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加里波第

加里波第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朱塞佩·加里波第

外文名: Giuseppe Garibaldi

国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807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882年6月2日

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语:Giuseppe Garibaldi)(1807年7月4日-1882年6月2日)是个意大利爱国志士及军人。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马志尼)。而由于在南美洲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1]

目录

早年经历

1807年7月4日下午6时,朱塞佩·加里波第诞生在撒丁王国的古城尼斯,父亲乔瓦尼·加里波第是一个船长,母亲罗萨·雷蒙迪是普通居民。幼年的加里波第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勤奋好学,酷爱罗马史,喜欢冒险和狩猎。1821年起他在俄国两桅帆船"康斯坦察"号上实习,游历了大半个欧洲,他的思想则受到意大利革命党人埃德阿尔多·穆特鲁的影响,一心要把祖国从奥地利手中解放出来。加里波第参加了意大利海军,准备组织起义,但被萨沃纳的奥地利总督破获,加里波第被迫流亡南美洲避难。

1835年,加里波第抵达巴西,那儿的意大利移民把他当英雄来欢迎,也就是在这里,加里波第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当时,巴西由一个叫迭戈·安东尼奥·费由的神父掌权,此人奉行独裁但很注意维护国家统一。南里奥格兰德州是巴西最南部的一个州,面积大约28万平方公里,移民很多,经济比较发达,一向有分离倾向。加里波第到达巴西时,正值该州以反独裁为由,在大地主本多·孔卡维斯·席尔瓦·平托的领导下宣布独立。

孔卡维斯的智囊是意大利革命党人蒂托·赞贝卡里,加里波第把这场斗争看做是正义事业给以热烈支持。他指挥"马志尼"号炮船为起义军效力,后又接管了帕托斯湖上的一个据点。1839年4月17日,加里波第率14名战士在这里击退了10倍于己的敌军进攻,赢得巨大声望。一连串胜利使孔卡维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不自量力发动了对卡塔林纳的远征,结果削弱了共和国的力量。四年后孔卡维斯被巴西一支骑兵队俘虏,加里波第也被迫流亡乌拉圭。

初建军团

1841年的乌拉圭与阿根廷正处于战争状态。1843年2月16日,阿根廷军队包围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城中仅有42000多居民,其中绝大多数是欧洲移民,意大利人约有4200人。由于谣传阿根廷军队会杀光城内居民,所以各国侨民都武装自卫。

4月1日,法国志愿军首先成立,意大利人也不示弱,成立了由戴维·瓦卡雷扎指挥的700人的志愿军团,下设4个师,加里波第也是创始人之一。起初,意大利军团表现欠佳,蒙得维地亚当局不得不请加里波第出山来指挥这支军队。加里波第走马上任后对军团进行了彻底改组,重新设计了黑色军旗,上绣正在喷发的维苏威火山图案,以激发战士们为自由而战的决心。军团没有统一制服,不得不从一家肉类加工厂搞来屠夫工作服充数,加里波第最初很讨厌这种红制服,但很快就喜欢上了它,"绯红色的上衣,配上一条色彩鲜艳的小领巾,显得十分潇洒"。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呼意大利军团为"红衫军",这也就是后来威震欧洲的正义之师—意大利红衫军团的雏形。

形势严峻,阿军的包围越来越紧,意大利军团反攻并占领了巴拉那河上游的萨尔托城。阿根廷独裁者罗萨斯暴怒如狂,9月20日,命大将乌尔圭扎率军3000人立即夺回该城。连续三天,乌尔圭扎猛攻萨尔托,但付出重大代价也无法得手,加里波第又不断派兵出击,智穷力竭的乌尔圭扎只好撤退。1846年2月7日,双方在圣安东尼奥又展开一场大战。当时,共和国派阿纳克莱托·梅迪纳将军的500骑兵增援萨尔托,加里波第亲率一连步兵(186人)和一连骑兵(100人)到距城7里的圣安东尼奥去接应。不料消息走漏突遭阿军包围,加里波第镇静自若,命意大利军团隐匿在一片废墟里固守。

阿根廷上校戈麦斯接到的命令是必须生擒加里波第。光在正面他就投入了1500骑兵和300步兵,但地形对意大利人有利,挺立旷野中的阿根廷士兵成了活靶子。加里波第率意大利军团在缺水少粮的情况下从早晨血战到傍晚,毙敌无数。因为缺水,伤员的创口甚至流不出血,但无一人投降或逃跑,这支昔日惹人耻笑的军队已被加里波第训练为一支勇敢善战的劲旅。天黑后,意大利军团突围,与梅迪纳的骑兵汇合后胜利返回城内,倒霉的戈麦斯只好趁夜溜走。

