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半农」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是“五四”时代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一员勇将…”)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刘半农'''
+
{{Infobox person
刘半农 (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名复,字半农, 江苏江阴人 是“五四”时代 学革命 运动 中的一员勇将 是近现代史上我国著名的 文学家 、诗人 、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也是我 早期摄影艺术理论家 [1]早 年参 《新青年》编辑工作 ;后旅欧留 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1925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 甚丰 作新 描写劳动人 民的 生活和疾苦 ,语 言通俗 作了《 扬鞭集 》、《 瓦釜集 》、 半农 文》, 《初期 白话诗 稿 》,学 术著 作有 中国文法 通论 》、《 声实 验录》等 另有 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中,《 语字声实验录》 获得 康士坦丁 语言学专 ”,刘半农也是 第一个获 此国 际大奖的 语言学家 。1934年7月14日在北京病逝。[2]
+
| 姓名    = 刘半农 ( 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
| 圖像    = [[File:B03533fa828ba61e74262c5d4534970a314e59fc.jpg|缩略图|刘半农|center|[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2e26866e15dfa9ecfd2e51115aeb903e/b03533fa828ba61e74262c5d4534970a314e59fc.jpg 原图链接]]]
 +
| 圖像說明 = 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
| 出生日期 = 1891年5月29日(辛卯年)
 +
| 國籍    = 中國
 +
| 别名    = 刘复、刘寿彭
 +
| 職業    = 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
| 知名原因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
| 知名作品 = 《半农杂文》</br>《半农杂文二集》</br>《扬鞭集》</br>《瓦釜集》。
 +
}}
 +
 
 +
'''[[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 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 名复, 半侬,后改 半农, 晚号曲庵 中国新 运动 先驱 ,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
 
 +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 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 民国六年(1917 )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 《新青年》 杂志的 编辑工作 ,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 学, 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 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 (1925年)秋 回国,任北京大学 国文系 教授 ,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
<ref>[http://www.kongfz.com/writer/liubannong/  刘半农]孔夫子旧书网</ref>
 +
== 人物生平 ==
 +
 
 +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 于江苏江阴城内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 对联、咏诗。
 +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常州府中学堂,成绩优异。
 +
 
 +
清宣统三年1911年应聘回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并与吴研因等编辑《江阴杂志》。辛亥革命中,赴清江参加革命军,任文牍。
 +
 
 +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而返乡。同年3月,刘半农与其弟刘天华至上海谋生,在开明剧社任编辑。
 +
 
 +
民国二年(1913年)春 在中华书局任编译员。他勤奋写 ,先后在《时事 报》、《小说界》等刊物发表40 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介绍安徒生、小仲马、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
 
 +
民国六年(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深刻见解。同年夏,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破格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
 
 +
国七年(1918年)1月,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3月,在《新青年》发表《复王敬轩书》,对于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 观点痛加批驳。
 +
 
 +
民国九年(1920年)春,刘半农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
 +
 
 +
民国十年(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并在法兰西学院听讲 攻实验 音学
 +
 
 +
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8月,刘半农在回国的海轮上,写下诗 《教我如何不想她》。同年秋,刘半农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建立 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在报纸上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碑墓志。
 +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为完成 四声新谱 》、《 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 的编写,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绥远 内蒙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年仅44岁。
 +
<ref>[https://www.juzimi.com/writer/23634 刘 半农 经典语录]名句赏析_句子迷</ref>
 +
== 个人成就 ==
 +
 
 +
'''文学主张'''
 +
 
 +
===文学改革===
 +
 
 +
民国六年(1917年),发表了《我之 学改良观 》, 认为文学应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只有将窒息性灵的古人作文的死格式推翻,新文学才能得到发展。主张在白话文没 取得正宗地位之前,文言和白话可暂处于对待地位,白话应吸收文言的优点,而文言应力求浅显,以便和 白话 相近。提出破坏旧韵,重造新韵,主张增多 体和以今语作曲。提倡文章分段,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随后,又发表《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 。在介绍英国约翰生和美国樊戴克的文学思想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批判背离现实的虚伪文学。 [3]  刘半农首先从“形式”的角度 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力求实现文 的变革;其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文言与白话,对文学语言变革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为推进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统一的语言,作出了创立新式标点等具体而又切实的努力。
 +
 
