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人似秋鸿(扈丙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似秋鸿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人似秋鸿》中国当代作家扈丙森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人似秋鸿

霜降过后,朔风乍起,晨起庭院满是落叶。虽是晴天,却又让人感觉地面湿滑,疑似昨夜下了一场细雨。

健身跑步途中,路过小区物业办公楼时,看到一楼大厅内有几位老者正在跳舞健身,播放的曲子是《鸿雁》。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入耳,一幕大雁南飞的景象也从心底油然升起,在脑海中萦绕回荡,良久不肯散去。驻足聆听半晌,更觉回味悠长。静待一曲结束,方才转身缓步向家中走来。

路上不由地想起昨天夜里看的一则微信,几个年轻小伙手持海碗畅饮高歌的情景,唱的曲子也是《鸿雁》。接下来又联想到上个周末,朋友圈里广为转发的国防大学刘亚洲将军在教师节上所作的题为《关于人文关怀》的讲话,录像的背景音乐也是《鸿雁》。还有自己平时最喜欢听的歌曲,也是降央卓玛等歌星演唱的《鸿雁》。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也写得极好。草原、天空、芦苇荡,美酒、乡愁、游子心,满腔深情于低吟浅唱中娓娓道来,悠远绵长,直触灵魂、直抵内心,极易让人产生共鸣。一曲鸿雁,何以打动如此众多的人,想必它诉说着人们共通的真情实感,如同当年的电视连续剧《渴望》主题曲一样,“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传唱至今,听后仍让人不免为之倾倒。

“尘世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鸿雁与芦苇,一个身在天空,一个根扎大地,不同的影像,却同是天涯漂泊。想到鸿雁,不由得让我联想起了那些身处异乡的游子,想到了自己的爹娘和妻女。不管家在城市还是乡村,也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白领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只要一朝漂泊在外,家人翘首盼归的情景就会常常萦绕于心,思之不禁令人落泪。

“人似秋鸿来有信”。不同的境遇,同样的牵挂、相似的乡愁,或许这正是歌曲打动人心之处。于一起一落、一动一静中,鸿雁见证的是春夏秋冬的更迭,接受的是自然规律的洗礼,领略的是天地间的大美,享受的是拼搏后的怡然与心安。作为游子,在这方面或许我们与鸿雁有灵犀相通之处。然与鸿雁不同的是,在繁华浮躁中呆得久了,自己的却显得不那么安贫乐道,很容易为了丁点得失而困惑,为了家人的头疼脑热而发愁,执著于个人的进退去留而困扰。有时甚至为了争个你高我低、为了些许小利而蝇营狗苟、奔波劳碌,私下却时常感叹活得太累。

菜根谭》有云:“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鸿雁飞南北,不惧经风雨,想必是在寒来暑往中寻求一个安乐的窝巢。鸿雁如此,于人亦然。只不过人一旦在某个环境中待久了,则容易生出惰性。加上受条条框框约束得多了,即便心有不甘,也常觉力有不逮,不能像鸿雁那样自由迁徙。究竟何处才是安乐之所,每个人的心境不一,感受也不尽相同。如果说“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是四十岁前所拥有的极致人生体验。那么对四十岁往后、已是不惑之年的自己来讲,就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不管不顾了。在平淡中得享安乐,于心安处顺应自然。心安之处天地宽,或许这也是生活的真谛。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有的经历,所有的过往,既是岁月的一种恩赐,也是个人的一种领悟。对四十岁的男人而言,得空闲时外出走走,听听《鸿雁》、看看芦苇,于空旷寂寥处寻求一种闲适愉悦,让疲惫的身心放松舒缓,即便不能做到如鸿雁般翱翔天际,也能从自然的美景中有所感悟,算得上是一种人生至乐。

“人生如逆旅,安处是吾乡”。晚秋初冬的东营,芦花飞雪、河海交融,遍地红毯、鸿雁传情。尽管天气转冷,草木日渐凋零,诸多令人沉醉的美景即将离人远去,却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今朝的离别,是为着来年的新生做准备。 [1]

作者简介

扈丙森,男,山东省利津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