回国征战

加里波第虽屡建战功,但权利之争却让他心灰意冷。梅迪纳嫉妒他的功劳,处处作对。加里波第以大局为重,一再忍让退却,可是为军团的将来着想,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出路。当时,意大利本土的革命如烈火燎原,割据的各封建王国也意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各种政治势力合纵连横,以新教皇庇护九世登基为契机,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在这种情况下,加里波第决定率领意大利军团起程回国。

1847年4月15日,加里波第率63名志愿军战士登上193吨的"希望"号返回阔别12年的祖国,由于缺乏船只,其他士兵只能随后出发。6月21日,"希望"号抵达尼斯,加里波第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撒丁国王卡洛·阿尔贝托对奥地利宣战,猝不及防的奥军被分割包围在曼图亚、维罗纳、莱尼亚戈和佩斯卡拉等几座要塞中,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缺乏政治经验的加里波第误认为阿尔贝托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于是宣誓向他效忠,以军团士兵为骨干,招募志愿者组成了一支1000人的军队。

很快,加里波第向米兰出发,沿路收兵,到芒扎时队伍已扩充到3700人。这时,由一代名将拉德茨基元帅指挥的奥军不顾战线过长,孤注一掷向米兰发动进攻,这种冒险战法居然收到了奇效。米兰轻易被奥军夺占,本来就没有决心作战的阿尔贝托惊慌失措,竟秘密向奥军乞降。消息传来,志愿军出现了动摇,一些人当了逃兵,但加里波第仍然意气风发,拒绝了马志尼让他退兵瑞士的要求,决定展开游击战。8月15日,加里波第率剩下的1000人开到意瑞边境的卢伊诺,以突然袭击方式歼灭一个奥军猎兵营,俘敌400人。

在拉德茨基元帅看来,加里波第不过是一个南美洲的海盗和冒牌将军。但游击战很快就令这位著名的元帅深感头痛,以至他不得不从第2军和南方战线调来6个旅共19000人的部队由达斯普莱指挥围剿加里波第。强敌压境,志愿军的形势越来越恶化了。8月26日下午,只剩大约800人的志愿军在位于瑞士边界的莫拉佐内村被5000奥军包围,加里波第亲自断后,率志愿军且战且退,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撤退,来到瑞士的阿尼奥时竟只剩30人了。

建立共和

历时一年的第一次独立战争以失败告终,这激起了意大利人民更高涨的革命热情,1848年,罗马人民大起义,推翻了教皇庇护九世的统治,罗马共和国在礼炮声中宣告诞生。

教皇庇护九世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代表聚会西班牙加埃塔,制定了武装干涉罗马共和国的计划。4月,乌迪诺率领的法军9000人在契维塔韦基亚登陆,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班牙军队逼近罗马以南,两西西里王国(也称那不勒斯王国)军队也向罗马推进,反动力量形成合围之势。

当时,罗马共和国有一支9000人的军队,包括国民卫队、独立战争老战士和一支伦巴第轻步兵,力量薄弱。关键时刻,加里波第从南方赶来增援。共和国的主要敌人是法军,1849年4月30日,被誉为"法兰西头号元帅苗子"的乌迪诺率5000法军直扑罗马西北的佩尔图萨大门,指望一击得手。防守那里的正是加里波第,虽然只有2500人,但加里波第部署巧妙,以步兵占据四风别墅和潘菲利别墅等据点,炮兵控制贾尼科洛高地,形成纵深防御。法军对罗马城几座大门的进攻很快被击退,经验不足的罗马学生军误认为敌人溃退便展开追击,结果被法军第20团打散,乌迪诺趁机占领了两座别墅。危急时刻,加里波第亲率预备队和伦巴第步兵反击,把法军打得狼狈逃窜,乌迪诺被迫撤回了契维塔韦基亚,并丢下400名伤员。

法军刚退,而西西里国王费迪南多二世率军12000人又从南方的阿尔巴诺山压来。共和国政府急调加里波第反击,勇猛的意大利军团不顾疲劳,连夜向罗马以南快速机动。为了迷惑混入城内的敌方间谍,加里波第巧施瞒天过海之计。首先,他把出发地点选在波波洛广场,让敌人误以为他们是远征法军;其次,加里波第率部迂回前进,不断改变行军方向。与敌人接近时,加里波第派两连骑兵占领了制高点,在共和国战士势如破竹地勇猛冲锋下,敌军大乱,没放几枪就逃跑了。加里波第当机立断,派出一个营的预备队,上刺刀全线冲锋,追歼逃敌。战斗不到3小时就结束了,敌军6000人被全部击溃。

