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人生中的事分为两类,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

不能控制的包括:已发生的事,你的记忆,别人的感觉,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说,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行为,别人如何回应你,政治决策,全球发展方向,衰老,失去亲人,生病,天气……

能控制的包括:你的行为,你的应对方式,你的价值观和目标,你的界限,你的信仰,你关注什么,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你如何度过休闲时间,你选择谁做朋友,你的生活方式,你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你如何维持身心健康,你怎样为错误行为承担后果,你如何表达你的需求……

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你更好地控制你能控制的事。

这本书中分享的方法是在心理治疗中经常使用的,经多年临床验证有效,但它们并不专用于治疗,而是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和身体的工作机制,了解思维是如何运作的,了解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心理健康,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情绪,构建强大的复原力,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作者简介

朱莉·史密斯(Julie Smith)医生是一位有十多年诊疗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她在汉普郡有一家私人诊所,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工作了十年,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超过400万粉丝,她发布的帖子收获了2000多万个赞。

2019年11月,她开始在TikTok上提供关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临床验证有效并切实可行的建议。其中备受关注的视频之一已经有3200万的点击量,BBC联系她制作了一个短片来帮助人们应对孤独,这段视频被发布在BBC的社交媒体上,仅在Facebook上就被观看了140万次。

原文摘录

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焦虑时,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逃避。我们知道,如果能远离焦虑,那我们就会感到安全,至少暂时如此。但逃避不仅不会让焦虑消失,久而久之还会加重焦虑。 大脑就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学习,每当它获得一种新体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都会记录下来,作为支持自己的信念的证据。如果你逃避你害怕的事情,那你的大脑就永远没机会收集证据,证明你能够克服它并生存下来。仅仅告诉你的大脑某件事很安全是不够的,你必须亲身体验。 你需要说服你的大脑,所以,你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个行为,次数越多越好。你在大部分时间里所做的事会成为你的舒适区,所以,要想缓解对某件事的焦虑,就尽可能地多去做这件事。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你与焦虑和平共处,久而久之,你的焦虑就会减少。 当我们学会面对那些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事情时,我们会变得更强大。如果能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想象一下,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理想来做决定,而不是被恐惧控制。 我们会用很多方法来逃避恐惧所带来的不适。如果你对某个社交活动感到焦虑,你可以通过不去来逃避它;或者在去之前,你给自己灌很多酒,因为喝酒能暂时缓解焦虑,结果就是你会认为下一次参加社交活动之前也需要喝酒。这些寻求安全的做法,都是在以同样的方式来减轻当下的焦虑,但这么做并不能让你在未来不再害怕。实际上,作用恰恰相反,这样做会加重你以后的焦虑,让你对这些寻求安全的做法形成依赖,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寻求安全的做法,它们虽然能缓解当下的焦虑,但长期来看,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 逃避:无论是在社交场合、会议室还是其他密闭的空间,当焦虑袭来时,我们都会产生想要赶紧离开的冲动。 • 回避焦虑:为了不在社交场合露面,你干脆拒绝别人的邀请;一在会上发言你就觉得紧张,索性就保持沉默——这些做法能让你立刻得到解脱。“吁,今天我总算不用面对那种感受了。”但你越是想... 我在一个小镇上长大,年少时的我非常自信。后来,我离开家乡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上大学,却失去了我本来拥有的自信。我开始变得脆弱,对自己没信心,也不知道怎样适应新的环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活成了新的常态,我也再次一点一点地建立起自信。 毕业后,我在一家成瘾治疗服务机构做研究员,大学时培养起来的自信似乎又不足了。我必须再次鼓起勇气,克服脆弱,在新的领域重建自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开始临床培训的时候,接着就是在我取得资格证书之后,在我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在我开设心理治疗诊所之后,在我通过社交媒体发表我的作品之后。 每一次角色转换,我都经历了从自信满满到信心不足的过程,感到自己无比脆弱。自信就像你为自己建造的一个家。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你就要建造一个新的家园。但你并不是从零开始,每一次踏入未知的领域,尝试新的事物,你都会感到脆弱,也会犯错,但克服它们之后,你又会重新拥有自信。我们能开始新的篇章,就证明我们可以应对艰难的挑战。我们带着勇气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自我飞跃,就像表演空中飞人的演员,每次松开一条秋千索,再去抓住下一条秋千索的时候,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做出飞跃。这些演员很容易受伤,安全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每次尝试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自己有勇气面对风险。 • 要建立自信,就去你没有自信的地方 自信与舒适不同。关于自信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自信意味着无所畏惧地生活,而建立自信的关键恰恰与之相反——当我们在做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情时,要允许畏惧的存在。 当我们在某件事上建立起自信时,感觉会非常好,而且想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只待在让我们有自信的地方,只做我们有信心做好的事,那就会限制我们的发展领域,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恐惧也会增加。要想建立自信,你必须跟脆弱做朋友。自信的人可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脆弱,也不会为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愧。 只有在我们没有自信的时候,才有增强信心的机会。当我...

