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佳里金唐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佳里金唐殿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南佳里金唐殿光明灯祈福网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别称    佳里金唐殿、代天府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登录类别  寺庙

地理区域  台南市佳里区

建成年代  大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玉敕皇敕金唐殿,简称佳里金唐殿,旧称“代天府”(萧垅代天府),承蒙清朝乾隆皇帝敕封金唐殿。位于台湾台南市佳里区佳里玉敕皇敕金唐殿为国定三级古迹,建庙于明末清初古萧垅社,源远流长,神威显赫。萧垅香瘟王醮典及一○八天罡地煞蜈蚣阵驰名中外。金唐殿还保留有康熙三十七年匾额,古色古香的庙貌建筑,古物、对联、何金龙剪黏为金唐殿镇殿三宝。清廷敕封的五爪金龙、全台最完整的何金龙剪黏精品、全台最早的 国父孙中山塑像、贾景德亲笔对联、全台最大的洗石子浮雕、潘春源的彩绘、施天福、施弘毅石雕,为大众提供自由参拜与观赏。[1]

资产简介

  • 金唐殿位于台南市盐分地带的佳里区,汉人尚未进入开垦前,是平埔族之一的西拉雅族萧垅社所在地,“萧垅”语意为“契约之地”,过著农耕、狩猎原始部落经济生活。
  • 荷兰人在1624年登陆大员(今台南安平),招徕奖励大陆移民来开垦农地,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镇兵林可栋率兵进入萧垅社屯垦。王保原艺师的大伯在〈金唐殿简志〉中写道:“自此先民来垦者日众,聚集在此小溪附近营商者亦日多者亦日多,自然形成汉番杂居之景观,是时先民所建之部落,即成萧垅街,萧垅社之平埔族则散居在其附近”。
  • 康熙年间,先民入垦台湾渡海随行的萧王爷及观音菩萨来至萧垅社,为驱除瘟疫,祈求合境平安,供奉于萧垅街的平埔公廨。
  • 康熙三十七年(1698),镇兵林可栋捐出部分土地建庙,敬献“宏文求莫”匾,称“萧垅庄代天府”, 为金唐殿之前身。
  • 乾隆五十年(1785)因地方上纠合义民平定林爽文之乱,清廷赐匾敕封名为“金唐殿”,庙宇重修并在庙侧建“义民亭”。
  • 经过咸丰五年(1855)叶王主持修建,昭和3年(1928)何金龙主持佳里金唐殿陶瓷剪黏修建工作,从屋顶至墙面水车堵、大方堵替换成陶瓷外观的剪黏,战后经由王石发、王保原父子细心修复,成为迄今何金龙庙宇作品保存最为完整的庙宇。
  • 农历正月中旬行主办萧垅香( 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
  • 萧垅地区聚落、经济、信仰中心,为十七角头廿四村庄大庙。保留完整剪黏名匠何金龙珍品闻名,经核定为直辖市定古迹[2][3],名列南瀛百景之一。与归仁保西代天府北门南鲲鯓代天府,称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主祀神祇

  • 主祀玉敕代天巡狩朱府千岁雷府千岁殷府千岁 [2],民间尊称三老爷、萧垅王,为台湾民间盛行的王爷千岁信仰代表之一,为朱府大千岁、雷府二千岁、殷府三千岁三老爷系统祖庙。

沿革

初建时期

  • 金唐殿位于今佳里区中山路旁,两边商家林立,对面即为“东市场”或俗称“旧市场”的佳里菜市场,是萧垅地区繁荣地带。
  • 明朝末年间(西元16世纪末期),来此移民垦殖或经商者日益扩增,为祈求合境平安及驱除瘟疫,于东势角一带,建一草寮安奉随船带来家乡神明,为金唐殿前身,初名“东安宫”,与西拉雅族阿立祖萧垅社共同信仰,明朝永历十八年(西元1664年)明郑时期施行寓兵于农的政策,现今金唐殿庙前中山路到新生路一带,曾有一条由北而南转西流入大海之小溪,溪流两侧一带即为明郑镇兵林可栋的屯垦地。
  •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西元1698年),林可栋捐献现所在风水宝地兴建新庙,将神尊移至新庙奉祀,庙名为“护庇宫”,并献上匾额“宏文求莫”[4] ,庙前为市场,庙后为学堂,至此成为萧垅地区经济贸易及文教中心,逐渐兴盛起来。

