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泉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惠山古镇二泉书院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二泉书院旧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寺,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1]。”这是我们无锡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是啊,二泉先生邵宝可真有福气,想不到他的书院在尘封了四百余年之后日前又重新修复开放了。只不过现在的书院已经听不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了,只有那棵耸立在庭院中的老银杏和那些重见天日的珍贵碑刻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书院现状

据史载,时有海天亭、超然堂、点易台等十五景。邵宝在此讲学11年,教导学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宝病逝后改为祭祀他的祠堂,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修复在清朝道光年间,但面目全非。

在这春光明媚,白玉兰盛开的时候,当你走进这座古朴的书院时,你会闻到缕缕的清香,难说是花香还是书香。走进门厅,穿过君子堂,远远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宝像,不由让你肃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过去,怀念童年。时光在屋檐中流过,春燕在梁架间呢喃。那些散落于厅堂、墙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隶篆,铁钩银划,记述着先贤的事迹,书院的兴衰,惠山的风光,刻画着先贤的遗容以及那些难懂的八卦图,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先贤的风采,体会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听到古人的脚步声……说不完的历史道不尽的风韵。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涧中倾泻,化作金石之声,游人到此访古探幽,回味无穷,正如邵宝所题:“涧石不随龙化去,云还与鹤归来。”一切都笼罩在霭霭山色,蒙蒙烟雨之中……

特点

正德十一年(1516年),明朝南京礼部尚书邵宝在听松坊购地建造。嘉靖六年,邵宝去世后,其后裔更改为邵文庄公祠。明朝万历年间按察使蔡献臣出资修缮,天启年间无锡知县刘五纬重修。清朝顺治年间,督学佥事张能麟修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顾光旭重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邵涵初等又修。房屋为三进二庑硬山顶建筑风格。院内留有邵宝老师李东阳题款的《五贤遗像》刻石和邵涵撰文并题款的六人画像碑,以及清朝移入的《点易台铭》四面碑。

保护

1986年7月23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点易台铭》四面碑”[2]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修葺,2002年1月竣工;同年文保扩建为二泉书院旧址,再次认定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二泉书院 相关视频

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二泉书院
无锡锡惠景区二泉书院,片片枫叶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