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丹桂茶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丹桂茶园
圖片來自搜狐网

丹桂茶园(丹桂轩),清同治六年(1867年)夏,甬人刘维忠在广东路湖北路口开设戏园。[1]邀北京三庆班名角参加开张演出,引起轰动。第二年又聘周春奎等名角演出,从此北京名角南下不绝,其中不少人长期滞沪,不仅使茶园营业日盛,而且为京剧南下,为上海成为南方京剧中心奠定基础。

基础信息

  • 中文名:丹桂茶园
  • 外文名:Osmanthus tea garden
  • 别 名:丹桂轩
  • 老 板:刘维忠
  • 开张时间:清同治六年(1867年)

简介

同治十一年夏奎章在此排演10本《五彩舆》(又名《小红袍》),为沪上早期连台本戏代表作。同治十三年首有西方魔术师瓦纳表演魔术一个多月,被称为“海上盛事”。清光绪元年(1875年)初因同治帝丧,戏园停止演出,邀英国人以煤气灯演影戏维持生计,至年底复演京戏,光绪二年茶园易主,后又多次更换招牌,为“新记”、“衡记”、“德记”等,后改名丹桂轩,易主时又添“星记”、“仙记”、“成记”等名号。光绪六年后班底杂乱,无号召力,营业不善,影响日趋减弱。光绪九年底刘维忠在福州路湖北路转角新建一戏园,称新开老丹桂茶园,即新丹桂,原处则称老丹桂,开业时请孙瑞堂田际云等演出。第二年8月谭鑫培到此演出,使茶园名噪一时。光绪十一年易主田际云改名天成茶园。光绪十六年由李春来经营,又恢复原称。以后又易主多次,为“桐记”、“瑞记”、“胜记”等。夏月润夏月珊主持添名“月记”。光绪十七年再邀谭鑫培演出,夏氏班底为辅,故丹桂茶园一直是沪上最有影响的清末京剧茶园之一。光绪三十四年夏氏迁往南市演出,此处不久改建为丹桂第一台。

《申报》报导

1874.06.13《申报》2版《记瓦纳师在丹桂茶园所演新奇各剧》:“昨夜至丹柱茶园见西国魔术师瓦纳演术闻术师在园开演,历今十有馀日而骈集往观者日盛一日亦日新一日也。”

1875.01.28《申报》3版《丹桂园会戏》:“十九日晚间,丹桂茶园合菊部之名优演梨园之盛剧生旦副末靡不各尽所长,故聚观者几于满座。”

1875.03.18《申报》2版《开演影戏》:“有英国影戏班来申将拟于丹桂茶园开演已列前报昨悉该茶园已与戏班议妥准於十二日晚间登塲演剧。”[2]

参考文献

  1. 丹桂茶园上海年华
  2. “戏”说百年青苹果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