 +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09/09/10531341_720418417.shtml 刘半农一语成谶,“害死”徐志摩和自]个人图书馆</ref>
 +
===小说改革===
 +
 
 +
在小说改革方面,他提出要用历史的、系统的、比较的方法研究小说,以促进小说的繁荣和进步,并作了“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中国之下等小说”等演讲,强调小说的社会 用和研究拥 群众的通俗小说的重要性。
 +
 
 +
===民间文学===
 +
 
 +
中国 现代民间文艺学以1918 年北大歌谣运动为开端,刘半农作为歌谣运动的发起者和主持者,他倡导新诗创作向歌谣学习的做法提高了歌谣在 学上地位,为歌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了准备;他首倡歌谣征集与研究,使民间文学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为之在学术界争取了合法地位;他的民歌采集和研究方 ,他对民间文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中的多学科视角和民间立场,对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
===古典文学===
 +
 
 +
在古典文学方面,校点出版了唐韩惺的《香奁集》,清董若雨的《西游补》,张南庄的《何典》。写有《读<海上花列传> 》、《<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
 +
 
 +
===文学翻译===
 +
 
 +
刘半农是首批翻译外国散文诗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把高尔基作品介绍到中国,最早将狄更斯、托尔斯泰、安徒生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译者。他在翻译时对声韵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 调是不能迁移的东西,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表现非常重要,因此主张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在忠 翻译原文本意的同时,要尽力保存原文的语言方式,并要译出原文的真实感情。刘半农在译诗时,往往将原文当成乐歌看待,并认为这相当于中国的词曲,即能够在谱上曲后进行演唱。因此他的译诗较多地选择了五言古体的形式 为译诗的音乐品质提供了保障。其 译著 主要有 《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
 
 +
'''语言科学'''
 +
 
 +
在语言科学的领域里,他的研究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各方面。
 +
 
 +
===语音方面===
 +
 
 +
在国外,刘半农研习实验语音学,致力于汉字声调的研究。他测试了 国十二种方言的四声 撰著了 四声实验录》。他指出:四声和声音的强弱没有关系,和音质、长短有些关系,而决定四声的主要是音的高低。这种高低是复合音,是由此音移入彼音,移入时是滑的,而不是跳的。这个论断,科学地解决了四声是什么的问题。回国后,他在北大建立了 音乐律实验室,记录了七十余种方言。根据七十余种方言的音素,编成《调查中国方音用标音符号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撰写了《北平方音析数表》,分 音为“头”“面”‘颈”“腹”“尾”“神”六项,以六位数字表示一字的切音。此外,还写有关于语音的论文多篇,创制并改进了测音仪器,翻译了法国保尔帕西的《比较语音学概要》。他先后创制了刘氏音鼓甲乙两种、声调推断尺、最简音高推断尺、四 模拟器等语音 实验 仪器。他先后记 了全国70多处方言,还借助研究语音的仪器测试古代乐律。
 +
 
 +
===汉字改革===
 +
 
 +
刘半农主张汉字改革,认为汉字最终应走拼音化的道路。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发起成立“数人会”,经过二十二次讨论,拟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他认为,汉字在实行拼音制以前,写简化字是必不可少的办法,因此与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 。这本书表现了八九百年以来,简笔字演变的轨迹。
 +
 
 +
===辞书建设===
 +
 
 +
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向北大研究所提出《编撰<中国大字典>计划概要》。由于需要大量经费,无法实现。民国二十年(1931年),拟编《大学辞典》,也因经费无着而作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北新书局编撰《标准国音中小字典》,共收九千余字,还附录有他创制的《点直曲检字法》。他还为《中国大辞典》撰写了三百多页的“一”字稿本。此外还写有《打雅》等文章。他还倡议使用“她” 它”二字,作为代词。
 +
 
 +
===语法研究===
 +
 
 +
在语法研究方面,民国八年(1919年)北大出版组印行了他的《中国文法通论》。他对于机械地模仿外国语法的《马氏文通》体系不满,主张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还反对以引用古奥的例句为尚的陈规,主张采用习见的和口 的例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高中生写了《中国文法讲话》。
 +
 
