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生算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不再是单一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将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种种“黑科技”刺激着文明进步,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结构与生命历程。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疯狂”与“日常”,都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被颠覆、重构。

新的生殖科技将如何在不同的时代改变人类的生育方式,应对随之带来的伦理、心理和哲学冲击?

AI能否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又如何与观看者之间形成新的互动联系?

当人进入AI的爱情图灵测试游戏,将如何拨开云雾觅得真爱?人类对爱的定义在机器时代是否仍然成立,机器懂得爱吗?

在暴力成为日常的世界,AI如何通过制造恐惧来控制人类的行为?

当交易与支付完成数字化,区块链以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人类社会时,一场黑客攻击将如何影响每一个人?

工业革命以来习惯异化的人类,在技术的又一次洪水面前会否再度踏上“诺亚方舟”?AI打开的新世界大门,是通往理想家园,抑或指向毁灭的深渊?

6篇小说,6个概念,6种未来。作为科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陈楸帆为我们描绘了在或近或远的未来,人类正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作者简介

陈楸帆,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及艺术系双学位,科幻作家、编剧、译者。世界科幻作家协会(SFWA)成员,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CSFA)会长,Xprize基金会科幻顾问委员会(SFAC)成员。曾多次获得星云奖、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国内外奖项,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在许多欧美 科幻杂志均为首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代表作《荒潮》《未来病史》等。曾在Google、百度及科技创业公司诺亦腾有超过十年的管理经验,现为传茂文化创始人,聚焦泛科幻领域的IP开发、科幻科普传播,以及科技与文化艺术产业的跨界合作。

原文摘录

他们告别三足乌的营地,骑着巨大鹿型生物,穿越在时间与重力共同作用下崛起的野性王国。这个王国的历史远离人类理性,却又饱含人性投射其上的混乱、情欲、禁忌与未知。在每一处远早于典籍与法律浮现秩序之地,山与水分化律动,交融统一。掩埋其间的尸骸与财富,见证着人类如何源自荒野,又以另一种形式回归,无数生灵筑巢于此,繁衍不息。 “从生存算法到遗传算法,再到心智算法,像一座金字塔,每一层都建筑在前一层之上,心智算法就在最顶层。它决定了你如何感知世界、认知态势、决策以及采取行动的整个过程。不像生存算法和遗传算法,心智算法在整个人生中一直不断地自我更新迭代。爸爸总说,人生就像滚雪球一样,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书评

和楸帆认识大概有近十年了,大家都生活在地球村的不同角落,未见过面,但却在网络上彼此熟悉起来。聊得最多的是那些好看的文字和好听的音乐;他帮我确认过一分版权合同;《荒潮》出版的时候,我把这本书作为结课礼物送给本科班学生,他要去了点名册,专门给每一个小朋友签名并写上不同的祝语。毫不掩饰地说,他的文字我向来是喜欢的:架构紧凑、写得也很干净利索。每次写文章提及他的作品,总会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

多年的阅读让我喜欢在不同的科幻作家之间进行对比和桥连。我把科幻作者分为三个大类,有些是纯属技术工程师,他们的写作更热衷于技术和想象世界的架构,而非哲学和道德思想,例如拉里.尼文和哈尔.克莱门特;有些是纯属于思想家,先放一个世界观和道德价值体系,再来构建技术和世界内核,例如勒古恩.厄休拉。这是两类极端,另外一种就是混合体系的科幻作家,这一类中以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刘慈欣、王晋康为代表,从技术控渗透到世界观,先外后里,世界观是先验的技术世界的副产物;而另一类是相反的由内而外,通过一个预先排演的世界观和道德思想演化,来构建一个符合这个形而上框架下的技术世界。这是我尤其喜欢的小众类型,在我看来在这个领域中成为璀璨明星的作家是配得上“伟大”这个词的,例如菲利普.迪克;威廉.吉布森;尼尔.斯提芬森和罗伯特.西尔弗伯格。而国内作家中,韩松和楸帆一直是我认为国内在这个小众领域中走得最为义无反顾的顽固分子。

