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仓埠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仓埠街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境内,是新洲区(县)三个老建制镇之一,位于境内西北部,东抵倒水河,西滨武湖与黄陂交界,北与红安接壤,南与阳逻开发区毗邻东临倒水,全境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3.5公里,版土面积1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61公顷,人口67496人(2010年)。辖6个社区、6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仓埠街。[

名胜古迹有徐源泉公馆、报恩寺旧址、报祖寺等。318国道、武汉市外环、武英高速、阳福公路、汉施公路等重要公路网布其中,交通便利。

已形成以服装、建材业为龙头,机械、制造、铸造、五金、塑料制品棉制品、粮油加工、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1]

仓埠镇1 原图链接 [https://you.ctrip.com/travels/wuhan145/3577944.html 图片来源于携程攻略网

沿革

1951年设新洲县第十区(仓埠),辖仓埠、孔埠、周铺3个镇和八里、蔡庙、杨裴、独屋、洪山、陈集、堤围、吴河、河口、南极、三山、林江、茶店、周铺、米筛等15个乡;方杨乡属于第九区(李集)。1954年,仓埠镇划为县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设仓埠指导组,辖八里、周铺、南极、杨裴、毕铺5个乡;仓埠镇仍为县辖镇;方杨乡属李集指导组。1958年成立仓埠公社,仓埠镇属社辖镇。1984年改为仓埠区(辖周铺镇、南极乡、毕铺乡、杨裴乡)和仓埠镇(县辖)。1986年撤区并乡,原南极乡并入仓埠镇,原毕铺、杨裴2乡并入周铺镇,从原李集区析设方杨乡。

1996年,仓埠镇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项山、三山、井山、陶山、孙岗、段岗、林江、柳茂咀陶家田、蔬菜一、蔬菜二11个行政村和文化路、车站路、西兴街、武滨路、北新村5个居委会;周铺镇面积92.9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茶店、墩塘、松林、范咀、福临、丰乐、周铺、洪山、盛咀、金岗、蔡教、扬咀、甘庙、蔡岗、独屋、凉亭、陈堰、杨裴、宋咀、南湖、毕铺、五云、莲花、东岳、马鞍、西湖、汪家坡、陡坡、永乐、康乐30个行政村和肖岗1个居委会;方杨乡面积43.3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方杨、宝店、林岗、前湾、丛林、周昭、吴胜、胡彰、彰泗、方院、罗院、林埠、杨岔、冯集、上店、高陈、上岗、五峰、叶岗、靠山、陶岗21个行政村和徐寨、下岗2个居委会。

1999年12月,撤销仓埠镇,设立仓埠街道。2001年5月,撤销周铺镇、方杨乡,并入仓埠街道。2004年,办事处驻仓埠,人口89210人,面积157.87平方千米,辖方杨、文化路、武滨路、骑龙街、周铺5个居委会和项山、三山、井山、陶山、孙岗、段岗、林江、柳茂咀、陶家庄、蔬菜、茶店、墩塘、松林湾、范咀、福临、丰乐寺、周铺、洪山、盛咀、金岗、蔡墩、杨咀、甘庙、蔡岗、独屋、凉亭、陈堰、杨裴、宋咀、南湖、毕铺、五云、莲花、东岳、马鞍、汪家坡、陡坡、永乐、康乐、西湖、方杨、宝店、林岗、前湾、丛林、周昭、吴胜、胡彰、漳泗、方院、罗院、林埠、杨岔、冯集、上店、高陈、上岗、五峰、叶岗、靠山、陶岗61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0117003:~002 111骑龙街社区 ~004 111文化路社区 ~005 111武滨路社区 ~006 220方杨居委会 ~007 111周铺居委会 ~008 111陶园路社区 ~200 112三山村 ~201 220井山村 ~202 220陶山村 ~203 220孙岗村 ~204 112淋江村 ~205 112段岗村 ~206 112柳茂咀村 ~207 112八方咀村 ~208 112陶家田村 ~209 112项山村 ~210 220茶店村 ~211 220墩塘村 ~212 220松林村 ~213 220范咀村 ~214 220丰乐村 ~215 220福临村 ~216 112周铺村 ~217 112洪山村 ~218 220盛咀村 ~219 220金岗村 ~220 220汪坡村 ~221 220蔡墩村 ~222 220杨咀村 ~223 112甘庙村 ~224 220蔡岗村 ~225 220独屋村 ~226 220凉亭村 ~227 220陈堰村 ~228 220杨裴村 ~229 220宋咀村 ~230 220南湖村 ~231 220毕铺村 ~232 220五云村 ~233 220莲花村 ~234 220东岳村 ~235 220马鞍村 ~236 220西湖村 ~237 220康乐村 ~238 220永乐村 ~239 220陡坡村 ~240 220方杨村 ~241 220宝店村 ~242 112林岗村 ~243 220前湾村 ~244 220丛林村 ~245 220周昭村 ~246 220吴胜村 ~247 220胡彰村 ~248 220彭泗村 ~249 220方院村 ~250 220罗院村 ~251 220林埠村 ~252 220杨岔村 ~253 220冯集村 ~254 220上店村 ~255 220高陈村 ~256 220上岗村 ~257 220五峰村 ~258 220叶岗村 ~259 112靠山村 ~260 220陶岗村 ~500 220仓埠街四分场 ~501 220仓埠街一林场 ~502 220仓埠街二林场。

