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凤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冠是古代女子最高品级的头饰。明朝的凤冠做工最为精致,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如今存世的凤冠只有四件,都是明朝定陵(万历皇帝的皇陵)遗物。明朝凤冠是皇后在受册封、褐庙、庙会时佩戴的高贵饰冠。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定陵地下宫殿共出土四顶。它们是: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为孝端皇后随葬物。四顶凤冠中最精美的六龙三凤冠。

历史起源

所谓凤冠,正确说,其实应该叫凤形冠饰。如今,人们习惯把“”与“”配成一对,这是上古崇龙部落和崇凤部族长期斗争,最后融合为统一的华夏族的结果。凤的地位次于龙,是因为崇龙的周族战胜崇凤的商族以后,君临中原长达800年。而崇凤的嬴秦,二世而亡,寿命过于短促。接着统一中国的,是以复活龙图腾起家的刘邦汉朝 的强大和长期统治,最终奠定了龙凤的主次格局。

嬴秦先祖崇拜鸟图腾,这一点在《史记》中即有记载,所以秦始皇进军六国,不建龙旗,而是“建翠凤之旗”。据说,宫中嫔妃插凤钗,也始自秦始皇。

不过,古代服饰中凤的形象并不专用于女性,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雄曰凤,雌曰凰”。凤凰是自有雌雄的,龙也自有雌雄。龙凤分别象征男女两性,是唐代以后逐步形成的观念。

唐朝时,不仅宰相的朝服“饰以凤池”[1],就连平民之妻也喜欢给外出的丈夫做一件双凤衣——“凤”与“逢”谐音,借此取吉祥之意。“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秋衣长》一诗中描写一位思妇“为君秋夜捣衣裳”。这位“君”的衣裳是“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中唐时期重要诗人鲍溶在《织妇词》中写道:“百日织彩丝,一朝停机杼。机中有双凤,化作天边衣。”可以说,从初唐到中晚唐,妻子给丈夫做双凤衣的习俗没有改变过。

不过,作为头饰,凤却是为女性所独有的。

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冠通高四八.五厘米外口径二三.七厘米博餐长三二厘米宽五厘米重二三二零克一九五八年北京定陵地下宫殿出土定陵博物馆[2]

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冠通高三五.五厘米口径十九厘米至二十厘米博髻长三一.八厘米宽八厘米重二九零五克。一九五八年北京定陵地下宫殿出土定陵博物馆藏。

说明——上有六条用金丝编织的龙雄踞于上,昂首欲腾;三支用翠鸟的羽毛粘贴的凤屈居于下,扑展双翅,妖娆若飞。其上龙凤均口街珠宝串饰,立在满是大小不同的用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点翠的如意云,及花树之间。冠后的六扇博髻,左右分开,如五彩缤纷展开的凤尾。全冠珠光宝氯,富丽堂皇。

视频

凤冠 相关视频

明代孝靖皇后凤冠,出土完整,堪称国宝
万历皇后的凤冠戴在头上是什么感觉,全国就她戴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