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北京市重点小学,创办于1912年9月5日,坐落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前身是“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2019年3月,入选北京市首批义务教育[1]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学校历史

这是北京第一所全新的、有实验和示范性质的国立。

小学。当年创设该校并兼任首任校长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亲自为其拟定了办学目标——。

“她吸纳世界最新学理加以试验,为全国小学改进之先导”。后虽几易其名,宗旨始终如一。

1955年10月,学校奉令改名为北京第一实验小学[2](The Beijing NO.1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学校特色

“今日之教育,当以培养国民道德为首务”——。

既为实验,自无旧制可循,创办之初的实验一小必须敢为前人所不为。

之事,创前人所未创之先,为中国之基础教育闯出一条崭新的路来。

“独于小学校中尤以养成善良习惯为要……故对于规则也,必使一一遵守而养成守法之习惯;对于号令也,必使一一遵行而养成从顺之习惯;问答举手,进退以次,以养成静肃秩序之习惯。

取放用具,须迅速安置物品有定处,随时督查,以养成尚敏捷、好整顿之习惯;课毕扫除,分处值日,均使竭尽心力诚实服务,以养成清洁勤劳且重公务之习惯;以至姿势、客仪、言语、行为等,凡一切举止动作无不注意考察,切实矫正而不肯有丝毫宽假之处,务于学校之中植其完善基础,使将来处世不至为游惰无用之国民,则直接造福于学生之个人者固多,而间接影响于国家之全体者亦甚大,诚能如斯,则于教育之责尚可谓尽一二也。”

——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首任主任郑际唐

于是,大至学校办学宗旨、学级编制,小至课前扫除值日,课中坐、站、读 、讲之姿,以至用品摆放位置、排队行礼口令,无不详尽规定。于传授知识之外,又注重人之行为习惯、品格素质的养成,成为附小自创办之始的一大特色。

九十年来,数百位园丁的辛勤耕耘换得桃李满天下。到2002年,学校已送走了八十八届毕业生,近两万人。她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国家领导人吴学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建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著名数学教育家钟善基,中科院院士马大猷、两院院士张维、著名作家颜一烟、林海音等等都曾就读于该校。还有许许多多在不同岗位努力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都是实验一小的骄傲!邓颖超曾作为该校第一位女教师曾此任教。

毕业生语录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寒来暑往,当年稚气未脱的孩子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当年嬉戏

玩闹的操场、读书认字的课堂也已面目全非,而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却永不褪色。

“每天下午课后放学前,轮流值日做大扫除,翻椅挪桌,水擦地板,就这样培养我们从小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年毕业生李光黔

“尤其使我终生难忘的是,一个比我还小着一岁的男同学,告诉我:他是从一年级就进校的,他的级任是邓颖超老师。他告诉我:是邓老师教他认识的第一个字。

是邓老师把着手教他写会第一句话;是邓老师教他懂得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生活的能力;是邓老师谆谆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他郑重地告诉我:邓老师是位女老师!”

年毕业生颜一烟

“我入学的时候是在鹤班。当时一附小各班都有一个班级名字,有鹤级、燕级、松、竹、梅、雪、雨、虹……等等。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正中挂着一个班级的旗子。

我们班的班旗是用大红缎子做的,中间一个白色的仙鹤。你会想象的到它是多么漂亮的班旗呀!”

年毕业生曹瑛

“劳作教室是专供男孩子用的,备有齐全的工具和工作台。当时我们学过用竹子做筷子、餐刀和汤匙。女孩子的劳作课则是在后院东边的小楼上层进行。她们在那里学过缝纫和烹饪,曾经试做过‘萨其玛’和糖葫芦。”

年毕业生王朝美等;

翻过一页页记载着辉煌与奋斗的历史,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迈入了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新时代。

这里,我们庄严写下实验一小每一位师生的誓言

“爱国、敬业、爱校、爱生”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把最优质的教育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也许你曾来过这里,在你曾经年轻的岁月,那时我们的校园也依然年轻,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与勃勃的生机——

“在临街的围墙里,高大的洋槐树,绿荫笼罩着红色的二层砖木结构教室楼,特别显得雅致、幽静;楼的东面是操场,周围种了树,举目四望,尽是绿色,使人的眼睛感到非常舒服,精神也为之一爽,真是一个良好的读书的地方。”

年毕业生顾传洵;

时光飞逝,当年的红楼早已容颜不再,绿荫的校园也渐渐褪色。但是,因为有了我们,有了那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一双双好奇求知的眼,有了我们鲜活的生命和学校不灭的灵魂,古老的校园历久而弥新,再度焕发出年轻的风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