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冯·布劳恩

移除 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冯·布劳恩'''</big><ref>,[[http://mil.eastday.com/a/170418143453330.html] 东方军事</ref><br> 德国 ]] 工程师,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等方面都有光辉的成就。他先后为著名的V-1、V-2火箭的诞生、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brref>[http://mil.eastday.com/a/170418143453330.html] 东方军事</ref> 
== 家庭背景 ==
1912年,冯·布劳恩生于德国东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父亲精明强干,官运亨通,担任过国家农业部长。他的母亲酷爱文学和音乐,能用6门语言熟练会话,还爱好天文学。
== 早年学习研究生涯 ==
小布劳恩天资很好,兴趣广泛,从小就对飞行器很好奇。许多文献记载了小布劳恩的一则趣事:他在柏林大街上进行了生平第一次火箭试验。当时他从一家焰火商店买了6支大号的焰火,绑在自己的滑板车上做助推装置,试验显示他的“火箭”点火后威力惊人,滑板车在飞驰中失去控制,直到焰火火药烧完,车子才停下来,所幸没人受伤。
 物理和数学成绩一直是小布劳恩的弱项。1925年,布劳恩读到了赫尔曼·奥伯特的《通向星际空间之路》一书。这本划时代的火箭研究书籍使他对火箭无比痴迷,他决定研究火箭,征服宇宙。据他后来回忆,初读该书,里面的各种公式让他头晕,老师告诉他:要想读懂,必须学好数学和物理。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小布劳恩全力以赴地恶补微积分、三角学等学科,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中学毕业后,布劳恩在柏林的夏洛滕堡工学院注册入学。当时,德国的业余火箭爱好者掀起了研究火箭的热潮,年轻的布劳恩也投入其中。  
1930年春,布劳恩在朋友的帮助下,幸运地会见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科学偶像奥伯特,还参加了奥伯特创建的德国空间旅行协会,并很快成为理事会成员。他还参加了当时在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内贝尔火箭小组的研制活动。
 
1932年春天,布劳恩从工学院毕业,获得航空工程学士学位,接着他转入柏林大学学习。一天,他与大学火箭俱乐部的成员们做新型火箭试验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他们身边,原来是3名德国军方的代表来看他们的试验。试验给军方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许诺给布劳恩提供研究经费,条件是布劳恩必须严守秘密,只能将研究成果交给军队。就这样,布劳恩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军方研究人员。
布劳恩一边在大学学习,一边利用德国陆军提供的研究经费,建立自己的科研小组,设计和试制更大的火箭发动机。在短时间内,年轻的布劳恩就实现了理论学习、工程设计与制造以及实验研究的高度结合,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使他迅速成长为当时火箭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人物。
 
1934年,22岁的布劳恩通过了柏林大学为他专门组织的学位论文秘密答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从学士毕业到获得博士学位,他的速度之快也只能用火箭来形容。
 == V -2火箭出世 ==布劳恩团队的研究在德国军方的强力支持下进展很快。1937年4月,布劳恩选择了偏僻的波罗的海沿岸作为自己的火箭试验基地。在此期间,希特勒曾两次召见布劳恩,对布劳恩的研究项目如何转化为战争效能非常关心。 1942年10月 ,V ,V -2火箭试射成功,它在技术上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战中,盟军的防空力量无法拦截V-2火箭。这种火箭的生产成本低廉,只是当时一架战斗机的1/15。德国大量发射V-2火箭,给英国和荷兰造成了巨大损失。战后的资料表明,V-2火箭在英国炸死2742人,6467人受伤,它造成的心理恐慌更是难以描述。
布劳恩为纳粹工作的经历多年来备受苛责,这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他后来也一直为自己辩解,声称他那时的研究“只为实现个人的航天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