实事求是地说,印象中楸帆的写作轨迹中是在07年的《递归之人》后,这哥们的写作开始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那种实验主义写作倾向越发强烈。初期的写作似乎还是在尝试着寻找自己的特点和叙事风格,而在那一年之后的文章中我越发清晰地看到他在传统科幻和主流文学叙事风格中的挣扎和不断尝试。他有一本最早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合集册子《薄码》,这本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小册子是集中了解他2012年之前创作的最佳读物。

再后来,他的《荒潮》来了。

《人生算法》是楸帆的有一本新书。关于楸帆的写作,这篇小文章就不赘述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坊间也好,还是专业圈内人士也好,有很多关于他的文章。而下面的文字仅仅是站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谈谈这本新书。

而眼下,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和消息,感觉他在不同领域的跨界,逐渐在跳脱原有刻板固定的科幻作家的定位,更像是Kevin Kelly那种路数的未来学家。他近几年在主流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也似乎在证明和表达,他并不赞成科幻文学是一种独立小众文学的传统定位,而当下世界的发展语境,充分说明了“科幻才是最大的现实主义”。

我从未和他私下聊过他的写作和创意人生,也几乎不太看那些评论他文章的采访和专栏文章。我喜欢我所理解的这种阅读体验,我喜欢这种我眼中的楸帆的写作风格——可能楸帆自己也未必赞同,但是作为读者的主观阅读体验,我对自己的阅读趣味有属于自己的界定。楸帆的写作风格,是先世界观再具象化的科幻小说典型。整个故事的搭建和细节的处理,都是服务于头顶上的那个世界观体系,他把所有的关于思想、道德和人类认知的想法都抛在一个想象的空间中,让那些故事和人物去实现他们的自我演化。他更像是个记录者和观察员,笔下的世界其实只是一个自我演化的过程,一个在头脑丛林中优胜劣汰之后的定型,而一切的内驱动力只是那些植根于他对于技术和人性的思考。这一点上他和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传统科幻作家极为相似;而他的语言风格和叙述逻辑,则在突破传统科幻小说的时候,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人生算法》作为短篇小说合集,是近几年来楸帆在文本结构和故事内核方面,进一步展开他文学试验的集中范本。和之前出版过的几本书相比,这本书太另类了,语言更干净,结构更实验主义,而内核越发诡异,当然世界观还是一如既往是那个陈楸帆的世界观——他对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不太信任的,似乎他不太像刘慈欣那么乐观,也不像韩松那么隐涩。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人类发展和个体进化的不同面相,技术和人性永远都是他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心,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终极形态就是一切回归到起点,还是那种充满星辰大海的理想终点——楸帆不知道,他可能希望自己故事里面的人物知道,他可能希望读者也通过这些故事知道,但是那个未来世界还是如雾面镜子一般,有轮廓但依旧不清晰。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

[故事概述]纪录片脚本式写作,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和生育的故事,新人类的出现重塑的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与生殖的定义,还是在重新定义整个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识?

全书第一篇文章,在我看来最猛的一篇小说。不清楚出版社的套路,全书的同名主打也应该选这一篇。采用纪录片脚形式写作的科幻作家,全世界都没几个,而能写得有模有样摆得上台面的就更是屈指可数了。特德.姜和刘宇昆是个典型代表,现在有了陈楸帆。我是很喜欢S.A.阿列克谢耶维奇和斯特兹.特克的非虚构写作的,那种“录像机写作”方式简单直接,却对读者内心最为冲击有力。这篇文章同样借用了非虚构写作技巧,讨论了科幻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哲学主题——“什么是人类?”两性的界定、人性的界定、人类社会本质上的虚伪和真诚的矛盾共同体、基因技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平衡…这是一个很容易写成四不像的故事,料很猛很足,但太过于考验写作者的驾驭能力。而让我觉得作者聪明的地方在于,这种“录像机写作”的方式是最好的整合所有素材的方式。故事本身跨越了人类生理和物理的边界,旁观者的视觉,没有评断、没有煽情甚至没有任何旁白的注解,所有的故事让其沿着时间线自由发展。在众多的中文科幻小说中,这篇文章是足够震撼的,如果说楸帆多年来挣扎于写作的创新和突破,这篇文章足以证明他至少已经远远超越了他过去的自己了。阅读过程中,甚至有种感觉觉得这哥们就是为Netflix专门写的故事脚本。