 +
'''其他方面'''
 +
 
 +
===戏曲改革===
 +
 
 +
对于戏剧改革,他认为雅化了的昆曲,应处于历史艺术的地位,受人鄙视而仍有观众的京戏,应当进行改良。主张摒弃“恶腔死调”,改正剧本没有理想和文词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笔墨和方 去写脚本。以后,他为《梅兰芳歌曲谱》和《腔调考原》作序,对于京剧改革的阐释有所变化。他为使话剧发展取得借鉴,还翻译有剧本《戍獭》、《小伯爵》、《琴魂》、《天明》、《茶花女》。
 +
 
 +
===乐律研究===
 +
 
 +
写有《从五音六律说到三百六十律》、《十二等律的发明者朱载堉》等论文多篇。说明中国乐律是建筑往“倍半相生”和“三分损益”两大原则之上,不宜于“变调”;而明代朱载堉发明的十二等律,解决了“变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划时代的贡献。他对中国古代将乐、度、历混为一谈,更羼入荒诞的五行学说的乐律观,进行了批判。他还对中国古代乐器的音律,进行了实际测试。
 +
 
 +
===摄影艺术===
 +
 
 +
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写的《半农谈影》,是中国第一部探讨摄影艺术的著作。
 +
 
 +
== 人物评价 ==
 +
 
 +
鲁迅《忆刘半农君》: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
 
 +
蔡元培:先生(刘半农)在《新青年》土提倡白话诗文,叙述地摊上所搜集的唱本,我们完全认为是文 家。后来…… 做语音学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家了。
 +
 
 +
胡适: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之中无人不念半农。
 +
 
 +
钱玄同《新文学与今韵问题》:本志三卷所登先生对于文学革新的大作两篇(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我看了非常佩服,以为同适之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 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而行,废一不可。文学革新的事业 有你们两位先生这样的积极提倡,必可预I、其成绩之佳良,我真欢喜无量。
 +
 
 +
周作人:在“五四”期间,当时应援这运动的新力军,没有比他更出力的了,他是替新思想说话的健将之一。 
 +
 
 +
谢冕、孙绍振《新诗发展概况》: 刘半农 的创作思想一直停留在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当他在揭露黑暗的现实而充满反抗情绪时,他并没有找到这个斗争的力量, 不可能表现出革命斗争的一面,他的诗深沉、悲愤,但五四时代那种高昂、自信,观地精神,却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特别 当他在 外留学归来以后,革命斗争向前发展,他依然停止不前,甚至逐渐失去对封建势力的战斗精神,躲进了研究室,从 诗人的声音便逐渐暗吸和消失了。
 +
 
 +
==文献来源==
 +
{{Reflist}}
 +
[[Category:中国近代文学家]]
 +
[[Category:中 近代 语言学家]]
 +
[[Category:中国近代教育家]]

於 2019年6月18日 (二) 15:09 的最新修訂

劉半農 ( 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出生 1891年5月29日(辛卯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劉復、劉壽彭
職業 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知名於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
知名作品 《半農雜文》
《半農雜文二集》
《揚鞭集》
《瓦釜集》。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後名復,初字半儂,後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年)後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民國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投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民國九年(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民國十年(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 [1]

人物生平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生於江蘇江陰城內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幼聰慧過人,6歲能作對聯、詠詩。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常州府中學堂,成績優異。

清宣統三年1911年應聘回母校翰墨林小學任教,並與吳研因等編輯《江陰雜誌》。辛亥革命中,赴清江參加革命軍,任文牘。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滿軍隊內部的混亂而返鄉。同年3月,劉半農與其弟劉天華至上海謀生,在開明劇社任編輯。

民國二年(1913年)春,在中華書局任編譯員。他勤奮寫作,先後在《時事新報》、《小說界》等刊物發表40多篇他翻譯和創作的小說,介紹安徒生、小仲馬、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高爾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民國六年(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等文章,對文學革命從形式到內容都提出深刻見解。同年夏,被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破格聘為北大預科國文教授。