玉敕代天府

  • 金唐殿建庙之初,原主祀为萧王爷(萧府千岁)、金元帅(金府千岁)、观音佛祖、方娘娘(方府娘娘)。
  • 清朝康熙年间,载有玉敕代天巡狩的王船从中国福建泉州漂来,沿古湾里溪,停著于萧垅东势角而被庄民捡到,庄民逐恭请玉敕代天巡狩,巡按人间、监察善恶、扫除瘟疫邪煞、访查民瘼、燮理阴阳、按察出巡祈求合境平安。为此为了防止天灾地变及各式危害以保护安全,举办王醮祭典活动,并指示庄民,有朱王(大王)、雷王(二王)、殷王(三王)三尊天神奉旨下凡镇守萧垅,并前往到当时规模最大的台湾县保大西里大人庙代天府(今归仁保西代天府)迎请回金唐殿奉祀,成为镇殿主神。竖立大旗杆,以示仕宦之身。

皇敕金唐殿

日治时期

民国时期

  • 民国七十四年(西元1985年),金唐殿因保存日本昭和时期聘汕头剪粘名匠何金龙之完整作品等,极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保存价值 ,经内政部评定将金唐殿列入国定三级古迹[2][3]
  • 民国八十七年(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取消古迹三级分制。佳里金唐殿为县定古迹,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12月,台南县市合并升格后,成为直辖市定古迹。

主祀神祇

  • 正殿
    • 主祀
      • 朱府(大千岁)、雷府(二千岁)、殷府(三千岁)
    • 同祀:

建筑格局

  • 建筑格局为三开间三进型式,正面三川殿,并配以左右护龙,左厢为义民亭(现为办公室),右厢为慈善会办公室。护龙正面作西洋式牌楼,三川殿屋脊属潮州风格,其特色在燕尾尖倒勾作卷螺,屋脊及规带线脚繁复,背身曲度和缓。
  • 整体建筑构造属于传统式木结构及承重砖墙组合,庙埕前立木制大旗竿一对、七星井。
  • 金唐殿现今庙貌规模于清朝咸丰五年年间(1855年)奠定,当时狭隘殿堂己不敷日益增多的信徒,由总理(现今主任委员)杨成美、陈文秀、举人陈德言等首倡重建,礼聘嘉义交趾陶名匠叶王重建金唐殿日本昭和三年(1928年)时任佳里庄长黄深渊复倡修庙,礼聘府城名画家潘春源(潘丽水之父)来彩绘及画门神,经潘春源介绍下,礼聘汕头剪黏名匠何金龙来主持金唐殿尪仔堵及屋顶装饰的整修工作。何金龙在黄深渊的首肯下,将叶王的交趾陶尽数汰换,从内外壁堵、屋脊到筏仔头,从三川步口、正殿到后墙,全部改成剪黏。
  • 剪黏作品人物比例精准、造型变化生动、姿势表情丰富、色彩华美、作工细致、用材自由,将剪黏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留下丰富完整的剪黏珍品留传至今,然昔日交趾陶遗迹,已不复见。何金龙更造一孙中山先生塑像剪粘于右壁前上方。

辖境庙宇

  • 十七角头廿四村庄[2][6]

