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铁十一局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成立于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战场,先后三次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1984年集体转工,2001年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随中国铁建整体上市,具有完成年产值千亿元以上的施工能力。近年来,企业发展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信誉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长期保持在中国铁建系统第一方阵,连续五年获得中国铁建工程承包板块绩效考核第一名。2021年7月,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基本内容

成立时间:2001年08月01日

所在城市:湖北省武汉市

注册资本:616238.2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何义斌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组织机构代码:179315087

经营范围:可承接建筑、公路、铁路、市政公用、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机电等各类别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桥梁、隧道、公路路面、公路路基、铁路铺轨架梁、机场场道、钢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专业工程施工;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与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岩土工程施工;爆破作业项目设计施工、安全评估、安全监理;铁道、建筑(建筑、人防)、市政、公路等行业工程设计:建筑装饰、建筑幕墙、轻型钢结构、建筑智能化系统、照明工程、消防设施等专项工程设计;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测绘;工程检验检测;境外工程、境内国际招标工程;境外工程所需设备、材料的出口;境外工程所需劳务人员的派遣;各种土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水泥制品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生产制作;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的销售;铁路运营与管理维护。(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中文名称: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中国

员工人数:12902

公司性质: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48年7月

历史名称:中铁第十一工程局

集团简介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成立于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战场,先后三次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1984年集体转工,2001年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随中国铁建整体上市。近年来,企业发展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信誉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长期保持在中国铁建系统第一方阵,连续五年获得中国铁建工程承包板块绩效考核第一名,连续两个任期被评为中国铁建“领军企业”。

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湖北武汉。下辖22个全资子公司(国内20个、国外2个)和10个工程分公司,12个国内区域指挥部,海外工程事业部、产业拓展事业部等2个事业部,以及投资公司、勘察设计院、襄阳管理部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1.62亿元,现有在册员工180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8人、高级职称20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获省部级专家荣誉30人。现有一级建造师1546人,以及注册造价师、注册会计师、爆破工程师和勘察设计类注册工程师等668人。现有设备资产9486台套,价值54.62亿元。全集团高新技术企业12家,所属子公司均为A级纳税信用单位。拥有59类272项资质,包括铁路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等7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年施工能力1000亿元以上,工程项目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肯尼亚、泰国等12个国家。

集团公司保持“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铁路、公路、城轨、市政、房建等主要板块实现均衡发展,工程承包、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流贸易、投资运营和新兴产业“6+1”产业发展形态基本成型。工程承包领域,先后参建了成昆、京九、青藏等80余条普速铁路,京沈、武广、沪宁等60余条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京珠、沪蓉西等100余条高速公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1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武汉天河机场、昆明铁路枢纽、南水北调等一大批机场、铁路站场、水利电力工程,以及利比亚沿海铁路、新加坡轨道交通、亚吉铁路、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燃煤电厂、肯尼亚高速公路、泰国复线铁路等海外工程。勘察设计领域,拥有铁道行业甲Ⅱ级、公路、市政、建筑行业甲级等资质,先后承担了遵义高铁新城综合体、赤水市凉江大桥、柬埔寨七星海旅游度假特区等勘察设计工作。房地产开发领域,在重庆、武汉开发建设了璧河国际、玖城壹号、香漫溪岸、梧桐苑、御湖等具有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楼盘。工业制造领城,自主研发了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通用起重、钢结构等为主的四大类、40余个品种的特种施工装备(产品),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集运梁、架梁于一身的千吨级设备——1000t箱梁运架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5%;成立的武汉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盾构维修再制造基地,具有存放保养、维修、再制造、零部件销售、租赁、培训、检测检验“七位一体”专业能力。物流贸易领域,专注于大宗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物流配送、工贸一体、国际贸易业务,已形成覆盖全国,面向国际的经营格局;生产的外加剂、钢构件两大系列产品均获得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认证。投资运营领域,具有AAA企业信用评级(中国铁建工程板块唯一一家),银行综合授信达1000亿元,具备规划、投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优势,投资业务涵盖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片区开发等多个领域。新兴业务领域,在生态保护、城轨运维、装配式建筑、智慧停车和“两新一重”等领域实现突破,具备城市级智慧停车设施普查及专项规划、投融资、设计、建设、信息化升级改造、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优势。