民國七年(1918年)1月,參與《新青年》編輯工作。同年3月,在《新青年》發表《復王敬軒書》,對於反對文學革命、為封建舊文學辯護的觀點痛加批駁。

民國九年(1920年)春,劉半農赴歐洲深造,初入英國倫敦大學院,在語音實驗室工作。

民國十年(1921年)轉入法國巴黎大學,並在法蘭西學院聽講,攻實驗語音學。

民國十四年(1925年)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得以外國國家名義授予的最高學銜的中國人。8月,劉半農在回國的海輪上,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同年秋,劉半農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建立了語音樂律實驗室,成為中國實驗語音學奠基人。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與錢玄同等12人聯名在報紙上發出為李大釗烈士舉行公葬的募款書,並書寫墓碑墓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6月,為完成《四聲新譜》、《方音字典》和《中國方言地圖》的編寫,冒着酷暑沿平綏鐵路深入綏遠、內蒙一帶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歸熱」病,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年僅44歲。 [2]

個人成就

文學主張

文學改革

民國六年(1917年),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認為文學應表現自我的真情實感;只有將窒息性靈的古人作文的死格式推翻,新文學才能得到發展。主張在白話文沒有取得正宗地位之前,文言和白話可暫處於對待地位,白話應吸收文言的優點,而文言應力求淺顯,以便和白話相近。提出破壞舊韻,重造新韻,主張增多詩體和以今語作曲。提倡文章分段,採用新式標點符號。隨後,又發表《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在介紹英國約翰生和美國樊戴克的文學思想時,強調文學的真實性,批判背離現實的虛偽文學。 [3] 劉半農首先從「形式」的角度,以西方文學為參照,力求實現文學的變革;其次,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文言與白話,對文學語言變革形成自己的觀點; 第三,為推進現代民族國家形成統一的語言,作出了創立新式標點等具體而又切實的努力。

[3]

小說改革

在小說改革方面,他提出要用歷史的、系統的、比較的方法研究小說,以促進小說的繁榮和進步,並作了「通俗小說之積極教訓與消極教訓」、「中國之下等小說」等演講,強調小說的社會作用和研究擁有群眾的通俗小說的重要性。

民間文學

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以1918 年北大歌謠運動為開端,劉半農作為歌謠運動的發起者和主持者,他倡導新詩創作向歌謠學習的做法提高了歌謠在文學上地位,為歌謠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作了準備;他首倡歌謠徵集與研究,使民間文學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並為之在學術界爭取了合法地位;他的民歌採集和研究方法,他對民間文學及相關概念的界定、研究中的多學科視角和民間立場,對中國現代民間文藝學的學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古典文學

在古典文學方面,校點出版了唐韓惺的《香奩集》,清董若雨的《西遊補》,張南莊的《何典》。寫有《讀<海上花列傳>》、《<西遊補>作者董若雨傳》。

文學翻譯

劉半農是首批翻譯外國散文詩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個把高爾基作品介紹到中國,最早將狄更斯、托爾斯泰、安徒生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譯者。他在翻譯時對聲韻等方面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認為聲調是不能遷移的東西,對於藝術作品的感染力表現非常重要,因此主張翻譯應以直譯為主,在忠實翻譯原文本意的同時,要盡力保存原文的語言方式,並要譯出原文的真實感情。劉半農在譯詩時,往往將原文當成樂歌看待,並認為這相當於中國的詞曲,即能夠在譜上曲後進行演唱。因此他的譯詩較多地選擇了五言古體的形式,為譯詩的音樂品質提供了保障。其譯著主要有《法國短篇小說集》、《茶花女》等。

語言科學

在語言科學的領域裡,他的研究涉及語音、文字、詞彙、語法等各方面。

語音方面

在國外,劉半農研習實驗語音學,致力於漢字聲調的研究。他測試了中國十二種方言的四聲,撰著了《四聲實驗錄》。他指出:四聲和聲音的強弱沒有關係,和音質、長短有些關係,而決定四聲的主要是音的高低。這種高低是複合音,是由此音移入彼音,移入時是滑的,而不是跳的。這個論斷,科學地解決了四聲是什麼的問題。回國後,他在北大建立了語音樂律實驗室,記錄了七十餘種方言。根據七十餘種方言的音素,編成《調查中國方音用標音符號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撰寫了《北平方音析數表》,分字音為「頭」「面」『頸」「腹」「尾」「神」六項,以六位數字表示一字的切音。此外,還寫有關於語音的論文多篇,創製並改進了測音儀器,翻譯了法國保爾帕西的《比較語音學概要》。他先後創製了劉氏音鼓甲乙兩種、聲調推斷尺、最簡音高推斷尺、四聲模擬器等語音實驗儀器。他先後記錄了全國70多處方言,還藉助研究語音的儀器測試古代樂律。

