当属随南京临时政府结束而自行解职。

南京臨時政府不是內閣制,而是總統制,因此並未設內閣總理

參考文獻

  1.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 凤凰网. 2011年7月11日 [2019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31日). 
  2. 存档副本.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3. 存档副本. [200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