金唐殿辖境自古发展至今,主要是以萧垅地区为主,十七角头全在今佳里区境内,而廿四村庄由于年代久远,散布在西港区将军区七股区等地。

十七角头

  • 萧垅角头起源说法有数种,其第一种是是萧垅因捡拾到王船,而举办王船醮典,境内的十七角头便依抽签顺序来决定绕境的顺序;其第二种清朝乾隆年间,林爽文事件时,萧垅庄的义民以角头的名义协助清朝官军平乱,以出兵的先后顺序来排定地方角头的顺序。在管理委员会尚未成立之前,境内的十七角头在过去则负起金唐殿的祭典工作[7]
角头名 旧地名 现今行政区域 庙宇 主神 备注
第一角 中街、公廨仔 建南里 金唐殿 三老爷
第二角 潭墘 安西里 代天护国宫 金府千岁、观音菩萨、一笔星君 龙凤狮阵
第三角 三五甲 镇山里 镇山宫 池府千岁、天上圣母、地藏王菩萨【荣封地藏王菩萨安抚境内孤魂】 天子门生、吉兴堂八家将(市定传统表演艺术)
第三角 三五甲 镇山里 登天宫 天上圣母
第四角 市场后 东宁里 宁安宫 温府千岁、观音佛祖、丁将军 承办[3]【百足真人蜈蚣阵】(金氏世界记录)
第四角 市场后 东宁里 宁安宫万善堂 万善爷
第四角 市场后 忠仁里 雷明宫 雷府二千岁 大鼓阵
第四角 市场后 忠仁里 圣帝殿 南天圣帝 宋江阵
第四角 市场后 忠仁里 南天宫 陈府千岁、齐天大圣
第五角 三五甲 镇山里 镇山宫 池府千岁、天上圣母、地藏王菩萨【荣封地藏王菩萨安抚境内孤魂】 天子门生、八家将(市定传统表演艺术)
第五角 三五甲 镇山里 镇南宫 五年千岁
第五角 三五甲 镇山里 天元宫 吴府三千岁
第六角 东势角 东宁里、六安里 六安宫 殷府三千岁、地藏王菩萨 吉进堂八家将
第六角 东势角 东宁里、六安里 池安宫 池府千岁
第六角 东势角 东宁里、六安里 保安宫 广泽尊王 宋江阵
第七角 新市场 安西里 地农殿 神农大帝
第八角 番仔寮 海澄里、漳州里 应元宫 二郎神君、吕山通使、保生大帝 宋江阵
第八角 番仔寮 海澄里、漳州里 应龙宫 二郎神君
第八角 北头洋 海澄里 立长宫
(平埔族公廨)
阿立祖 佳里北头洋平埔夜祭(市定民俗)
第八角 北头洋 海澄里 庆长宫 观音菩萨
第八角 北头洋 海澄里 五府千岁宫 五府千岁
第八角 北头洋 海澄里 极天宫 陈明岁君
第九角 下营 嘉福里、顶廍里 下廍镇安宫 中坛元帅【开路先锋】 宋江阵
第九角 下营 嘉福里、顶廍里 玉敕永安宫 池府千岁
第九角 下营 嘉福里、顶廍里 开基永安宫 池府千岁 南管
第九角 下营 嘉福里、顶廍里 陈塘关太子宫 太子爷
第九角 下营 嘉福里、顶廍里 永安宫南天忠义堂 关圣帝君、吴府千岁 八家将
第十角 柑宅 安西里 雷安宫 雷府二千岁
第十角 柑宅 安西里 朱泽宫 朱府千岁
第十一角 下街 忠仁里、建南里 四安宫
(城隍庙)
城隍境主【荣封领阴阳令,掌理阴阳】 金狮阵
第十一角 半角仔 忠仁里、建南里 佳池宫 池府千岁 大鼓阵
第十一角 半角仔 忠仁里、建南里 佳池宫元帅堂 陈府元帅
第十二角 大路尾仔 安西里 佛天宫 观音菩萨、北极玄天上帝、地藏王菩萨 八家将
第十三角 光复路头 建南里、镇山里 圣安宫 陈府元帅、明姑、圣王
第十三角 光复路头 建南里、镇山里 幽冥殿
(地藏王庙)
地藏王菩萨【荣封安抚境内孤魂】 八家将
第十四角 田仔墘 安西里、建南里 镇西宫 西方元帅
第十四角 田仔墘 安西里、建南里 昭清宫育善堂
(佳里孔庙)
恩主公
第十五角 建南里 太子宫 中坛元帅【右开路先锋】 宋江阵
第十五角 建南里 广安宫 孔德尊王【荣封安抚境内孤魂】
第十五角 建南里 广安宫将军府 将军爷
第十五角 建南里 吉和堂 仁圣大帝、李府大神、魏府大神 八家将(市定传统表演艺术)
第十五角 建南里 天后宫 天上圣母
第十六角 南势 建南里 九龙殿 谢府元帅(旌义尊王)【左驾前先锋、金府左先锋】 宋江阵 (市定传统表演艺术)
第十六角 南势 建南里 慈圣宫 朱美娘娘、天上圣母
第十七角 溪仔底 镇山里 中兴宫 中坛元帅(甘罗太子)【副线开路先锋】
第十七角 溪仔底 建南里 北极玄天宫
(市定历史建筑)
玄天上帝 文武郎君
第十七角 溪仔底 建南里 镇济宫 五年千岁 八美图
第十七角 溪仔底 镇山里 池王宫 池府千岁
第十七角 溪仔底 镇山里 青龙宫 保生大帝 西港香西席瘟医
萧垄香丙子年代天御医