评分推荐:五星

《美丽新世界的孤儿》

[故事概述]一个冬眠复苏的人类来到未来世界的故事,而这个新人类的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仅仅是虚拟的海量数据和算法。人和算法的人生观、世界观如何自洽?这种矛盾如何解套?

故事用的是敌托邦的老梗:冬眠舱加未来世界,服从加反叛的的套路。中文写作能用把这个敌托邦内核写得本土化、至少不那么西化的——刘维佳的《高塔下的小镇》是个标杆。而楸帆的优势在于语言和写作文字。镜头感极强的叙事风格让这个故事显得灵巧许多。而文中的杜若飞和晶晶,更像是技术时代《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和紫霞。另外,故事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约翰.温德姆的《重生》。

评分推荐:四星

《云爱人》。

[故事概述]一个讲述AI时代的《爱的算法》,一个基本上和电影《Her》讲述同样主题的故事。文章抛出是当下我们社会最具时代性的问题——如果我爱的仅仅是0和1的算法;如果我爱的是机器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传统关于爱情定义的讨论范畴了。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会让人扩散思考——什么是爱?爱只能定义在人类种群中间,还是可以跨物种。如果爱这种人类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非理性特征,最后可以被理性的信息算法所替代,那定义人类的是什么?

评分推荐:四星

《造像者》

[故事概述]讲述了一种通过数字算法让人产生情感反馈的摄影技术。主观的情感世界究竟能不能被理想的虚拟信号和算法来完全演绎呢?情感大厦支撑的人类世界,精神世界的丰满,会否成为人类保留自身属性最后的伊甸园?

是全书中另一个独具特色的故事。我以前写过一篇《戏殇》讲述未来电影世界中,实景演员可以完全被AI虚拟完全代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摄影术。人类社会的艺术世界和审美体系中,技术向来都是外来物,从诗歌文学到绘画雕塑再到音乐戏剧,从古希腊到莎士比亚,技术尤其是机械技术的发展在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向来都只是附庸而非主角。艺术是人类主观感受先于客观技术的典型。而20世界之后摄影和电影成为人类社会艺术发展中,新的一种类型,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技术相互融合彼此受制的混合体。楸帆的故事中,冰冷的技术操控背后是滚烫的情感内心世界——进一步,如果数学、算法、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模拟和操控人类的主观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爱与恨,惊喜和悲伤,生与死的宏大和辽远…人类社会的主题最终演化成0和1的博弈,我不知道这种结局是不是人类社会真正想要的。

评分推荐:五星

《人生算法》

[故事概述]一个可以被AI算法不断推到重来的人生故事。

本故事是全书的同名主打。Rewind的陈楸帆版本。布莱克.克劳奇的《人生复本》、罗伯特.索耶的《未来闪影》以及肯恩.格林伍德的《倒带人生》,都是在讲述这个主题。人类果然是十分容易后悔的生物,我们有一种最为有趣的秉性就是对于未知可能性的欲望和好奇。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应该有过“假如一切可以重来”的幻想。而楸帆只是把这种平行时空、人生重来的点子写得更具技术感和本土化。和前面的几篇文章相比,算法不仅可以决定主观的情感、决定人的生死,甚至可以确定人是否有权利可以重塑人生推翻重来。故事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其实不是科幻内核,反而是故事本身,主人公韩小华的不断rewind中,贯穿始终的那种乡土情结和叙述风格,是让整个故事没有阅读疏离感的重要原因。