书评

在《大江大河》电视剧中,程开颜撕扯着女儿同学的妈妈,大打出手,嘴里还嚷着:“你勾引谁呢?一天天的。”

程开颜从小不爱读书,工作也不求上进。但是,她的丈夫宋运辉却是个兢兢业业,力求进步的人。所以他事业有成,是化工系统最年轻的副厂长。

随着两个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程开颜的心态开始失衡。她越来越恐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程开颜整天疑神疑鬼,觉得每个女人都想抢她的丈夫。

这天,宋运辉陪女儿去上课外班,在等女儿下课的时候,忽然想起工作上的事,急急忙忙去给同事打电话,把包落在了公共座椅上。女儿同学的妈妈怕包丢了,于是就拿过来,帮他看着。无巧不成书,刚好程开颜一家来学校接女儿,看到这个情景,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根据《为什么没让早点告诉我》这本书中的观点,人的想法会影响感受,而感受反过来也会影响思维模式。特别在人的情绪低落时,会出现的思维偏差。

那么,程开颜就是有了思维偏差,然后影响了她的感受,进而影响了她的行为。她越怀疑宋运辉,就越觉得他做什么都是在与人暧昧。

《为什么没让早点告诉我》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莉·史密斯医生,她是一位有十多年诊疗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她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思维偏差,而且,当情绪和情感状态出现波动时,更容易产生思维偏差。理解了什么是思维偏差,就可以减少思维偏差影响。


她在《为什么没让早点告诉我》这本书中,总结了6种思维偏差,介绍如下:

①读心式思维

就是指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做出假设。程开颜认为,女儿同学的妈妈抱着宋运辉的包,就说明她与宋运辉关系不一般。他们因为陪孩子上课,经常见面,眉来眼去的,一定是好上了。

②过度概化

指的是用一件事来概括其他事情。当程开颜应自己家人的要求,让宋运辉帮她的哥哥程千里安排工作,而且,指定要去采购部门。被宋运辉拒绝后,程开颜就抱怨他从来都没把她和她的家人放心上。

③自我中心思维

指的是想当然地认为别人的观点和价值观跟自己的一样,并通过这样的视角去评判他人的行为。

当程开颜看到女工程师冯雪华跟宋运辉有说有笑时,非常生气。于是瞒着宋运辉找到冯雪华,要求她自重,并说,一个没结婚的单身女人,在男人堆里工作,不能随便跟人说笑,那样是不洁身自好。被羞辱的冯雪华一气之下提出辞职。

④情绪化推理

是指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一定是事实。

在宋运辉与他的女学生梁思申因工作分歧发生争吵时,程开颜却觉得他们是在打情骂俏。当着自己父母与宋运辉理论。她的父亲程厂长为了替女儿出气,向化工部举报宋运辉与梁思申有不正当的关系。可以想到,宋运辉被拿下,事业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


⑤必须和应该

就是不切实际的期待。程开颜一方面希望老公事业发达,也能让她在人前人后,风光无限。另一方面要求宋运辉即便违背原则,也必须帮助她的家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⑥非此即彼思维

是指用绝对的方式进行思考。在程开颜的逻辑中,如果宋运辉爱她,那么也要爱她的家人,她家人的事,他都要帮忙。如果不帮,那就是不爱她了。


在《为什么没让早点告诉我》这本书中说,思维偏差会让人的情绪更糟,但如果我们看清楚它的本质,就可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程开颜要是知道自己的思维有偏差,及时调整,也许就不会跟宋运辉闹到离婚的地步了。

因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思维偏差类型,时刻记住那只是偏见,不是事实。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想法,这样我们就能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了。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