尽管加里波第连战取胜,共和国领导集团却对他十分猜疑,另委罗塞利为罗马城防司令,后者在军事上是个庸才,处处干预加里波第的正确指挥。一个星期之后,那不勒斯军队又卷土重来,这次敌军由2万人和30门大炮组成,占据着韦莱特里、阿尔巴诺、帕莱斯特里等战略要地。左翼凭恃大海,右翼背倚亚平宁山脉,控制了通向罗马必经的山谷,在兵力、装备、地形上都占优势。5月16日,罗塞利集中了共和国主力8000人与那不勒斯军队决战,然而狡猾之敌主动放弃了阵地,向韦莱特里一线收缩。加里波第虽再次发挥军事天才,率1500人的突击队消灭了敌军骑兵,予敌以重大杀伤,但昏庸无能的罗塞利不让炮兵及时投入战斗,结果只打了一个击溃战。

共和破灭

由于共和国的接连胜利,包括马志尼在内的执政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热衷于与法军进行和谈,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罗塞利也认为乌迪诺不过是三流将领,并认为他不敢破坏罗马的文物古迹。他还用抽签的荒唐办法来决定布防,人为地把共和国武装力量分为三个师,孤守在互不联系的城区,部队没有抓紧时间修筑工事,到处一片歌舞升平,无人理睬加里波第的正确意见。反观法军方面,刚上台的路易·波拿巴给乌迪诺增派了大量援军,还运来了重武器,法军总兵力从9000猛增至30000人,精通工兵作业的瓦杨将军也来到前线协助乌迪诺,敌我双方力量严重失衡。

6月3日夜,法军背信弃义发动全线进攻,当晚就拿下了当初固若金汤的四风别墅和潘菲利别墅。400名守卫者非死即伤,罗塞利引咎辞职,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危急关头,病中的加里波第不计个人恩怨,再次接过军事指挥权。凌晨5点钟,罗马的圣彼得广场上一片肃然,隆隆的战鼓声中,久经沙场的意大利军团排成整齐的方队,等候着加里波第的命令。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3000意大利战士要面对20000装备精良的法军。带病的加里波第身先士卒,"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意大利军团发起排山倒海般的反击。7时30分,两座别墅重新回到共和国手中,法军被杀得丢魂失魄。加里波第的红斗篷出现在那里,法军无不望风溃逃。乌迪诺和瓦杨急红了眼,亲督部队反复争夺,别墅周围躺满了死尸,法军甚至用血淋淋的尸体构筑工事。关键时刻,增援的伦巴第轻步兵被罗塞利无理扣留2小时之久,致使两座别墅得而复失。

投入战斗的法军越来越多,两个纵队突破了斯帕达别墅和圣潘克拉奇奥大门,战斗变得没有希望。共和国的许多领导忙着到英美国家的使馆寻求庇护。7月3日,法军占领罗马大部分城区,共和国寿终正寝了。但加里波第没有放弃,他在拉泰拉诺广场集合了剩下的大约6000名士兵,准备把队伍拉到亚平宁山区的翁布里亚和托斯卡纳去打游击。乌迪诺派法国第1师的7个营、4个骑兵队追击加里波第,希望抓住这个"法国最凶恶的敌人",其它各路反动军队也包围上来。为了对付加里波第,动用了40000法军、20000那不勒斯军队、9000西班牙军队、15000奥军和2000名托斯卡纳部队。加里波第且战且退,与敌人周旋,但是局势越来越坏,队伍最终被打散,加里波第的爱妻阿妮达也死于疾病,他只好第二次流亡美洲。

晚年生涯

隐退的加里波第一直闲居在卡普雷拉岛,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但他仍是意大利政坛的风云人物。1874年,他的小说《千人军》出版,首次印刷即获稿费21000里拉。加里波第向来对金钱没有兴趣,只靠一点养老金生活,人们不禁想到,如果他当年叱咤风云时稍有私心,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后来,巴勒莫市政府通过决议,每年拨给加里波第3000里拉作为养老金,意大利参议院也批准自1875年起,每年从政府利息中提取5%给加里波第作为生活费,但他一概拒绝。只是到晚年,加里波第经济拮据,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勋章时,他才极不情愿地接受了政府的补助。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是一个万众敬仰的人物,人民不允许对他的任何诬蔑。1879年,一个叫乔万尼·吉诺·费兰佐纳的记者曾写了两本册子《加里波第的政治色彩》和《忘恩负义的加里波第》对加里波第进行人身攻击,结果该记者于4月19日遇刺身亡。最后还是加里波第亲自发起募捐,为费兰佐纳的遗孀筹集了抚恤金。

