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際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梨園大師田際雲
圖片來自搜狐網
田際雲
演員
本名 瑞霖
別名 想九霄(亦作響九霄)
國籍 中國
出生 1864年2月4日
直隸(今河北)保定高陽縣
逝世 1925年5月23日
職業 表演藝術家
代表作品 《春秋配》、《蝴蝶杯》

田際雲(1864年2月4日一1925年5月23日),出生於直隸,今河北保定高陽縣,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河北梆子花旦表演藝術家。

人物概述

原名瑞霖,藝名想九霄(亦作響九霄),河北高陽人。[1]20歲組玉成班,創皮黃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即「兩下鍋」)方式。1900年田際雲任梨園工會會首,致力於戲曲改革,發起組織「正樂育化會」,創辦了第一個女伶科班「崇雅設」,對於提高演員的社會地位,改革戲班的陋俗舊規,做了大量工作。子田雨農,工武生[2]

藝術經歷

田際雲10歲入涿縣雙順科班學河北梆子花旦;12歲隨雙順班主趙某入京深造,學習京劇。18歲時以演《春秋配》《蝴蝶杯》等劇譽滿北京、上海。[3]先在京組建小玉成科班,20歲組玉成班,創皮黃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即「兩下鍋」)方式。後組建翊文社。曾為清廷內廷供奉。

代表劇目

玉成班以編演新劇著稱,田自排之《佛門點元》《錯中錯》《鬥牛宮》等劇,風行一時,擅演《梅花鎮》《海潮珠》等。

社會貢獻

1900 年田際雲任梨園精忠廟廟首,致力於戲曲改革。辛亥革命後,發起組織藝人群眾團體「正樂育化會」,譚鑫培和他分任正副會長。奏請當局廢除清代以來一直沿襲的相公堂子(有錢人可以嫖宿男旦),極大地提高了演員的社會地位。對創辦了北京第一個女伶科班「崇雅社」,培養了一批河北梆子女演員,改革戲班的陋俗舊規,做了大量工作,為河北梆子劇種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後嗣情況

子田雨農,工武生。

人物佚事

據傳他在內廷演戲時,曾為維新派人士傳遞消息,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上海,三年後回京。宣統三年(1911)因邀請新劇演員在他經營的天樂園演出,被當局拘留百天。

人物相冊

田際雲大師上海演出劇照
圖片來自搜狐網
梨園領袖田際雲圖本
圖片來自搜狐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