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两面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两面针

中文学名:两面针

拉丁学名: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

别称:入地金牛、双面刺、山椒、下山虎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中植物纲

目:云香目

科:芸香科

属:花椒属

种:两面针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采收时间:全年均可采挖

用 量:5-l0g。

毒 性:小毒

贮 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两面针木质藤本,幼株为直立灌木。茎枝、叶轴下面及小叶两面中脉常具钩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11,小叶对生,厚纸质至革质,宽卵形、近圆形,或窄长椭-形,长3-12厘米,先端尾状,凹缺具油腺点,基部圆或宽楔形,疏生浅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小叶枘长2-5毫米,稀近无枘。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萼片4,稍紫红色:花瓣4,淡黄绿色,长约3毫米:雄花具4雄蕊。雌花雌蕊具心皮。果皮红褐色,果瓣径5.5-7毫米,顶端具短芒尖,油腺点多:果柄长2-5亳米。种f近球形,径5-6毫米花期3-5月,果期9-11月。

分布

分布: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

产地: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南部及云南

生境:山野

海拔:800米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著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11,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   药物

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cm,少数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蓇葖果,1-4个,球形,具有胡椒香味,红褐色,成熟时暗紫红色,表面有皱褶,具粗大腺点,2瓣开裂,顶端有短芒尖,直径0.4-0.5厘米,单个分果瓣径约5.5-7毫米;果梗稀较长或较短,长约2-5毫米,不超过1厘米,粗约1毫米;种子圆珠状,边缘呈略压扁状,漆黑色,有光泽,腹面稍平坦,背面肥厚,横径约5-7毫米。

用途

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过度使用导致的两面针中毒

两面针本身的毒性虽然微弱,但是如若过量食用,会产生中毒现象,对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麻痹作用,目前认为其毒性成分主要为氛化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 、二氢两面针碱 、 6-甲氢-5 , 6 -二氢白屈莱红碱以及茵芋碱等。

实验证明这些物质会导致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因而在过去两面针中医临床的经验中,有不少汤药内服导致中毒的个案。常见的中毒反应为头晕、眼花、呕吐等,与此同时也要提防个体对于两面针过敏的情况。[1]

参考资料

相关影片

Teeth whitener & piles healer plant - - Zanthoxylum nitidum - दांत व्हाइटनर और बवासीर हीलर प्लांट
Zanthoxylum piperitum (Japanese Pricklyash)
ASMA Zanthoxylum zanthoxyloides 112
False Sichuan Pepper, a spice i do not like (Zanthoxylum simu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