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乙草胺除草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乙草胺除草剂

59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

考虑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现存库存的使用宽限期不能超过12个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禾耐斯

外文名; acetochlor

别称; 2-乙基-6甲基--N-乙氧基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

化学式; C14H20ClNO2

分子量; 269.8

危险性描述; 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

危险品运输编号; 61901

中文名称:乙草胺

英文名称:Acetochlor

中文别名:2-氯-2'-甲基-6'-乙基-N-(乙氧甲基)乙酰替苯胺;禾耐斯

英文别名:2-Chloro-2'-methyl-6'-ethyl-N-ethoxymethyl; Harness; 2-Chloro-N-(ethoxymethyl)-N-(2-ethyl-6-methylphenyl)acetamide; 2-Chloro-2'-methyl-6'-ethyl-N-ethoxymethyl-acetanilide; Acenit; MON-097; Top Hand; Topnotc

CAS号:34256-82-1

分子式:C14H20ClNO2

分子量:269.7671

理化性质

乙草胺纯品为淡黄色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大于0℃ ,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23mg/l。

常用剂型

990g/L乙草胺乳油、900g/L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微乳剂、、50%乙草胺水乳剂。

物性数据

密度 1.1

熔点 <0°C

闪点 >68°C

主要用途

属芽前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一年生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1]。

防除对象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

工艺流程

方法一

2,6-甲乙基七胺与氯乙酸和三氯化磷反应,生成2,6-甲乙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

乙醇与聚甲醛与盐酸存在下反应,生成氯甲基乙基醚。

2,6-甲乙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与氯甲基乙基醚缩合,生成乙草胺。

方法二

2,6-甲乙基苯胺与氯乙酸和三氯化磷进行反应,生成2,6-甲乙基-氯代乙酰替苯胺;乙醇与聚甲醛在盐酸存在下反应,醚化后得氯甲基乙基醚;最后2-甲基-6-乙基氯代乙酰替苯胺与氯甲基乙基醚进行缩合反应,即制得乙草胺。产品50%乳油为淡棕黄色液体;43%乳油为红棕色液体。原料消耗定额:2-甲基-6-乙基苯胺600kg/t、氯乙酸480kg/t、乙醇250kg/t、聚甲醛150kg/t、烧碱1100kg/t。

使用方法

大豆田:东北地区春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华北地区春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玉米田:东北地区春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华北地区春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玉米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花生田:华北地区春花生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播花生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棉田:华北地区地膜覆盖棉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新疆地区地膜覆盖棉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覆膜前表土喷雾。露地直播棉田比地膜覆盖棉田用药量提高30%。棉田施用乙草胺后遇到低温高湿天气,棉苗生长可能受到较微影响,一般情况下晴天后即可恢复生长。

马铃薯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油菜田: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移栽油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移栽前或移栽后表土喷雾。北方直播油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甘蔗田、大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种植前或种植后表土喷雾。

施用乙草胺的喷液量一般应掌握在20-25千克,土壤干旱时应先灌水后施药,或施药后混土4-6厘米,以保证药效。

注意事项

(1)砂质土壤使用低剂量,粘质土壤使用高剂量。

(2)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超过4%的土壤,用药量应提高30%左右。

(3)土壤含水量低时,使用高剂量,土壤含水量高时,使用低剂量。

(4)因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天气干旱,在北方春季大面积施用乙草胺时,最好在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药,以便于进行机械化混土作业。

(5)小麦、水稻、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对乙草胺敏感,应慎用。

(6)本品只对萌芽出土前的杂草有效,只能作土壤处理剂使用。

(7)土壤温度影响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较高温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较低温度(16℃~21℃)时高,因此南方温度较高地区或夏季播种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8)在播种深度、药层厚度、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种深度及药后覆土深度的影响。一般作物种子应播于药层之下,并确保覆土良好。

(9)本品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防止较大的降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寻致药害。

(10)施药方法与其他芽前除草剂相同,播后或移栽后用喷雾器施药,一般不超过3天,或在整地结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药。需要排水的地块,要预先开沟并将沟泥摊开摊平后再喷药。施药前土表宜充分整细整平,有大块土坷垃妨碍除草效果。

(11)为保证喷雾均匀,建议采用扇形或其他窄幅式喷头。北方地区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可在机动喷雾具药箱先加水,再加入额定药量,搅拌均匀即可喷洒。

(12)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时剂量不宜随意增大,同时要喷施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地膜覆盖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药后15天内没有5~lOmm降雨,建议人工灌溉,促使种子萌发出土,并使药剂扩散形成控草药层,确保齐苗及杂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区注意雨后排水,排水不良地块大雨之后积水,会妨碍作物出苗或出现轻微药害。

(13)施药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14)水稻、麦类、谷子、高粱、黄瓜、菠菜等作物对本品比较敏感,不宜施用本品。

(15)空容器及喷雾器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勿使此种污水流入水源或池塘。

系统编号

CAS号:34256-82-1

EINECS号:251-899-3

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20:Harmful by inhalation. 吸入有害。

R37/38: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呼吸系统和皮肤。

R43: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2]​,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图为乙草胺药害症状。

安全术语

S2:Keep out of the reach of children. 避免儿童触及。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1]

参考文献

  1. 乙草胺除草剂, 个人图书馆 ,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