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葵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刺葵属,棕榈科,叶羽状全裂,羽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芽时内向折叠,基部的退化成刺状。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约17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有1种,产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

  • 中文学名 刺葵属
  • 拉丁学名 Phoenix Linn.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初生目
  • 科棕榈科
  • 亚 科贝叶棕亚科
  • 族刺葵族

刺葵属形态特征

刺葵灌木或乔木状;茎单生或丛生,有时很短,直立或倾斜,通常被有老叶柄的基部或脱落的叶痕。叶羽状全裂,羽片狭披针形或线形,芽时内向折叠,基部的退化成刺状。花序生于叶间,一直立或结果时下垂;佛焰苞鞘状,革质;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黄色,革质;雄花花萼杯状,顶端具3齿,花瓣3,镊合状排列,雄蕊6或3(9),花丝极短或几无;雌花球形,花萼与雄花的相似,花后增大,花瓣3,覆瓦状排列,退化雄蕊6,心皮3,离生,每室具1枚直立胚珠,通常1枚成熟,无花柱。果实长圆形或近球形,外果皮肉质,内果皮薄膜质。种子1颗,腹面具纵沟,胚乳均匀或稍嚼烂状,胚侧生或近基生。[1]

刺葵属地理分布

约17种,分布于亚洲与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种,产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另引入3种,多为观赏栽培。

刺葵栽培技术

待刺葵幼苗长出第一片叶时移苗到30℃米深的容器中,并用50%的遮荫网覆盖,待根部发育完成及小苗全高达1米左右使可将遮荫网除掉,直接放在阳光底下,若盆裁,一般在气温15℃以下时便要进入温室;如果是露地栽培,15℃以下时要停止供肥及少量淋水,以免根部腐烂。最好在根部周围覆盖10厘米厚的有机物纤维,如碎本片、竹席,米糠及蔗渣等,用于对根部保温。[2]

刺葵病虫防治

苗圃期鼠害严重,害鼠主要危害苗木基部,咬断咬伤并取食苗木。害鼠的控制主要在每年的8月和12月的第二繁殖期及害鼠密度最高时,结合大区域农田连片进行化学灭鼠两次,用增效杀鼠醚和“9308”灭鼠剂的灭鼠效果较好。

刺葵主要价值

刺葵果可食,嫩芽可作蔬菜,叶可作扫帚,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经济植物。因刺葵树形美丽、抗盐碱、抗风、耐水湿、耐旱、生长缓、果序生长慢,所以刺葵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绿化的优良树种,也可作为庭园绿化植物、行道树、园景树。刺葵的种植方式有对植、丛植和群植。

对植:刺葵树形整齐优美,非常适合对植。刺葵的对植多应用于大门两边、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两旁。能对大门和周围景观起到非常良好的引导作用。

丛植:刺葵常与江边刺葵、无茎刺葵组合在一起进行丛植,同时配以彩色灌木及地被、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刺葵的美。也可才用不同株高的刺葵进行丛植,形成高低错落、顾盼生情、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群植:刺葵可与不同的植物一起搭配组合进行群植。不仅景观层次丰富,而且能形成一种浓厚的热带风光。[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