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秋水(1904年 - 1955年),原名伊景荣香港演员。 

目录

简介

伊秋水籍贯广东番禺,香港20世纪,30至50年代喜剧演员。伊秋水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其后在律师事务所任英文秘书.30年代他加入“琳琅幻景剧团”演“文明戏”(话剧);后来以“伊笑侬”作艺名,与马师曾陈非侬曾三多林坤山等著名粤剧演员,组成“大罗天”当粤剧丑生,擅唱“龙舟”;其后他转型为香港电影笑匠,时人称“东方差利”。1940年年10月伊秋水到新加坡演出爱国戏剧“伤兵之友”。

1953年伊秋水证实左边喉部患上癌症。至1955年5月14日下午2时15分,在香港岛薄扶林道59号地下寓所病逝,享年51岁。其电影遗作是1955年《望夫山上望夫归》。

1955年5月16日在香港岛万国殡仪馆举行丧礼。遗体在翌日下午3时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近贝璐道,位置:18 段,19台,连字:7号。伊秋水去世后,香港电影从业员联合义务拍摄电影《后窗》,并同场放映“伊秋水出殡特辑”,为其遗属筹款。[1]

事业

从戏曲到银幕,不论是窘态百出的丑角、低下层的打工仔,或是骚首弄姿扮女角,有“东方差利”之称的伊秋水(1904-1955),喜剧角色即使身份迥异,却能自成一家,所演的小人物即使夹在一众俊男美女中依然抢眼。香港电影资料馆于七月份逢星期五早上十一时放映的“欢乐早场”中,选映他的四出作品,将他在银幕上多个风趣的喜剧形象重现观众眼前。

伊秋水银幕上动作诙谐,演出的善良小人物教人莞尔又同情;银幕下他为人仗义疏财,以人缘好闻名影圈。高鲁泉形容他“到处只闻赞语,不闻骂声”。

代表作

《新白金龙》中,伊秋水饰薛觉先的随从,身穿西装、黏上假胡子,受命充大头做财政厅长。他以灵巧的身手,演绎默片式的夸张肢体动作,尽显喜剧细胞。笑中有泪的《卖花女》中,流浪汉伊秋水与卖花女红线女两位同为天涯沦落人,唱出边缘人种种辛酸。

《处处喜相逢》中,潦倒青年张瑛邂逅运滞售货员红线女却互充大头,包租公是过气老倌伊秋水,怕老婆又无酒不欢,充满喜剧感的演出为电影生色不少。在《倒乱乾坤》中,伊秋水饰市侩又自以为足智多谋的朋友,夹在一个被追债、另一个是足球明星的孪生兄弟(张瑛)间,惹笑兼抢镜。[2]

参考来源

  1. 伊秋水 Chau-shui Yee  ,豆瓣
  2. 伊秋水.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