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五轮八廓

五轮八廓(Five Rings and Eight Octants),中国古代医家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分别由五行八卦说衍化而来。早在《灵枢·大惑论》中:“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 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目者, 五脏六腑之精也, 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 神气之所生也。 ”说明目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是人体营卫、气血、精神、魂魄之所藏, 十二经脉除肺、脾、肾、心包通过与其相表里的经脉间接与目发生联系外, 其馀八条经络均以眼为“集散之地”, 所以眼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均有密切关系。[1]

目录

五轮

五轮指风轮、气轮、肉轮、血轮、水轮,是将眼划分为五个部位,分属于不同的脏腑,从而把眼局部与脏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用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眼病的辨证论治。

在现存医籍中以宋代《太平圣惠方》的记载为最早。历代多数医家认为其理论依据源于《灵枢.大惑论》,论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指出了眼的各个部位与脏腑的内在联系。在分属关系上,历代虽有差异,但大体是一致的,即胞睑属脾胃为肉轮,内外两眦属心和小肠为血轮,白睛属肺和大肠为气轮,黑睛属肝胆为风轮,瞳神属肾与膀胱为水轮,合称五轮。所谓轮者乃比喻眼睛圆而转动似车轮之意。五轮之说的实用价值是强调眼与脏腑密不可分,轮之有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在临床上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的内蕴病变,因而对眼病的辨证深入了一步。然而五轮之说不足之处难免明显。例如白睛发黄,病位虽在气轮,而病之本不在肺,多系脾胃湿热蕴蒸所致。再如水轮病变,绝非皆用补肾之剂所能包治。故临证之际既要详查眼之五轮,又不可拘泥于五轮,而应从整体出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借助各方面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八廓

八廓是将白睛按八卦的部位划出八个不同的方位,而后各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当眼睛发病时,可通过观察白睛呈现的血脉丝络的方位及其色泽、粗细、多寡等,为眼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八廓分别为:水廓、风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泽廓、山廓。“廓”取城廓护卫之意。首见于宋元间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所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但无形又无位,即尚未配有八卦(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与八位(天水山雷风火地泽)。直到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才为八廓配上了八卦与八位。明代以后,八廓在名称、配属和配位上,一直混乱无章,除天、风、火、地四廓说法一致外,其他均有分歧,特别是山廓就有五种不同的说法。至于八廓的部位在《世医得效方》、《银海精微》、《审视瑶函》、《医宗金鉴》、《银海指南》、《医学入门》六本书中也不相同。而八廓的实用价值,在一些推崇八廓的眼科著作中,也很难找到实际应用的例子。[2]

相互关系

五轮与八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一般通称为五轮八廓。这两种学说在过去对中医眼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随著时代的推移,五轮在临床上尚有某种参考意义,而八廓则因历代医家在部位划分、脏腑分属上极不统一,而且相互矛盾,很难指导临床,故已很少应用。

传统中医药对眼病的认识

中国传统医学讲求整体,视人体的各部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治疗,在《银海精微》五轮八廓总论记述:“人有两眼,犹如天地之有两曜,视万物,察纤毫,何所不至。日月有一时之晦者,风云雷雨之所致也;眼之失明者,四气七情之所害也。大抵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要系,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 充份反映了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认为眼科疾病与五脏六腑有紧密关连。

中医眼科早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典藉中已有记录。到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可见眼科病集中记录。及至北宋后眼科作为专科独立成书。明清时期是古代眼科发展的高峰,当时多部眼科专著如《秘传眼科龙木论》、《明目至宝》、《审视瑶函》、《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银海指南》、《眼科百问》、《目经大成》等相断面世。

虽然在古代受技术条件及设备水平所限,对眼睛疾病的认知较为笼统。然而在经年的临床诊疗中,传统中医学都把多种眼病的发生、进展、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等记录下来。

从先秦《黄帝内经》记载了眼病15种,到了明代刊行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收列眼病 72 种,及后至西元1602年的《证治准绳》内所收载的眼病达到 193 种,中医通过经验累积慢慢形成中医独有的眼科治病及保养系统。[3]

五轮八廓眼病运用

五轮,是用来区分眼睛与五脏的直接关系,分别是肉轮(脾)、血轮(心)、气轮(肺)、风轮(肝)、水轮(肾)。这除了生理功能之外,还要把“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一起拉进来看。

八廓,则是在眼病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用,特别是眼病的血丝。“干天传导属大肠,坎水液主膀胱,艮山包络会阴廓,震为雷兮命抱阳。巽风清净原属胆,离火养化小肠彊,坤地水谷推胃腑,兑泽关泉是焦乡。”

至于要怎么用?先看眼病的部位,可以大概知道五脏虚实与主要病位,再看眼血丝,从何而来则大部份为该病位累及何脏。例如《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里面的记载“本是柴胡症,予以小柴胡数服,兑廓血丝不退,而坤廓血丝复起,心下郁郁微烦者,当改用大柴胡汤。”

因为没有描述五轮的病位,仅描述到“兑廓血丝不退,而坤廓血丝复起”,兑廓属胆,也证明了本属少阳目病,但坤廓属胃,也就是少阳症未解,累及阳明。再加上原本的脉证,故应该要改用大柴胡汤来治疗。正好印证了《伤寒论》:“太阳病,过经十馀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的用法。

那如果是五轮与八廓的综合运用,就要看到太阴目病了。“头痛如压,肉轮浮肿而软,气轮血丝细碎,或乾坤二廓血丝较多,四肢烦疼者,桂枝汤主之。” 肉轮属脾,干廓为大肠,坤廓为胃。因为本症状太阴目病,从“肉轮浮肿而软”可知道些为太阴湿郁,再加上“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因太阴湿土郁遏清阳上达,故头痛如压,而太肠、胃皆为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与五轮合参即知道是太阴中风,表现在气轮的血丝为病。依据仲景大法,太阴中风,仍然以桂枝汤主之。[4]

影片

by YouTube 中国针灸学(第20辑~第24辑介绍)CHINA ZHENJIUOLOGY -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