廿四村庄

地名 庙宇 主神 备注
黄竹围 南圣宫 观音佛祖
许竹围 代天坛 玉皇四殿下、吴府千岁
许竹围 仁德宫 仁圣大帝、雷府大将、黑虎大将
许竹围 城隍庙 城隍境主
莱芊寮 唐盟宫 李府千岁 、池府千岁
港东 天后宫 天上圣母
港西 唐安宫 池府千岁 、腾风元帅
顶潭 永安宫 池府千岁
大潭寮(台潭) 龙安宫 池府千岁、镇海五元帅、腾风元帅 宋江阵
青鲲鯓 朝天宫 李府千岁
西寮 西兴宫 五府千岁
顶山仔 代天府 五府千岁 【王船并游巡天河地河】、宋江阵(台南市定传统表演艺术
城仔内 文衡殿 文衡圣帝
笃加 文衡殿 文衡圣帝 宋江阵
水师寮 天南宫 李府千岁
中寮 天后宫 天上圣母
中寮 保兴宫 中军
盐埕 南圣宫 游府千岁
下山仔寮 龙山宫 池府千岁 宋江阵
七股寮 九龙宫 吴府千岁、保生大帝
溪南寮 宝龙宫 李府千岁
大寮 龙安宫 广泽尊王
新寮 新安宫 李府千岁、雷府千岁
下宅仔 进兴宫 殷府千岁
砂凹仔 金安宫 朱府大千岁 大鼓花阵
施寮 保济宫 保生大帝
施寮 五妈庙 五妈
新寮 新安宫 李府千岁
同安寮 镇安宫 李府千岁、薛府千岁、范府千岁
同安寮 民安宫 萧府元帅
子龙庙 永昌宫 赵圣辅天帝君 宋江阵
菜寮 朝安宫 李府千岁、吴府千岁、玄天上帝
城仔内 福德会 福德正神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佳里金唐殿萧垅香,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 2.0 2.1 2.2 2.3 2.4 南瀛古庙志. 凃顺从.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4年. 
  3. 3.0 3.1 3.2 3.3 南瀛刈香志. 黄文博. 台南市: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3年. 
  4. 南瀛古匾志. 曾晓馨、曾絮敏. 台南县政府文化局. 2009年. 
  5. 《台案汇录庚集》,“广东、泉州等庄义民...业经降旨赏给“褒忠”、“旌义”里名匾额,以示奖励。”
  6. 金唐殿之美. 张明忠. 台南市: 佳里玉敕皇敕金唐殿. 2008年. 
  7. 刈香辖境. 三级古迹佳里金唐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