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假冒伪劣产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假冒伪劣产品

来自 知乎网 的图片

假冒伪劣产品 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劣质商品两种类型。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社会危害性

2020年5月27日,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0年全国打击 侵犯 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假冒伪劣商品

外文名称 counterfeit goods

特征 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分类 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

定义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假冒商品

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伪劣商品

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区别联系

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可以互相转化或相互包 含的相同类型的商品。假冒商品,如前所述,是指非常逼真地模仿某个商品 的外观,从而使用户、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就是真商品。假冒商品的生产者 和销售者是在未经授权、许可( 或认可) 的情况下,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 商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复制一般是指商品的商标、包装、标签或具有其他重 要的特性进行复制。所谓假冒,就是指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假借名牌或名家旗号的手法,生产销售其产品(商品),坑害用户、消费 者的行为。因此,从广义上讲,假冒商品的内容与名称不相符,也属于伪劣 商品的一种。但从狭义的角度看,伪劣商品主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了使 用价值,与假冒商品也有区别。如上述所指的假冒产地、厂名或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他人注册商标的,属于假冒商品,不属于伪劣商品。伪劣商品有 时也假冒其他名牌商品进行销售,则此时它既是伪劣商品,又是假冒商品。

伪劣商品和正品有严格区别。正品是指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有时可分 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相反,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有明显的外观瘕疵或影响使用价值的次品以及不符合技术标准而不能正常使用的废品等, 如果进行销售都属于伪劣商品。

常见形式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二)假冒他人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的商品;

(三)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

(四)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五)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

(六)名称与质地不符、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或者主要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

(七)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冒用许可证标志的商品;

(八)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商品;

(九)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旧充新的商品;

(十)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十一)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

(十二)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

(十三)未按有关规定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的商品;

(十四)处理商品(含次品、副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或"次品"、"副品"、"等外品")字样的商品;

(十五)生产、经销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或未按规定提供使用说明的商品;

(十六)限期使用的商品而未标明或未如实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的;

(十七)未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项目的商品。

危害

一、严重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已被查获的案件看,在市场上被假冒的商品,都是一些质地优良,适 销对路,深受消费者和用户厚爱,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较高声誉的名牌商 品,这些商品在其创业创名牌的过程中,都付出了长时间艰辛的劳动,其 中,相当一部分是我国产品的精粹,是国之瑰宝。但是,越是" 名优"、 "高档"、"紧俏",越有假冒混杂其间,特别是易制作、利润高、销路好的 商品大量被假冒。据国家食品质量检测中心从1991年到1995年对茅台、五 粮液等名酒送样检测的结果看,1991年,样品54个,真品率8.4% ;1992年,样品223个,真品率30.4 %1993年,样品291个,真品率45.7%,1994年,样品351个,真品率62.3% 1995年,样品981个,真品率44 %。1994年第四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哈尔滨五地市场上的假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抽样,真品率为57.3。因此, 加强对假冒名优产品惩治的力度,加强对名优产品保护的力度已成为" 打 假"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1995年云南玉溪卷烟厂用于打击假冒"红塔山"名烟的费用高达1.2亿元,该厂负责人感慨地说:"不怕竞争,就怕假冒"。全国妇孺皆知的西安"太阳牌" 锅巴,1990年全厂实现利税3000多 万元,但是,市场上假冒商品如影随形,始终摆脱不了,该厂多次更新防伪 标志,但销量仍急剧下降,假冒商品充斥市场,1991年利税下降到1000万元,1992年上半年面临亏损,一个好端端的企业险些被假冒商品挤垮。1993年,东风汽车因被假冒,该公司和国家财政收入损失达4000万元。

坑农害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假劣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农机配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 题。如1994年河南汝城县农林牧种源公司非法销售假杂交稻种案,造成浙 江、安徽、湖南三省6 个县8 万亩水稻减产,其中4 万亩水稻绝产,3 万多 农民缺粮断炊。假冒伪劣使一些地区本来就很脆弱的农业生产雪上加霜,严 重破坏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生活的安定。三、广大消费者蒙受了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伤害 1992年到1996 年,黑龙江、河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七起假 酒案致死68人,致残百余人;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六名儿童、一名 妇女因注射假冒针剂致死,在这起案件中,一名受害者的父亲闻讯奔回老家 时,儿子埋了,老婆疯了,真是惨绝人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个个体医 生,也因滴注了假冒针剂死亡。劣质电器、燃气器具致死人命,劣质化妆品 灼伤面部,劣质饮料食品引起中毒,更是屡有报道。有人说,除了假发没有 假的,什么都有假,此话虽不全面,但反映了人们恐惧的心态。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发表了1996年北京市民心态的调查报告,其中 这样一个数据很使人吃惊,在市民对社会问题严重程度(一共有12项) 的 评估中,假冒伪劣商品从1993年的24%( 占第三位),1994年的32.2% (第二位),发展到了1996年的57.3%(第一位)。也就是说,市民在1996 年的严重程度评估中,比1994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比1993年上升了 33.3个百分点。

败坏出口商品的信誉

假冒伪劣商品流出国门,主要是前几年边境口岸购物旅游、边民互市、 挂靠公司所经营的边贸失控,政府有关部门对边贸出口商品监督乏力。1998 年1月8日《参考消息》刊登日本《读卖新闻》的一条消息称:日本将调查其产品在海外受害情况,并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假冒商品生产市场。美 国1994、1995 年连续把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侵权商品列为榜首。英国防伪企 业集团出版的刊物中,把中国列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假冒商品生产国。中国边 贸商品质量低劣,一度成为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新闻媒介议论的热门话题。 虽然我国出口产品把关比较严,总体质量是好的,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 一锅汤"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短期行为,虽可兴旺一阵,谋利一时,但 终究要付出更长时间、更大的代价来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假冒伪劣商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发展和蔓延势 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造成极大的危害,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已形成传统的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严重冲击。进一步说,它加剧了社会财富向 不公平分配方向发展,加剧了社会上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发展,不以勤劳 致富,而是损人利己,害人致富;它也毒化社会环境,不仅严重腐蚀了一部 分人的灵魂,腐蚀了一批干部,加剧了权力腐败的速度,而且还严重腐蚀了 下一代人;它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制约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