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乐府」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乐府.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3.jarhu.com/goodimages/201411/222/di1416646716921.jpg 原图链接][http://www.jarhu.com/bigimages.php?goodid=954130 来自 甲虎网 的图片]]]
+
[[File:乐府.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g3.jarhu.com/goodimages/201411/222/di1416646716921.jpg 原图链接][http://www.jarhu.com/bigimages.php?goodid=954130 来自 甲虎网 的图片]]]
  
 
'''乐府'''为旧体诗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原指合[[音乐]]以唱的歌诗。
 
'''乐府'''为旧体诗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原指合[[音乐]]以唱的歌诗。
行 7: 行 7:
 
==起源==
 
==起源==
  
 “乐府”本指管理音乐的官府,起源于秦代,是秦的音乐官署,汉代,[[汉惠帝]]设“乐府令”,[[汉武帝]]扩大“乐府署”的规模,掌管俗乐,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并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命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为诗赋,由于该官署是采集赵国、秦国、[[楚国]]各地的讴谣,后人便以乐府或乐府诗作为民歌的代称。后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
 “乐府”本指管理音乐的官府,起源于秦代,是秦的音乐官署,汉代,[[汉惠帝]]设“乐府令”,[[汉武帝]]扩大“乐府署”的规模,掌管俗乐,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ref> [http://www.docin.com/p-1921639577.html 汉代乐府官署兴废考论],豆丁,2017-5-12</ref> 。“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并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命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为诗赋,由于该官署是采集赵国、秦国、[[楚国]]各地的讴谣,后人便以乐府或乐府诗作为民歌的代称。后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汉人乐府最早称“歌诗”,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诗,即来自民间的歌辞。后来[[贵族]]文人所作的颂歌,以及国外输入的[[乐曲]],军乐等,也跟[[民歌]]合流。最后士大夫也大量仿制民歌来写诗,于是有民间无名氏的乐府和文人乐府的区别。
 
 汉人乐府最早称“歌诗”,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诗,即来自民间的歌辞。后来[[贵族]]文人所作的颂歌,以及国外输入的[[乐曲]],军乐等,也跟[[民歌]]合流。最后士大夫也大量仿制民歌来写诗,于是有民间无名氏的乐府和文人乐府的区别。
行 21: 行 21:
 
 古代乐府是合乐的诗,如今[[曲谱]]的部分已失传,惟歌词流传下来,今从标题上,依然可以看出合乐的痕迹,很多标题上有“歌、行、吟、曲、乐、弄、操、引、调”等字眼的,往往是乐府诗。
 
 古代乐府是合乐的诗,如今[[曲谱]]的部分已失传,惟歌词流传下来,今从标题上,依然可以看出合乐的痕迹,很多标题上有“歌、行、吟、曲、乐、弄、操、引、调”等字眼的,往往是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的特色,在于“缘于哀乐,感事而发”,故多长篇的叙事诗,如《罗敷行》(又称《[[陌上桑]]》,讽刺权贵调戏民女之丑态)、《饮马行》、《孤儿行》、《孔雀东南飞》(描述爱情、家庭悲剧)等;六朝乐府大都是“缘情而绮靡”的小诗,故大半为抒情诗,如《[[子夜歌]]》、《华山畿》、《襄阳乐》等,而相对于北朝的雄浑大方(如《[[木兰诗]]》)。至唐朝,[[李白]]集乐府之大成。
+
 两汉乐府诗的特色,在于“缘于哀乐,感事而发”,故多长篇的叙事诗,如《罗敷行》(又称《[[陌上桑]]》<ref>[https://www.slkj.org/b/24477.html 陌上桑],经典古诗</ref> ,讽刺权贵调戏民女之丑态)、《饮马行》、《孤儿行》、《孔雀东南飞》(描述爱情、家庭悲剧)等;六朝乐府大都是“缘情而绮靡”的小诗,故大半为抒情诗,如《[[子夜歌]]》、《华山畿》、《襄阳乐》等,而相对于北朝的雄浑大方(如《[[木兰诗]]》)。至唐朝,[[李白]]集乐府之大成。
  
 
==视频==
 
==视频==
行 29: 行 29:
 
<center> 汉代:乐府诗 </center>
 
<center> 汉代:乐府诗 </center>
 
<center>{{#iDisplay:n09178mvmi6|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n09178mvmi6|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51 中國詩]]

於 2020年2月25日 (二) 11:32 的最新修訂

樂府為舊體詩詩體的一種,與古體詩近體詩構成古典詩歌中的三大類,原指合音樂以唱的歌詩。

由於樂府是合樂的聲詩,以後凡是可傳唱的詩,廣義上都可稱為樂府。因此樂府不僅是齊言的詩,連長短句的詞、曲也被士人俗稱為樂府,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張可久的散曲集《小山樂府》等便是。

起源

「樂府」本指管理音樂的官府,起源於秦代,是秦的音樂官署,漢代,漢惠帝設「樂府令」,漢武帝擴大「樂府署」的規模,掌管俗樂,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1]。「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並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命司馬相如等數十人為詩賦,由於該官署是採集趙國、秦國、楚國各地的謳謠,後人便以樂府或樂府詩作為民歌的代稱。後人把樂府機關配樂演唱的詩歌,也稱為「樂府」。

漢人樂府最早稱「歌詩」,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詩,即來自民間的歌辭。後來貴族文人所作的頌歌,以及國外輸入的樂曲,軍樂等,也跟民歌合流。最後士大夫也大量仿製民歌來寫詩,於是有民間無名氏的樂府和文人樂府的區別。

特色

樂府詩的形成受《詩經》影響。漢樂府一面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和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一面突破了《詩經》的四言句式,以雜言為主,並逐漸趨向五言,漢樂府詩句長短不一,以五言句式為主,但二至八言都有,形式自由變化,參差錯落,不拘一格。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篇幅長短均有,最長的達三百五十餘句,短的則僅數句。漢樂府押韻靈活,有句句押韻,有隔句押韻,也有隔兩句、三句押韻的。所以,樂府詩的形式較自由,字數、句數不限,用韻較寬,可不押韻,平仄、對仗也不限制。

漢樂府又發展了《詩經》的敘事成分而形成敘事詩,並且發展了《詩經》的賦比興手法。因屬民間歌辭,語言樸實自然,迴旋反覆,形象鮮明,音調和諧,文字活潑,保持了口語的真面目,有音無義的嘆詞,也一併保留。另一特色,是敘事詩的逐步發展,描寫深刻,敘事詳盡,情節較完整,人物形象較具體生動,並出現符合人物性格的對白,以及用對白推動情節。

發展

古代樂府是合樂的詩,如今曲譜的部分已失傳,惟歌詞流傳下來,今從標題上,依然可以看出合樂的痕跡,很多標題上有「歌、行、吟、曲、樂、弄、操、引、調」等字眼的,往往是樂府詩。

兩漢樂府詩的特色,在於「緣於哀樂,感事而發」,故多長篇的敘事詩,如《羅敷行》(又稱《陌上桑[2],諷刺權貴調戲民女之醜態)、《飲馬行》、《孤兒行》、《孔雀東南飛》(描述愛情、家庭悲劇)等;六朝樂府大都是「緣情而綺靡」的小詩,故大半為抒情詩,如《子夜歌》、《華山畿》、《襄陽樂》等,而相對於北朝的雄渾大方(如《木蘭詩》)。至唐朝,李白集樂府之大成。

視頻

樂府 相關視頻

樂府詩簡介及採蓮曲
漢代:樂府詩

參考文獻

  1. 漢代樂府官署興廢考論,豆丁,2017-5-12
  2. 陌上桑,經典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