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俄國駐青島領事館

俄國駐青島領事館
圖片來自ppfocus

俄国驻青岛领事馆为青岛存在于1908至1914年的俄罗斯帝国外交机构,馆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6号,建于1900-1901年。

目录

历史介紹

俄国驻青岛领事馆馆址建于1900-1901年,最初为顺和洋行青岛分行经理赫尔曼·罗伊特尔(Hermann Reuter)的住宅,为一栋二层建筑,北邻顺和洋行董事罗兰德·贝恩(Roland Behn)的住宅。约1907-1908年间,罗伊特尔离开青岛,将住宅卖给前津浦铁路北段总办李德顺

1907年,汉堡-美洲航运公司驻青岛分公司的德国籍职员汉斯·克罗帕切克(Hans Kropatschek)租下该住宅并入住。当年,有许多“闯关东”的山东农民自青岛乘船赴海参崴等地谋生。为方便他们取得签证,胶澳总督府德国驻华公使馆提出允许俄国在青岛设立领事馆。1908年4月4日,俄国驻青岛领事馆开馆,曾在俄国有翻译员经验的克罗帕切克辞去在航运公司的工作,出任副领事主持馆务,馆址设于其住宅。约1910年代初,馆址曾经历改建,增建了塔楼。1914年青岛战役爆发后,克罗帕切克临时参军,战后作为战俘被押往日本,俄国驻青岛领事馆随之不复存在。俄国领事馆馆址在青岛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坏,可能不久后即被拆除重建为一栋二层四坡屋顶住宅楼。

2009年3月至4月,江苏路6号建筑被业主违法私自改造,原有的四坡屋顶被拆除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挂瓦屋顶,山墙也被拆除重建[1][2]。4月中旬,此事经市民举报、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市民、媒体与学者的强烈反应。青岛当地学者认为,违法改造破坏了建筑原有结构面貌,破坏了街区原有风貌;同时将木结构屋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会破坏地基的稳定性。据查,该工程的装修许可证是2008年12月18日由市南区房产管理处开具的。当年5月,市南区房管处房产科科长李吉钧称,业主2008年底以房屋漏雨为由申请维修,房管处批复其按原貌修缮,违规改造发生后,该处已四次赴现场下达要求恢复原貌的整改通知书,违规业主均避而不见。而青岛市规划局称,风貌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的修缮须经规划局批准,区房管处无权批准。

江苏路6号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也不属于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但根据当时施行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管理办法》,该建筑处于观海山风貌保护区内,而风貌保护区内的建筑维修时应保持原貌,严禁拆除、改建、扩建,即使危房也应经规划局批准拆除重建。且当年4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刚刚通过了《关于加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议案的实施方案》,时任青岛市长夏耕亦多次提出利用青岛历史文化风貌发展旅游业。

參考文獻

  1. 黄飞 王建亮. “整容”后百年老楼“破了相”. 青岛早报. 2009-04-15. 
  2. 葛楠. 百年建筑修成“坡改平” 通知整改房主未露面. 半岛都市报. 200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