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初

拼音;chū

部首;⻂、刀

五笔;PUVN

笔顺;点、横撇、竖、撇、点、横折钩、撇

字级;一级(0889)

统一码;基本区-521D

四角码;3722₀

(拼音:chū)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衣从刀,指用刀裁剪衣物。用刀裁布是制衣之始,故而“初”字引申指开端。由开始义可引申为第一个,表次序。又可引申表最低的(等级),如初等、初级。古文献中,“初”亦可假作副词,或用表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1]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图1)的“初”字,其左边为“衣”字。右边是一把裁衣服的刀,其作用相当于现代的剪刀。可见“初”是衣服和剪刀的结合,它反映出古人做衣服与今天一样,同样需要先用刀裁剪,然后缝。“刀”和“衣”的结合,反映了古人制衣服最开始的一道工序,即量体裁衣。金文(图2、3)的“初”与甲骨文的“初”结构大致相同,同样是一把刀、一件衣服,只是“刀”的位置不同,有时“刀”在“衣”的左侧或下方(见扩展图册)。这种形体结构不固定是古文字的一大特征。古文字的这一特点正好说明了古人裁衣时还没有固定的方式,哪里不合适,就在哪里下刀裁。小篆字形基本沿袭金文,“刀”统一在“衣”的右侧。到了隶书和楷书,“刀”基本沿袭小篆;“衣”字变化较大,写作“衤”。

就字义论,从西周金文以来,初字的意义变化也不大,几种用法同样都继承下来了。金文除常见的“初吉”为特殊的历法用语外,初字的含义是“开始”和“当初”。如匽侯鼎:“匽侯旨初见事于宗周(匽侯旨开始在宗周任职)。”这种情况与传世文献相合。如《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初”是记叙后事时为追溯前事而用于句首的时间副词。而“楚汉初起”(《汉书·蒯通传》)、“诸侯初破”(《史记·秦始皇本纪》)、“初生之犊”等例,“初”又可解释为“刚刚”“新”,这是由始初义引申而来的。现代汉语中初字很少单独使用,大都与其他字结合为双音词。作为语素的初,其含义也仍然是“当初”“首(始)”,以及“新”。如初战、初夏、初步、初学……。不过,和举刀裁衣的“初”意距离越来越远了。

事物往往是按照由低向高的顺序向前发展的,时间在前的往往是较低层级的,所以“初”又指“最低的”。如小学程度的教育叫“初等教育”,数学中较浅近的部分叫“初等数学”。

说文解字

【卷四下】【刀部】楚居切(chū)

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说文解字注

始也。

注:见《释诂》。

从刀衣。

注:会意。楚居切。五部。

裁衣之始也。

注:衣部曰:裁,制衣也。制衣以,用刀则为制之,引伸为凡始之偁。此说从刀衣之意。

广韵

楚居切,平鱼初 ‖初声鱼部(chū)

初,舒也。始也。从刀衣。盖裁衣之初。楚居切。二。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初;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5

古文:䥚

唐韵》《集韵》楚居切。《正韵》楚徂切,并楚平声。《说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礼之初,施衣以蔽形。《书·禹谟》: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慎厥初。

又《礼·檀弓》:夫鲁有初。注:初谓故事。

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气之始也。韩愈诗:贤愚同一初。《韵会》:又姓。

书写提示

【笔顺】①丶(点)②フ(横撇)③丨(竖)④ノ(撇)⑤丶(点)⑥㇆(横折钩)⑦ノ(撇)

【写法】“衤”略窄,“刀”稍宽,顶部“衤”高,底部“刀”高。“衤”,フ(横撇)与竖笔相接于横中线。“刀”,㇆(横折钩)的横段与左旁フ(横撇)的横段持平;竖钩段左斜;撇从右上格撇向“衤”下侧。

参考来源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微电影《初》

参考资料

  1. 初_词语_成语,百度汉语 , 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