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大荒精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Xfd讨论 | 贡献2023年3月11日 (六) 21:43的版本 (新条目)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大荒精神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北大荒精神

含义: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形成时期: 五十年代中期

代表: 王震将军

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七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1]

基本简介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这便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形成历史

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精神内涵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

北大荒的无私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业的奉献

北大荒人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伴随着共和国艰难前进的脚步,历经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拓荒风雨,终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

在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有数不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北大荒的垦荒事业中。他们之中有老红军战士余永清、黄振荣、张文忠;有身残志坚的残疾荣誉军人迟子强、郝光浓、侯祥宽、汪立国、韩应魁;有战斗英雄李国富、王树功、张一千、曹学法;有支边青年模范人物杨华、范素兰、纪长英、梅树生;有城市知识青年的优秀代表徐淑芳、邵玉琨、曲雅娟、高崇辉;有献身科技事业的专家张元培、桂体仁、梁甲农、徐一戎和冯紫琅夫妇等。他们燃簧火,战严寒,驱野兽,开荒原,在这漠漠大荒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农场,终于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农业的黑龙江垦区。

二是青春的奉献

十四万复转官兵都很年轻,年龄普遍在二三十岁,他们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中英勇杀敌,建功立业,而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毫无怨言,意志坚定,来到茫茫荒原,投入到北大荒的伟大事业中。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哈尔滨等城市的几十万的学生和知识青年,刚来到北大荒的时候,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20左右岁,他们才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来到了遥远的祖国边陲,为垦区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财富献给了北大荒。

三是生命的奉献

有多少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因长期的劳累身患重病死在了北大荒;有的在开垦荒原的过程中,被茫茫无际的沼泽地所吞噬;有的在洪水中为了抢救国家的财产献出了生命;有的在茫茫火海中化为灰尘而永生;有的因在军事演习中,遇突发事故为保护战友而永不醒;有的因为在爆破之中,为排除哑炮而牺牲;有的为抢救落水的学生,毅然跳入水中而献身;有的因抢救家属妇女,被黑瞎子的大掌拍碎脑壳,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为北大荒谱写了一曲曲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赞歌。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北大荒的开垦中,有12000多人长眠于辽阔而富饶的北大荒,将生命永远奉献给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而这仅仅是整个黑龙江垦区故去者的一部分。在长达六十多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五万多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永远长眠在北大荒。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