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亚弗拉哈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弗拉哈特 (叙利亚语:ܐܦܪܗܛ — Ap̄rahaṭ 希腊名 Ἀφραάτης — Aphraates,来自波斯名 Aphrahas 或 arhadh)4世纪中叶的叙利亚语作家。他写作了二十三篇系列证道稿,论及基督教的教理和实践。前十篇写作于337年,其后十二篇写作于344年,最后一篇作于345年。

《圣经》中的“圣人”是被神从世界中挑选、不属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尽管在基督教早期历史认可圣人需要显神迹[2]的记录,而当代基督教也常以这点作为圣人的标准。但实际将所有信耶稣的人都称圣,并非一些特别有异能的人。

简介

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清楚二十三篇证道稿的作者明确身份。

作者最早以 hakkimis artaya(意即“波斯贤士”,Persian Sage)而为人所知,是波斯沙普尔二世时人,可能出生异教,而后改宗。他曾使用“雅各”作为笔名。比如一份512年的抄本,包括了他的后十二篇证道,在其扉页上,即如此署名。在包括十九篇证道的古代亚美尼亚语版本里,则署名波斯贤人。根据14世纪一个抄本(B.M. Orient. 1017)的边注,他是“Mar Mattai 的主教”,Mar Mattai 指的是 Mostil 附近的一个著名的修院,然而这个修院建立如此之早似乎可能性不大。

马赛的根拿丢(496年以前)将他与尼西比斯(Nisbis)主教雅各相混淆。但是,曾参加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尼西比斯主教雅各死于338年,并且作为波斯人的作者不可能生活在尼西比斯。尼西比斯是在约维安协定后才属于波斯。Aphrahas 或 arhadh 的名字来自以后的文献——尼西比斯的以利亚(Elias of Nisibis)和 巴尔·希伯来(Bar Hebraeus)。阿拉伯的主教乔治(Georgius)在714年给朋友的书信中,为了答复朋友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这位波斯贤人的问题时,承认他不知道他的名字,家乡和品阶,他从其著作中发现他是一名修士,在教士中深孚众望。证道稿的作者在344年曾代表主教会议和其他教士致函西流基(Seleucia),Cteiiphon 等地教会,见于证道稿第14篇。William Wright 等人以此证明他有主教职。

视频

亚弗拉哈特 相关视频

《耶路撒冷三千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
两大基督宗教融合—天主教和东正教合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