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也说审美疲劳现象(刘和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也说审美疲劳现象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也说审美疲劳现象》中国当代作家刘和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也说审美疲劳现象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推窗见柳,金菊养眼,又是一天好心情。

爱美乃人之天性,人皆有之,然,人之审美,其审美意识、尺度、角度、深度、广度、高度以及持续性、出发点与落脚点不尽相同,同一件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便会在不同的时间及地域审视出不同的韵味,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结论,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故事

与网红打卡地——黄石磁湖湿地公园为邻的敝人,喜乐每天早晨去湿地公园遛弯的习性已持续了3年,近期,不知何物何因绊住了敝人每天早晨必去湿地公园遛弯的脚步,早晨居然弃近割爱在自家阳台做起了早操,似乎在脑海按下了去湿地公园遛弯的暂停键,全然将习性打回了原形。

“湿地公园是哪棵柳树哪片荷叶得罪了你,让你慢慢改变了每天早晨去散步赏景的习惯,改在自家阳台早锻炼?”一大早,见敝人在阳台做早操的老伴调侃般地发问。

是啊!近期敝人不知是搭错了哪根神经,抑或是年老心淡,激情不再?生活中居然出现对新生事物的兴趣度与好奇心明显递减的现象,对新生事物似乎不再津津乐道,好奇尚异,寻踪觅迹了;虚话打住,有实例为证:

实例一:

三年前,黄石磁湖湿地公园尚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由于敝人居所与建设中的磁湖湿地公园直线距离仅150余米,可谓抬脚即至,故敝人对建设中的湿地公园特别关注,貌似工程监理人员一般,几乎每天都兴致盎然地去湿地公园建设工地“挂眼科”、瞅进度,期盼梦幻中的新奇秀丽的湿地公园早日建成。

两年后,政府斥重资的磁湖湿地公园如期建成,成为黄石市民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地,曾引起国家级媒体新闻关注。湿地公园开放的头半年内,敝人每天早晚各一次,必去湿地公园散步赏景,几乎是风雨无阻。半年之后,敝人对其的兴致开始递减,变为每天仅去一次;随之渐变为两天去一次,直至目前一周仅去一两次,对美丽的湿地公园全然不再痴迷依恋,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实例二:

两年前,号称湖北省第四代首家万达广场项目(团城山区域)动工兴建,因敝人居所距其近在咫尺,敝人同样是从其施工之日起开始密切关注,隔三差五徒步亲临施工现场,踩着泥浆从隔离围档缝隙中“偷窥”其施工进度,直至18个月后团城山万达广场隆重惊艳开业,敝人同样经历了从开始一天去打卡一次,到一周去一次,直至目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去一次的过程。

实例三:

位于敝人家门口、一年前投入运营、号称湖北省地级市首家有轨电车项目,敝人对其的关注度更高,从其动工兴建之日起,敝人每天从住所窗户眺望其火热施工场景,以倒计时的关切心情期盼其如期峻工投入正式运营;两年后,在市民一片争议声中,黄石有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营,成为黄石城市形象一抹惊艳的流动风景线,全新时尚的交通工具,给市民带来了别样享受。在黄石市区,敝人享有免费乘坐公交车(含有轨电车)的福利待遇,加之有轨电车近在家门口,故敝人每天有事无事,都要乐此不彼地去坐一趟有轨电车随风赏景;久日久之,便兴趣递减,从一天一次到三五天一次,直至如今若非必须,十天半月也懒得去乘坐一次。

以上敝人仅对新生事物的兴致逐渐递减的现象略举了三例,其实,在敝人生活经历中,类似现象远不止这些,此文就不一一赘述。

敝人虽凡夫俗子,但身体基本结构与世间其他男性大同小异,故思维不会有与众不同的特异;敝人也并非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朝秦暮楚之辈,相信发生在敝人身上对新生事物兴趣度日益锐减的现象,绝非属于个例,与敝人有同样经历的应大有人在;敝人以为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穷根究底,探本溯源,讨个说法。

常言:有难题,找百度,无所不知的百度提醒敝人,对新生事物兴趣递减的现象并非病症,心理学将其定义为“审美疲劳”,多么富有诗意的定义,听起来都颇为养耳。

所谓审美疲劳,用心理学解释是说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人的反应就开始兴奋变弱。通俗地说,就是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反复欣赏所产生的一种疲倦心理,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产生审美疲劳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对人对事物的审美疲劳周期大约在一个月左右,而对物品的审美期是在三天左右;若按此标准,敝人的审美疲劳周期当属超长的优等,当然,如此大言不惭,权当自我调侃。

窃以为,审美疲劳现象当属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并非洪水猛兽,也无须为之感到面惭心愧;审美疲劳了,不等于美人美事物就不美了,只是我们对美的兴趣没有以前那么浓烈迫切了,而是进入了理性、冷静、持久、深层次欣赏美的状态罢了。我们应该在这种审美疲惫感中积极探索、尝试和感知更多的新生事物,从而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及生活愉悦感、幸福感。

换言之,虽然敝人对身边美丽的事物诸如磁湖湿地公园也好,万达广场及有轨电车也罢,从最初的心神向往、魂飞目断、留连忘返,直至兴趣度逐渐淡化,并非表明它们不再美丽,更不代表敝人不再祟尚其美丽,而是敝人已然将其美丽幻化成浓茗淡菊、陈年佳酿、傲雪寒梅,再用岁月当线,用心当针,将其精心缝入脑际深层,然后深深地回望,细细地品味,慢慢地陶醉……如此梦幻状态,让我们在生活中悠然地去体验吧。

拙文至此,敝人以为,虽然人的审美会悄然产生疲劳现象,但,毋庸置疑,对伟大祖国、对人民英雄、对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对危难施救的恩人、对无私奉爱的母亲、对寄托乡愁的故乡等等的审美,是永远不会疲劳的。 2023/11/2[1]

作者简介

刘和清,男,汉族,1953年10出生,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冶钢集团2013年退休人员。现居箭楼下社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