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伯嚭

於 2020年4月24日 (五) 15:27 由 风雨同舟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伯嚭pǐ(?-前473年?),又作伯否 ,春秋晚期人,出身於楚國貴族,吳王夫差時期太宰,人稱太宰否。

目錄

簡介

楚國名臣伯州犁之孫,父親伯郄宛,是楚王左尹,後來被楚國令尹(國相)囊瓦(子常)所殺,並族滅。伯嚭逃難到吳國,得到吳王寵信,屢有升遷,直至宰輔。伯嚭任吳國太宰,貪財好色。吳國擊敗越國時,越卿文種帶着美女珍寶,偷偷獻給伯嚭,伯嚭收受了賄賂。後來伯嚭竭力勸說夫差受降,使得勾踐免於一死。伯嚭陷害伍子胥,伍子胥被迫自刎而死[1]

前473年,越王勾踐再次率師伐吳。夫差自殺後,越王勾踐進入姑蘇城,上據吳王舊宮,百官稱賀,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為以前曾於勾踐有周全照顧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踐拜賀。勾踐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與越國勾結)」誅殺之。但根據《左傳》,伯嚭非但沒有被越王勾踐殺死,而且還做了越國的太宰;前471年,魯國季孫肥曾賄賂伯嚭。

孔子弟子子貢評論他是:「『太宰否』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

在今天的中國江浙一帶,多有用「伯嚭」來形容某一類人(多為貶義)。 如作為春秋時期吳國核心區域的蘇州、無錫地區便有將惡人、奸佞之徒稱呼為「伯嚭」的說法。在寧波話中「伯嚭」指花言巧語、誇誇其談、好說假話騙取私利的人。金華話中「伯嚭」指善吹牛、愛說空話的人。

千古罵名

吳王殺了伍子胥後,就進攻齊國。齊國姓鮑的大臣殺死他們的國君悼公而立陽生,吳王想要討伐齊國的叛亂分子,沒有取得勝利就離開了。以後兩年,吳王召集魯國和衛國的國君在橐皋(今安徽省巢縣西北拓皋鎮)相會。為進一步稱霸,吳王又發兵在邗(今江蘇揚州附近)築城,並開鑿河道,使長江、淮水連結起來,辟出一條通向齊魯的水道,準備與中原之國會盟。公元前482年,夫差與晉、魯等國會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在會上,吳與晉爭作霸主,晉由於國內內亂未止,不敢與吳力爭,吳奪得霸主地位[2]

然而,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稱霸天下,盡率精銳而出,使太子和老弱留守,越王勾踐見機不可失,乃率大軍襲擊吳國。勾踐親自督陣,范蠡、泄庸兩翼呼嘯而至,勢如風雨。吳軍老弱,根本沒有戰鬥力,而越國是多年練就的精兵,弓弩劍戟,十分勁利,又積數年之恥,人人奮勇,以致大敗吳師,殺死吳太子。此時吳王夫差正在黃池與諸侯爭論,連日不休,忽然有使者來報:「越兵入吳,殺太子,焚姑蘇台,吳軍危急。」夫差大驚,伯嚭拔劍,砍殺使者,夫差驚問為何,伯嚭強作鎮定,答道:「不知虛實,留下使者泄漏風聲,於爭霸不便。」夫差心驚膽戰,記掛都城,卻又不敢泄漏半絲懼色。等會盟結束,夫差立即班師回國相救。途中告急報告不斷,吳軍將士記念家人安危,心膽俱碎,加上遠行疲憊,全無鬥志,與越軍交戰,一觸即潰。夫差憂急交加,喝斥伯嚭道:「你保證越王不會反叛,故聽從你的建議放還越王,如今之事,你必須給我去向越王請成和議。否則,殺子胥的劍當用來殺你。」

伯嚭強忍恐慌,硬着頭皮來到越王軍前求和,禮數全同以前越王臣服之時。勾踐見當時還未到完全滅掉吳國的時機,又考慮到吳國業已元氣大傷,一蹶不振,便許成和議。

這可以說是「吳越之爭」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強梁一時的吳王,當年曾得意洋洋地讓勾踐獻上「重寶」以談和;而今,他卻反而要送去「厚幣」向勾踐求和了——如此巨大的變化,當然都得歸功於太宰伯嚭,倘不是由於他的貪賄、縱敵和讒賢,又安能有此局面出現!

此後的歷史進程,節奏就快得多了: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再次率師伐吳。夫差見越國再次大兵壓境,更加恐懼。此時伯嚭托稱有病不出。越王勾踐迫使夫差自殺後,進入姑蘇城,上據吳王舊宮,百官稱賀,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為以前曾於勾踐有周全照顧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踐拜賀。勾踐卻下令誅殺伯嚭,罪名是「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與越國勾結)也」。

視頻

伯嚭 相關視頻

伯嚭家中有暗室被夫差發現,夫差和伯嚭是一夥的
太子要找伯嚭貪財的證據,一番努力終於有進度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