漢字改革

劉半農主張漢字改革,認為漢字最終應走拼音化的道路。民國十四年(1925年),他發起成立「數人會」,經過二十二次討論,擬定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他認為,漢字在實行拼音制以前,寫簡化字是必不可少的辦法,因此與李家瑞編《宋元以來俗字譜》。這本書表現了八九百年以來,簡筆字演變的軌跡。

辭書建設

民國十四年(1925年),他向北大研究所提出《編撰<中國大字典>計劃概要》。由於需要大量經費,無法實現。民國二十年(1931年),擬編《大學辭典》,也因經費無着而作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北新書局編撰《標準國音中小字典》,共收九千餘字,還附錄有他創製的《點直曲檢字法》。他還為《中國大辭典》撰寫了三百多頁的「一」字稿本。此外還寫有《打雅》等文章。他還倡議使用「她」「它」二字,作為代詞。

語法研究

在語法研究方面,民國八年(1919年)北大出版組印行了他的《中國文法通論》。他對於機械地模仿外國語法的《馬氏文通》體系不滿,主張結合我國語言實際,建立自己的語法體系;還反對以引用古奧的例句為尚的陳規,主張採用習見的和口語的例句。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高中生寫了《中國文法講話》。

其他方面

戲曲改革

對於戲劇改革,他認為雅化了的崑曲,應處於歷史藝術的地位,受人鄙視而仍有觀眾的京戲,應當進行改良。主張摒棄「惡腔死調」,改正劇本沒有理想和文詞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筆墨和方言去寫腳本。以後,他為《梅蘭芳歌曲譜》和《腔調考原》作序,對於京劇改革的闡釋有所變化。他為使話劇發展取得借鑑,還翻譯有劇本《戍獺》、《小伯爵》、《琴魂》、《天明》、《茶花女》。

樂律研究

寫有《從五音六律說到三百六十律》、《十二等律的發明者朱載堉》等論文多篇。說明中國樂律是建築往「倍半相生」和「三分損益」兩大原則之上,不宜於「變調」;而明代朱載堉發明的十二等律,解決了「變調」問題,在世界範圍內是劃時代的貢獻。他對中國古代將樂、度、歷混為一談,更羼入荒誕的五行學說的樂律觀,進行了批判。他還對中國古代樂器的音律,進行了實際測試。

攝影藝術

他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寫的《半農談影》,是中國第一部探討攝影藝術的著作。

人物評價

魯迅《憶劉半農君》:我願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屍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

蔡元培:先生(劉半農)在《新青年》土提倡白話詩文,敘述地攤上所搜集的唱本,我們完全認為是文學家。後來……專做語音學的工作,完全是科學家了。

胡適:守常慘死,獨秀幽囚,新青年舊伙如今又弱一個;拚命精神,打油風趣,老朋友之中無人不念半農。

錢玄同《新文學與今韻問題》:本志三卷所登先生對於文學革新的大作兩篇(劉半農的《我之文學改良觀》),我看了非常佩服,以為同適之先生的「文學改良芻議」正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輔而行,廢一不可。文學革新的事業,有你們兩位先生這樣的積極提倡,必可預I、其成績之佳良,我真歡喜無量。

周作人:在「五四」期間,當時應援這運動的新力軍,沒有比他更出力的了,他是替新思想說話的健將之一。

謝冕、孫紹振《新詩發展概況》:劉半農的創作思想一直停留在民主主義的基礎上,當他在揭露黑暗的現實而充滿反抗情緒時,他並沒有找到這個鬥爭的力量,也不可能表現出革命鬥爭的一面,他的詩深沉、悲憤,但五四時代那種高昂、自信,觀地精神,卻沒有充分的表現出來。特別是當他在國外留學歸來以後,革命鬥爭向前發展,他依然停止不前,甚至逐漸失去對封建勢力的戰鬥精神,躲進了研究室,從此詩人的聲音便逐漸暗吸和消失了。

文獻來源

  1. 劉半農孔夫子舊書網
  2. 劉半農經典語錄名句賞析_句子迷
  3. 劉半農一語成讖,「害死」徐志摩和自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