集团公司在地下空间建造、高速铁路、铺架工程、“四电”工程、中低速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截至2020年12月,完成铁路铺轨27000余公里,完成城市轨道铺轨2600多单线公里,被誉为“铺架劲旅”。承建国内外各类桥梁2000余座,铁路、公路及城市地铁隧道3000余座,承建10公里以上隧道20余座,近年来每年承建隧道260余公里,桥梁230余公里。是全国首批进入铁路“四电”集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四电”施工企业,具备通信工程、机电工程、铁路电务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等专业施工能力。累计完成盾构掘进500多公里,产值规模与专业能力处于同行业前列。承(参)建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武汉光谷综合体(亚洲最大的市政交通综合体)、武汉动车段(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承担工作量最多的动车检修基地)、长沙磁浮(国内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中低速磁悬浮)、广州地铁18号线(160km/h的国内最快时速)、南沙港铁路跨西江特大桥(主跨600米,世界最大跨度铁路混合梁斜拉桥)、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我国首例40m箱梁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武汉常青路高架转体桥(刷新了转体最不平衡、转体桥面最宽、跨越特等站铁路股道数量最多三项转体桥世界纪录)等标志性工程。

集团公司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铁路铺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詹天佑奖2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142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18项,获国家级工法17项。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承担了523km的正线铺架任务,铺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智能化铺架综合施工技术、地下空间装配支护技术和网络化拓建技术、大跨度桥梁转体技术、新型轨道交通制运架设备及成套建造技术、复杂地质盾构施工技术、地铁车辆段建造技术、高铁40米简支箱梁运架成套装备制造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集团公司深入践行“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秀施工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湖北省最高质量奖“长江质量奖”等荣誉百余项。获鲁班奖1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6项。连续6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累计21次进入铁路信用评价A级行列,长期保持水利水电AAA级信用和公路市场AA级信用。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武汉抗疫期间,组织1.8万多人次,紧急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抢建、改造10座“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按时保质交付床位1万余张,彰显了央企担当。

进入新时代,集团公司将大力传承铁道兵红色基因,积极弘扬以杨连第“登高精神”为重要内涵的企业特色文化,始终牢记“贡献社会、报效祖国,发展企业、富裕员工”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守法诚信、关爱环境、建造精品”的管理方针,着力打造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一流综合建筑产业集团。

发展历史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创建于1948年7月。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2001年8月注册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五十多年来,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担负战时铁路运输和抢修任务。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并涌现出以著名“登高英雄”杨连弟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先后参建了成昆、京九、青藏等80余条普速铁路,京沈、武广、沪宁等60余条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京珠、沪蓉西等100余条高速公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1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武汉天河机场、昆明铁路枢纽、南水北调等一大批机场、铁路站场、水利电力工程,以及利比亚沿海铁路、新加坡轨道交通、亚吉铁路、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燃煤电厂、肯尼亚高速公路、泰国复线铁路等海外工程。

集团业务

集团公司保持“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战略定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铁路、公路、城轨、市政、房建等主要板块实现均衡发展,工程承包、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流贸易、投资运营和新兴产业“6+1”产业发展形态基本成型。

集团宗旨

集团公司以“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工作方针,以“以人为本、守法诚信、关爱环境、建造精品”为企业管理方针,从而使每一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1%以上。建造出了建设单位和社会各界满意的优质工程、样板工程和精品工程。

集团荣誉

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秀施工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湖北省最高质量奖“长江质量奖”等荣誉百余项。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6项。连续6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累计21次进入铁路信用评价A级行列,长期保持水利水电AAA级信用和公路市场AA级信用。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詹天佑奖2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142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18项,获国家级工法17项。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承担了523km的正线铺架任务,铺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智能化铺架综合施工技术、地下空间装配支护技术和网络化拓建技术、大跨度桥梁转体技术、新型轨道交通制运架设备及成套建造技术、复杂地质盾构施工技术、地铁车辆段建造技术、高铁40米简支箱梁运架成套装备制造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战绩

1953年11月11日,铁一师完成朝鲜铁路修复工程,奉命回国,进驻陕西省宝鸡一带。至此,部队从战时担负铁路保障转入平时参加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广大指战员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忠实地履行“既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的光荣职责,那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那里安家,从林海雪原到金沙江畔,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处处留下光辉的足迹。先后参加了黎湛、鹰厦、外福、贵昆、成昆、襄渝、兖石及青藏一期、南疆等铁路建设,担负东川支线、羊场支线及8条铁路专用线的施工和昆一、碧河铁路的修复工程。参加修建的成昆铁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襄渝线锚固桩施工技术和“布氏硬度计测试装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4年下半年,美国侵越战争扩大,根据中越两国政府协议,铁一师二团奉命于1965年10月入越,在越南北方实行362公里的铁路保障任务,涌现出一等功臣5人,二等功臣8人,三等功臣1493人,先进集体141个,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1979年2月,为了保卫中国边境的安宁,铁一师二团(含五团四营)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圆满完成了抢修、遮断和抢建任务,受到昆明军区两次通报表扬。

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中,铁一师官兵为了战争的胜利、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有8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