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得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利得税是一个专用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名词解释

利得税也称为“战时利益税”。是过去国民政府对个人、企业或团体超过资本额15%以上的纯利所征收的税。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对“战时利益税”的课征。

而目前的“利得税”也可以特指香港当地的“利得税”税种。

过去利得税的发展

1938年10月28日公布的《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条例》规定,凡公司、商号、行栈、工厂或个人,其资本在2000元以上的营利事业,其利得额超过资本额20%的,财产租赁超过财产价额15%的,除征所得税外,再按6级超额累进税率(10—15%)加征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

香港利得税的性质

相关法规:中国内地居民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税收指南

利得税是对在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的个人和企业(包括法团、合伙业务、受托人或团体),获得于香港产生或取得来源于香港的所得(售卖资产的资本所得的利润除外)所征收的税。香港采用的所得税征税模式并非以“税收居民”为征税基础,而是以“地域来源”为征税原则,

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所得才会视为“应税所得”,而源自香港境外的利润所得,则不须在香港缴纳利得税。利得税的征税原则是比较简单的。香港利得税不但遵循相关税例的规定,还会以法院过往的判例作为征税的依据。因此,每一个税务案件采用的原则,还需要参考法院判决的相关税务案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