评分推荐:四星

《恐惧机器》

[故事概述]一个被人工智能算法决定的人类进化故事。适者生存的达尔文进化精神,在人工智能眼前被严格遵守到底。在陌生环境中,人类的命运不是自己决定的,种族的界别和生存的意义也仅仅是算法而已。

是全书最后一个故事,按照书中序言所述,也是最具有实验主义精神的一篇小说。算是AI和人类相互性写作的一种尝试。最强人种的出现本质上也只是巨大人工智能算法的下的产物。人类塑造了一个超越人的利维坦,最后却成为这个利维坦的傀儡,成为AI眼中演化试验的小白鼠。小说的主题和前面的几个故事都是类似的,只是这个故事显得更直白和露骨,人性的演化在背后造物之神的操弄,让人想起多丽丝.莱辛的《裂缝》和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准确地说这篇小说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在于内容了,就像Netflix的交互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在无论在实质内容还是形式,能超越一个群体,自我突破且勇敢向前走出第一步,其实这本身就已经值得鼓掌了。

评分推荐:三星半星

当人类变成一只囚禁于技术空间的物种,而生存与消亡只是一种概率意义上的叠加态。我们创造了一个旁观者,一个去根据他/她/它的喜好去决定这个禁锢空间状态的观察者——而这个观察者还居然是如此的冷静、理性而充满数学逻辑。薛定谔可能当年也很难想象出,很多年以后人类自身也面临这样尴尬的境地,而不仅仅是那只可怜的猫咪。

实事求地说,整本书的所有故事其实都可以在未来被楸帆扩展成更宏大的故事和世界,尤其是第一个故事——如此硬核。书中也存在弱的地方,比如有些故事情节在转场或者进一步延伸的时候,或有点用力过猛,显得比较突兀。这种情况在很多才情卓著的科幻作家中都存在,最典型的就是罗伯特.索耶和金.斯坦利.罗宾逊。我能理解这种写作中的“开小差”——当作者精力放在世界观的体系中时,太想表达形而上的思想时,说书人的敬业精神难免有些削弱。

整体而言,这本书作为一本集中代表楸帆个人特色的作品,在我的预期之中也在我的预料之外。在国内中文科幻浪潮越发高涨的当下,在近年来众多的文章图书中,这本书是应该有个小地方可以单独存放的。和之前的作品相比,例如《荒潮》,楸帆始的写作思想始终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他通过那些笔下的故事去反思的时代命题,一直都是如此的与时俱进。

我不知道楸帆是否喜欢阅读《New Scientist》和《Wired》,我越读这本书的时候,越发深深地觉得这本书其实是这两本杂志中那些Feature文章的故事改写版。作为科学研究的从业人员,我们可能更深刻地意识到当下的飞速发展似乎并不能保证一个光明的人类未来,而人类在技术时代的过于乐观,甚至是盲目的乐观似乎解释当下人类社会发展乱相的根源。人类已经站在一个失控时代的边缘,而那些贪婪、欲望和资本横流的姹紫嫣红模糊了主题,迷幻的假象背后,人类究竟何去何从——这也许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东西。

究竟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什么地方?

人类的终究问题?

