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拉泊古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拉泊古城

中文名称;乌拉泊古城

外文名称;The ancient city of Wulabo

地理位置;新疆乌鲁木齐市大湾乡乌拉泊村乌拉泊湖畔

所在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南郊约10公里处

时代;唐至元(公元640年前后)

级别批次;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文号;国发〔2001〕25号

海拔;1100米

南北长;550米

乌拉泊古城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约10公里处的乌拉泊湖畔,又称"轮台城"(现存争议),遗址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周长逾为2公里,城垣高大宽厚,残高达4米,底基宽5米,城墙的四角及城门均向外突出。

简介

古城内到处散布着大致为唐宋时期的陶片,也曾出土过少量元代瓷片。附近的农民还从古城内拾到过许多清代各朝的圆形方孔铜钱,其中乾隆到光绪各代都有。通过这些不同时代的遗物,可以想见这座古城曾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

乌拉泊古城的存在,不但证明乌鲁木齐的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商业文化交流史,同时表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在新疆乌拉泊古城驻军屯守。它是现已发现的乌鲁木齐市辖境内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而它离市区又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乌鲁木齐市的滥觞,因而对研究乌鲁木齐城市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也是人们在乌鲁木齐访古中不虚一行的重要古迹。

2001年6月25日,乌拉泊古城被国务院选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城门均在每边的中央部分,城区分三部分: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小城。该城的瓮门城楼角楼马面等都格外宏大,城垣中部还有对外瞭望的孔道,从其浩大的工程建筑及军事设施来看,它显然是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设置,军级建制(静塞军)的屯兵驻地。

古城距今已逾千年。有人认为,它就是唐代的轮台城,城内地面上曾发现辽,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如陶罐,陶盆,莲纹方砖,古钱币及玉器等,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价值

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南郊约10公里处的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的古 老历史的一大实物见证。这是现今乌鲁木齐市已发现的-座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池,距今至少已达千年左右。

古城颇具规模,气势不凡。其南背倚天山,东扼通往吐鲁番和南疆的必经要道天山白杨沟口,位居要冲。古城略呈方形,周长逾2公里。城墙为土城夯筑,现留残高尚达7米左右。四个城角处尚存方形角楼遗迹。每面城墙都分布有较密集的凸出墙身的马面,城墙中都则开有瓮城门(北墙瓮门稍偏西)。这些都表明了这座古城当年所具有的军事职能。

在古城内,又以三道夯筑土墙将古城一分为三,隔成东北、西北和南面三个子城。有的子城也开有瓮城和角楼。在南子城内,还保留着一处已被破坏的夯筑土台,可能是当年一座重要基址。古城内到处散布着大致为唐、宋时期的陶片,也曾出土过少量元代瓷片。附近的农民还从古城内拾到过许多清代各朝的圆形方孔铜钱,其中乾隆光绪各代都有。通过这些不同时代的遗物,可以想见这座古城曾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

有人认为它应当就是唐代丝绸之路北道重镇轮台城,但也有人持否定意见。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乌拉泊古城是现已发现的乌鲁木齐市辖境内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而它离市区又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乌鲁木齐市的滥觞,因而对研究乌鲁木齐城市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也是人们在乌鲁木齐访古中不虚一行的重要古迹。

历史价值

乌拉泊古城的发现,固然是研究当地历史的重要依据,然而要说到乌鲁木齐近郊区范围以内的开发和发展史,则远远不能到此为止。

近年来在它附近的乌拉泊水库区的古墓葬的发掘,以最新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古城活动期以前千年左右,即相当我国战国时期,这一带就已经居住着较多的人群,有了较为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了。这些人群是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所能肯定的乌鲁木齐近郊区范围内最早的先民。遗憾的是,由于水库的兴建,他们的居住遗迹已沉沦于水库之底而难以寻觅了。幸而至今仍保存在附近较高台地上(这些台地在蓄水盛期也难逃覆没的厄运)的坟茔仍能给人们以历史的信息,使我们可以确信在离这片墓地不远的平坦低洼地区,曾经有过人类的定居点,有着村落和房舍。

根据考古工作者已发掘到的实物判断,当时这里的先民们从事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活动,但也有了比较发展的粮食种植业。陶器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器皿,同时也发现了金耳环、铜镜、小铁器等,说明当时除制陶业外,还有金、铜、铁器的简单手工制作业。墓葬中出土的两面铜镜,一完整一残存。完整的一面,形制与伊犁河流域同一时期的古墓葬出土铜镜相似;残存的一面,从形制判断,很可能为内地输入的汉式镜。这些现象表明2000年前的乌鲁木齐和内地、伊犁等地,确已存在着经济文化的联系。

乌拉泊古墓群的发现,把乌鲁木齐近郊区范围内的历史,确凿地引向了2000多年前的古代,给人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些崭新的物证,诚为研究新疆历史的又一重要参考资料。

乌拉泊古城的介绍

乌拉泊古城又称"轮台城"(现存争议),乌拉泊古城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大湾乡乌拉泊村,是乌鲁木齐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唐、元代古建筑遗址群之一。大致分为轮台县,唐代北庭大都护府和静塞军。大约建于公元六百四十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乌拉泊古城的存在,不但证明乌鲁木齐的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商业文化交流史,同时表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在新疆乌拉泊古城驻军屯守。[1]

"轮台城"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下辖的一县,该县处天山进入北疆四道之要塞,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必经之地,因而这里发展成唐在西域的交通商贸重镇和军事防守要地。唐代著名将军诗人岑参曾于乌拉泊古城居住三年,留下了一批讴歌轮台格调高扬的诗作,诸如《白雪歌》、《轮台歌》、《走马川》等,爱国主义主题突出,气势豪迈,被历代评论家视为佳品。古城大约沿用至元朝以后逐渐废弃。

乌拉泊古城,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垣基本完好,城墙夯筑,残高2-7米。城内布局分为三区,建筑物大多无存,在若干城角仍保留有方形角楼遗迹,陆续出土过陶罐陶瓮莲缘方砖钱币等物,主要出土物为陶器。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保存完整,形成规模的最早城址,被誉为乌鲁木齐城建史上第一城。

相关视频

乌拉泊古城人像摄影活动花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