1882年6月5日,加里波第在卡普雷拉岛因病去世,整个世界为之动容。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他的墓碑两侧,每天都有意大利海军战士持枪守卫。

人物贡献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资本主义的摇篮。但是,自从中世纪以来,它曾长期陷入四分五裂、内乱不息的局面。从16世纪起,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中叶,席卷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

第一次独立战争(1848—1849年)。这次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势不断高涨,各邦国在人民运动推动下被迫对奥地利宣战。但是各邦国君主作战不坚决,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导致对奥战争失败。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首先爆发人民起义,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3月,米兰人民发动起义,解放米兰;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各地人民起义浪潮冲击下,各邦君主被迫对奥作战。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并从前线撤回军队。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6月,奥军得到增援后转入反攻。7月,奥军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国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

反奥战争失败,独立战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领导权的新阶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对奥战争的失败激起意大利人民的愤怒,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将独立战争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坚守城池,托斯坎纳人民发动起义,成立共和国。1849年初,罗马共和国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国国王决定重新对奥作战,但奥军7万人重创撒丁军队,撒丁王国的对奥战争彻底失败。奥军乘胜长驱直入。

罗马教皇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聚会加埃塔,制定联合干涉罗马共和国计划。4月,法军1万人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军逼近罗马以南,对罗马形成围歼态势。加里波第率共和国军多次挫败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罗马共和国暂时转危为安。6月,法军得到增援后,双方在罗马城外激战。6月23日,法军发起总攻,共和国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7月1日,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3日,法军开进罗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奥军攻陷。至此,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

第二次独立战争(1859—1860年)。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失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受到沉重打击。50年代,民主派不断分化、瓦解,资产阶级自由派应运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军队开始动员,月底,奥军开始出击,战争爆发。5月底,双方进行首次交战,联军获胜,加里波第率志愿军深入敌后,连战皆捷,解放大片地区,广大群众揭竿而起,纷纷加入志愿军,加里波第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地牵制奥军作战行动。6月战事,联军损失惨重,其中奥军被逐出伦巴底。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人民起义席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岛全部,为进军意大利本土做了准备。8月初,加里波第开始进军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晓,在卡拉布里亚登陆;20日发起勒佐之战;勒佐之战后,加里波第挥师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进入那不勒斯城,王国守军不战而降;10月,加里波第与西西里岛守军展开激战,由于敌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加里波第付出重大伤亡后重创守军,守军退却,死守阵地;11月初,南部地区宣布并入撒丁省。战至1861年3月,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第三次独立战争(1866—1870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企图通过王朝战争,夺取威尼斯。1866年4月,时值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而发生尖锐矛盾。1866年4月,普意结成反奥军事同盟,6月,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机对奥宣战,第三次独立战争爆发。6月24日,奥意两军在库斯托扎进行大规模会战,意军遭重创,被迫撤至明乔河。

同时,奥军主力撤回本土,意军免遭打击。加里波第协助政府军作战,深入敌后,连战皆捷。但意大利政府迫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压力,强令加里波第撤出奥军战略据点南提罗尔,致使该地重归奥军之手。同时,奥意海军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海域进行一场殊死海战,意军损失惨重,3艘装甲舰沉没,其余舰只撤出战斗。奥军损失甚微。奥意战争结束后,加里波第为解放罗马奔走呼号。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军打败一支教皇部队,攻占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加里波第进攻罗马,派远征军经海路在奇维塔维基亚登陆,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进至门塔纳,遭法军和教皇军队阻击。由于法军装备新式步枪,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创,进军罗马行动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开进罗马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终于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至罗马。

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经历了长期、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过程,唤起了意大利民族的觉醒。1848—1870年的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使意大利摆脱长期受外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大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民主派主张“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的道路。由于民主派势单力薄,加之内部不团结,“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较成熟,因而成为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

意大利独立战争造就了杰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战前通过一系列军事实践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三次独立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多次打败兵力上占优势的敌军,取得辉煌战绩。他善于发扬革命军队的政治优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军事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