也会成为科幻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最后推荐Max Tegmark的《Life 3.0》,Steven Pinker的《Enlightenment now: the case fro reason, sciencce, humanism, and progress》以及Ian McEwan的《Machines like me》,这三本书和楸帆的这本《人生复本》会是很好的互补。

以上。

这一刻我们是科幻的 我第一次参加科幻聚会是在2015年10月,从石家庄的初秋出发,飞往成都,落地时季节变成夏天。起飞之前,我就被主办方告知成都气温很高,酌情穿衣,但做为一个从未离开过北方的汉子,仍然被南方的高温吓坏。那时候,我是一个刚刚开始科幻写作的萌新——当然,现在也没有多少折旧(成就)。我第一次见识了科幻作者和幻迷的热情,比灼热的天气更加猛烈,也见识了为求得刘慈欣签名而排出会场大门的逶迤长队;我也在队伍之中。我记得那是九天图书公司举行的签售活动,并非刘慈欣一人,旁边还有何夕,王晋康以及刘洋。刘洋当时刚刚出版第一本科幻短篇集《完美末日》,坐在他们旁边,显得静谧又羞赧,现在我觉得他完全有能力跟他们“平起平坐”。那一刻我们是科幻的。

第一次见到陈楸帆也是在那次集会,在一场由他主持的科技与科幻主题报告之前,我们于会场门口相遇。做为一枚粉丝,看到偶像从二维变成三维,颇有些如梦似幻,我跟他打招呼:“你是陈楸帆吗?”他说:“是。”我说:“你出的三本书我都有啊。”他说:“四本哦,还有一本电子书。”我说:“这就去下单。”他说:“不用买,那是合集,文章散见于网络和杂志,另外两本短篇集也都收录了大部分。等下次出书再买吧。”一晃三年,他期间出版了一本《后人类时代》,出自作家出版社制作的青·科幻丛书,另有张冉《炸弹女孩》、宝树《时间外史》、江波《宇宙尽头的书店》、飞氘《四部半》、夏笳《倾城一笑》。这几乎是“四大天王”何慈康夕之后最能代表中国科幻的一群人。有趣的是,他们六人风格不尽相同,百花齐放,五彩斑斓。《后人类时代》也都是过去旧作,我就没有下单。最近,他出版了《人生算法》,我查看书目,仅有《造像者》一文最早在《文艺风赏》发表时读过,便想终于到了剁手的时候。买书之前,正好蝌蚪五线谱的公号有荐书抽奖活动,末尾给出一个情景假设:“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人:TA学习了全世界的情话只为讲给你一个人听……TA能了解你所有喜好,掐准你所有情绪,迎合你所有期待,满足你所有愿望。那么,你会爱上TA吗?那——如果,TA是一个机器人,甚至只是一串代码,你还会选择爱TA吗?”游戏规则是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畅想。我看完后不假思索回复“我会选择爱TA,然后把自己也变成一串编码”。没想到竟然中奖,我的手保住了。那一刻我们是科幻的。

刚刚得知《人生算法》这个书名,我首先想到的科幻作者是刘宇昆,后者曾出版过《爱的算法》和《杀敌算法》两本科幻短篇集,我打趣道,如此便凑成“算法三部曲”。由陈楸帆想到刘宇昆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他们两个人交情甚笃,在中国科幻尚未与世界接轨之前,陈楸帆就通过邮件跟刘宇坤交流,刘宇昆很早就翻译了陈楸帆《丽江的鱼儿》,发表在国外科幻杂志。我一直觉得,他们两个人的风格非常相似,相似不是说遣词造句,甚至不是说他们的科幻风格(所谓软硬之分),而是他们关于科幻的态度和理解。陈楸帆的文章背景多是近现代,人与科技的交融或者人在科技之中的迷失,剥开一层层专业术语,剥开人工智能和虚拟实境,就能看见闪闪发光的人性。刘宇昆擅长的也是在日常题材挖掘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憎。他们合力把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同时,也把彼此契合的关于爱的观点一起打包,展示在读者面前。正如《人生算法》提及的“在心智算法之上,也许还有另外一层,那是爱的算法。看似虚无缥缈,却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就是整篇文章的底色,也是整本书的底色,或许也是陈楸帆科幻价值观的底色。多年的老友通过一种算法达成共识。那一刻我们是科幻的。

