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六学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六学潮,是中国大陆各地高校学生自1986年12月上旬至1987年初接连发起的学生运动。起因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因不满合肥市西市区人大代表选举问题,抗议中共不遵守“新选举法”、违法干涉基层民主选举,联合安徽大学等高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发起“要求进行民主选举”的游行,由此引发全国范围的第一次学潮。随后湖北、上海江苏、浙江、黑龙江、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数万名学生上街游行。学潮在上海达到高潮,十几所上海高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人数最多的一个星期里,每日游行学生达数万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是上海学潮主力。最后经地方政府和学校当局的疏导和阻止,并以北京的“元旦风波”被平息标志着学潮的结束,前后共持续了27天。此次学潮被平息之后不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正式开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受到党内保守派的施压而被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动请辞[1]

背景

1979年3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实会”上提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982年将此条修改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2年,全国人大将“四项基本原则”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到了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西方主流文明思想开始在各地高校学生中传播开来,其中对学生影响较深的有萨特所强调的“自由、尊严与作自己命运的主人”等观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独立思考的想法,并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开始渐渐失去信心。

1985年12月,同济大学陈破空等10名研究生上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进程。胡耀邦指派两名中宣部官员到上海与陈破空等研究生对话。这被视为八六上海学潮的预兆之一。胡耀邦被大学生视作中共高层开明派而受到尊崇。

1986年6月10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与赵紫阳余秋里万里等人开会时谈到有关“政治改革”的话题。邓小平说:“1980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你这边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政治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国内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开始达到热潮,党内外各方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所长苏绍智称:“政改要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言论自由、出版、新闻自由”。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方励之认为:“实行人民监督是政改成败的关键环节,人民代表至少应拥有质询权和弹劾权”。时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丁日初说:“民主就是主权在民、人民有权”。同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做出指示,要求中央书记处“制定一个计划”,用一年的时间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然后做出行动纲领。9月中旬,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宣布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2],并下设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鲍彤被任命为政改办主任。11月,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青年报》与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在合肥召开改革研讨会;11月3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与合肥市当地12所高等院校校长召开有关“民主办学”的探讨会。

视频

八六学潮 相关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