行政区划

5个居委会、61个村委分别是:方杨、文化路、武滨路、骑龙街、周铺、项山、三山、井山、陶山、孙岗、段岗、林江、柳茂咀、陶家庄、蔬菜、茶店、墩塘、松林湾、范咀、福临、丰乐寺、周铺、洪山、盛咀、金岗、蔡墩、杨咀、甘庙、蔡岗、独屋、凉亭、陈堰、杨裴、宋咀、南湖、毕铺、五云、莲花、东岳、马鞍、汪家坡、陡坡、永乐、康乐、西湖、方杨、宝店、林岗、前湾、丛林、周昭、吴胜、胡彰、彭泗、方院、罗院、林埠、杨岔、冯集、上店、高陈、上岗、五峰、叶岗、靠山、陶岗。[2]

经济发展

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215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000万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11213万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6421万元,增长12.3%。年末仓埠从业人数2.8万人。

全街现有优质油菜种植面积约6万亩,养殖水面近2.1万亩,其中精养渔池1.41万亩,年水产品产量4000余吨;建有东生、浩宇、昌盛3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近万头。

由仓埠人自己制作的油面也成为深受群众喜欢的一种特色食品,虽然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但也进行了包装外销

2007年,实现全口近财政收入1500.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24万元,农业总产值30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72元。

全街现有中小工业企业200余家,其中:服装企业39家,服装培训学校6所。拥有各类服装专业设备2600余台(套),从业人员近3000人,年服装生产能力达500万件。产品运销欧美市场及国内10多个省市和地区。建材工业发展至64家,年产值5000万元,发展势头迅猛。仓埠已形成以服装为龙头,以建材、机械、铸造、五金、塑料制品、棉制品、粮油加工、化工、家具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

2005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0321万元,比上年增11.3%。

2007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500.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24万元,农业总产值30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72元。[3]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镇西南武湖常年水面67.9平方公里。公元前109 年(汉武帝元封二年),仓埠始名“骑龙镇”(今仓埠有骑龙街);东汉江夏太守黄祖曾率兵驻湖操练,故名武湖,又名黄汉湖。公元882 年(唐僖宗中和二年),更名为“中和镇”。

仓子埠背靠武湖之滨,扼守倒水河入阳逻出江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的粮仓,屯集军粮的地方,也是重要的漕运埠头。清太平天国北伐丞相吉文亮曾进驻仓埠,并作大本营。

仓者,仓库也,埠者,码头也,公元1368 年(明洪武元年)朝庭利用武湖漕运,在此建贮粮所,改中和镇为“仓子埠”。武湖是通江湖,南通长江,枯水为湖,丰水为江,仓埠依岗滨湖,为交通要塞,1968 年以前,每年5至10月,风帆由湖入江,西上汉口、宜昌、重庆,东下黄石、九江、南京、上海。仓阳古道北接红安、麻城,延及河南,南通阳逻,仓埠一度成为水陆货物和客商运输的中转站。1965年,武湖围垦,通向长江的黄金水道堵塞,仓子埠虽有所失落,但仍是新洲县的三镇之一。[4]

革命传统

1916年,增设汉口至仓子埠的船班邮路。1928 年,集股修建了仓(仓子埠)——水(水口)——窑(窑头)公路,创当时黄冈西乡使用现代交通工具之首。

1930年,仓汉轮船局经营仓(仓子埠)——汉(汉口)航运。同年,湖北建设厅计划勘测施工修建仓阳路(仓子埠至阳逻)、骆仓路(骆驼埠至仓子埠)、仓靠路(仓子埠至靠山店),后因战事废止.

抗日战争时期,仓子埠是组成武汉会战大别山防线的重要据点.发生在1938年2月18日的空中搏杀,中国驱逐机追歼日寇敌机至黄陂东湖仓子埠及后湖一带。1938年10月23日黄州、团风、新洲、阳逻、仓子埠、黄陂、汉口相继失陷.1939年1月22日,日军在新洲仓子埠林家大湾扫荡,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日寇烧毁林家大湾所有房屋,残杀73人,制造林家大湾惨案。1942年6月新四军在鄂东战场团风、仓子埠、新洲等地抗击日伪军“扫荡”,毙伤日伪军430余人。[5]

著名人物

仓埠地灵人杰,民国以来,光绪进士、曾经拥护袁世凯称帝、任黎元洪总统府秘书长、文官惩戒委员长、湖北省省长的夏寿康,创办私立郑源中学的国民党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徐源泉,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的国军少将副师长林英灿,参加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国民党海军少将万元倚吾,与阮玲玉齐名、30年代上海滩八大女星之一的叶秋心,楚剧一代琴师严少臣,在“二七”大罢工中拉响第一声汽笛的黄正兴,抗战时期义救美国援华飞行员瓦特克拉培的柳文礼;还有肖耀南、万耀煌、陶希对等国民党军政大员也都出生于老仓埠区;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佛教协会副会长的本焕大师,是早年仓埠报恩寺的四代弟子。“ 一门两主事,五里三解元”的典故也是出自仓埠(黄冈西乡),安详禅创始人、天津籍耕云先生曾经就读于正源中学.[6]

仓埠文化

仓埠文风昌盛,素有“新洲文化镇”之称。1931年,由徐源泉创办的正源中学是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注册中学。1950年改为仓埠中学。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名。仓子埠武庙至今还留存着有国民党陆军第十军军长徐源泉题联:知我者其唯春秋乎,威震华夏,气慑权奸,忠义迥无俦,大力克延刘汉柞;生民来未若夫子也,天上日星,地下河岳,顺承欣有自,英灵应撼武湖潮.[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