《人生算法》一共收录六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美丽新世界的孤儿》《云爱人》《造像者》《人生算法》《恐惧机器》,所涉及的领域并不多,没有外星人大战,没有时间穿越,也没有超级技术爆发而引发灾难的坎贝尔体系,有的只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比如整本书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里面谈到的是生育。这个话题一点都不科幻,单单是看到这两个字,大部分人脑子里反应的话题估计都是“计划生育”和“鼓励二胎”,以为作者会在这两件事上做文章。但这不是科幻的思维,科学家预言汽车,科幻作者预言堵车,他们看到的是世界发展的规律以及反规律下发生的种种故事,《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讲述了不同人群的生育故事,包括代孕、同性恋生育、男人生育,这些人经历质疑、痛苦、挣扎,但在小孩出生那一刻,伟大的母性、无可匹敌的母性压倒一切,让“他(她)们”在那一刻无比欣慰。天底下所有父母,在那一刻都是快乐的。

云爱人》《造像者》《人生算法》是典型的陈楸帆风格,他的文章不纠结于技术和设定,更不像其他科幻作者,把技术和设定当成主角,甚至有些极端或者纯粹的作者,把技术当成人物进行描写,涉及技术的成长与弧光,陈楸帆更在乎技术背后的人。让人欣喜的是,他并非避重就轻,让技术彻底沦为背景,他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结点,使故事贴合技术,毫无违和感。对于写作者来说,不管是科幻还是非科幻,类型还是非类型,私以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陈楸帆从写作之初,就非常清醒和聪明,开拓出一条属于他的路,并且越走越远。熟悉他风格的读者,一眼就能分辨。打个比方,《云爱人》的故事跟科幻电影《她》的构思有些接近,都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的人和手机电脑里的虚拟程序谈情说爱,但显然《云爱人》与《她》的切入点不同,探讨的问题也不一样,由此带来的思考也更加发人深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它事关孤独、进化与共鸣,从社会和文明的层面伸出一根触须,试探一种可能的未来。

纵观这些年陈楸帆发表的文章,近未来题材,尤其是人类与计算机技术碰撞的构思占了绝大多数。我想,这大概跟他的工作有关,他先后在谷歌、百度以及科技创业公司诺亦腾任职,他一直在接触其他科幻作者只能从科普文章之中得知的前沿科技,这使得他对技术的理解和态度与常人不同。就像《人生算法》,类似虚拟人生的文章比比皆是,甚至,对于资深幻迷来说,这都不能算作合格的点子和设定,看起来,他似乎绕了近路,读完文章,才发现他走了很远。他在我们都熟悉的题材里面深耕出悠远的意蕴。这很难得。因为一般来说,对于科幻小说,一个九十分的设定加上六十分的故事,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八十分,但一个六十分的设定加上一个九十分的故事,也许勉强只能及格。科幻作为类型文学,人们对他的期待就是新颖又疯狂的想象——就像看推理小说,人们的期待就是层层揭开的诡计,但陈楸帆在司空见惯的设定上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步源于他的从业资历,正是这一步,让他的科幻更加科幻;大部分科幻作者,只能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而陈楸帆可以让想象落地,因此同样题材,他的故事更有嚼头。可以说,他把六十分的设定提高到八十分甚至九十分,再加上原本就出色的叙事和文字,出彩就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起飞固然美丽,但飞翔的目的地更加重要。

具体到这本书,最让人惊艳的无疑是《恐惧机器》,当我们还在科幻作品里面想象人工智能会不会觉醒、觉醒之后会不会灭人类的顶,陈楸帆已经跟人工智能协同作业:文章的部分内容,就是由人工智能根据算法生成。虽然那些文字过分跳跃、不够自洽,但无疑树立了写作史上的一座小小的里程碑。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噱头,但纵观人类史上的重大成就和进步,不都是从形式的变革开始吗?阅读该篇文章之际,作为读者,我感受到当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冲击,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已经超乎我们想象。掩卷而思,这一刻我们是科幻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