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仓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仓理

来自 中国科技大学 的图片

刘仓理,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实验物理学家[1]中国科学院院士[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3]

刘仓理于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93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5年起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仓理主要从事爆轰、冲击波物理研究和装备研发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陕西岐山

出生日期----1961年12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

人物经历

1961年12月,刘仓理出生于陕西岐山。

1977年—1979年,就读于于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中学。

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

1993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199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2015年起,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副部长级)。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仓理长期从事核武器、高新技术武器、先进常规武器研发和爆炸力学、爆轰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等领域研究 ;在侵彻动力学、动态相变、层裂过程相关的实验技术、理论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获得了部分进展。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8月,刘仓理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14年10月 第十三届全国物理力学大会 湘潭

发明专利

截至2022年8月,刘仓理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

时间(公开日)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公开号
2014年5月14日 一种快速光谱扫描的液晶电控可调滤光片 发明专利 CN103792730A
2015年12月2日 一种中心波长可调的滤色镜镜头封装结构 实用新型专利 CN204832734U
2016年8月24日 一种双模式,超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 CN104199044B
2017年2月22日 一种全光纤频域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 CN104197844B
2018年12月11日 一种全光纤动态绝对距离测量装置及方法 实用新型专利 CN108981584A
2019年7月16日 一种通过传输电缆峰化电流的强脉冲电流装置 发明专利 CN110022083B
2020年7月28日 基于快照光谱成像技术的瞬态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发明专利 CN111458044A

科研奖励

截至2022年8月,刘仓理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寄语学生 2019年4月,刘仓理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行业教育专题报告会中勉励青年学子:“要以中国国家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以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以崇高事业为人生追求,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继承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信念,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祖国强盛之中。”

培养成果

刘仓理培养的学生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立勇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2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
- 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全国创新争先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周光召奖 周光召基金会
- 求是杰出青年奖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科技部
-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防科工委
刘仓理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社会任职

201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9年10月,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202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第六届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第七届教育委员会委员

《爆炸与冲击》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爆炸与冲击》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爆炸与冲击》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爆炸与冲击》第八届编辑委员会主编

《爆炸与冲击》第九届编辑委员会主编

《爆炸与冲击》第十届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刘仓理为中国高新技术武器研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宝鸡日报》评)

“刘仓理在装备研发和武器物理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为新时期中国武器装备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习时报》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