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玄武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京玄武湖
南京玄武湖
原文名 Xuanwu Lake Park
知名作品 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南京玄武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中国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宋人欧阳修也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历代文人骚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为后人传为美谈。

基本信息

占地面积 502公顷(含情侣园30公顷)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江苏省南京市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玄武十景、玄武晨曦、玄圃等
水面面积 378公顷(含情侣园10公顷)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的先秦到西汉玄武湖分别称作秣陵湖蒋陵湖

玄武湖在六朝时面积比现在要大到2倍左右,而且直接与长江相通,湖中可以成为水军训练场所。大约从东晋开始,玄武湖已经得到多次整治与建设。特别是南朝时期,皇朝在玄武湖中及周边大兴园林,区域内先后有过上林苑、华林苑、乐游苑等皇家园林。

隋唐时期,南京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钟山和玄武湖也都被冷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

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以致南唐大臣冯谧贪恋湖中"名目胜境,掩映如画",而向皇帝提出将湖赠给他为私园的请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罢。

两宋至元代的近400年间,钟山及玄武湖均未受重视。钟山、玄武湖都在东、北郊。玄武湖在北宋年间一度还被江宁府尹王安石"废湖为田",直到元代才逐渐蓄水还湖。200多年后复活的玄武湖面积比之六朝时期已大为缩小。

洪武初年,玄武湖成为贮存全国人口、田亩档案(时称"黄册")的"黄册库"所在,也禁止民众入内,时人无奈写诗说,"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

明朝时,城墙建到了钟山脚下和玄武湖南岸、西岸一侧,使钟山、玄武湖与主城区及覆舟山、鸡笼山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彻底改变了六朝以来南京城市北部山水相连的视觉景观,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此前与长江的连通,使玄武湖的水面进一步缩小。在钟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门一座,又在太平门外建"太平堤"(今成为龙蟠路一段),并将玄武湖紧贴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为"中湖"(现"中湖"之遗迹还保存于白马公园内),从而彻底把钟山-玄武湖区域人为分成两地,改变了此前这一地区千万年以来的山水格局。

改朝换代之后的清一代,玄武湖不再作为皇家禁区。玄武湖也逐渐变成百姓耕猎之所。

1840年以后,随着西风东渐,面向市民开放的近代"公园"在中国出现,其起源地就在离南京不远的上海。公益性的"园林"概念进入中国,促使过去封闭和独占式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向"公园"形态转变。

1909年,清政府在南京筹办"南洋劝业会",两江总督端方决定把玄武湖开辟为对社会开放的公园。为方便游人入园,湖西打破城墙辟建"丰润门"(1931年改称"玄武门"至今)。

1911年玄武湖公园正式开放。

1928年9月又改园名为"五洲公园"。

1934年4月,重改"五洲公园"为"玄武湖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花卉品种增多,一批建筑如玄武厅、诺那塔、 凇沪抗战纪念塔等先后落成。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迁出湖民,广植花草,多增景点。[1]

2005年底,玄武湖公园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2010年10月1日起,玄武湖公园免费开放。

2012年,玄武湖公园成为南京市首批志愿者服务基地。[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玄武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中紫金山脚下,周围环绕着明城墙,九华山,鸡鸣寺。

气候 玄武湖公园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

地貌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5公里,占地面积502公顷,水面约378公顷,原湖更广。玄武湖西、南两面紧邻明城墙,西以玄武门、南以解放门为出入口。古代时周长为40里。

玄武湖形似火腿,湖泊分成三大块,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使玄武湖水系完全处于人工控制之中,玄武湖属于浅水湖泊;南北长2.4km,东西宽2.0km;湖底质较厚,平均达70cm,以细粒粘土为主;主要入湖沟渠有7条,分别是南十里长沟、老季亭、香料厂、唐家山沟、紫金山沟、岗子村和西家大塘,北部与护城河、金川河相通,南部与珍珠河相接。

景区布局

玄武湖公园总面积502公顷(含情侣园30公顷),其中湖面积378公顷(含情侣园10公顷),陆地面积124公顷(含情侣园20公顷)。湖中分布着各具特色的五块绿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

环洲,因洲形屈曲、环抱樱洲而得名,素有"环洲烟柳"之称,童子拜观音石和郭璞亭以及莲花广场坐落于此。

樱洲,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曾为宫廷贡品而得名。樱洲花繁叶茂,形成"樱洲花海"的盛景。

梁洲,因传说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园",故称梁洲。每年一度的菊展均在此举行,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誉。湖神庙、览胜楼、友谊厅、明代黄册库遗址文化展馆等古迹新景汇集于此。

菱洲,因这里多产菱角,故名菱洲,自古有"菱洲山岚"之美名。

翠洲,洲上遍布修竹和雪松,故名翠洲。翠洲的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了"翠洲云树"的特色。

环湖还有玄武晨曦、北湖艺坊、玄圃、玄武烟柳、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等景点。

主要景点

环湖风光带 玄武门 清宣统元年(1909),两江总督端方、张人骏为方便参观"南洋劝业会"的来宾游览玄武湖,在玄武湖明城墙的西端开辟一新城门,1910年完工。1928年,改为"玄武门"。蔡元培先生应邀书写了门名。1934年添辟左右两个门洞。1984年,建造了玄武门城楼,经数次修缮保留至今。该门是玄武湖五大门中最主要的一个。

玄圃 玄圃共分三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六朝风格。

环洲

假山瀑布(童子拜观音石)

假山瀑布位于环洲南端。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太湖假山石堆砌成了形态各异的园林佳作。假山前的童子拜观音石为珍贵的太湖奇石,系北宋花石纲遗物,因其形态极似而得名。石高6.3米,宽0.9米,具有太湖石"瘦、透、漏、皱"的典型特征,是太湖石中的精品。假山之巅,引瀑布飞流直下,泻入凿地而围的水池。

郭璞墩(市级文保单位)

郭璞墩位于环洲西端。是玄武湖地势最高处。郭璞墩为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衣冠冢。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郭璞纪念馆

郭璞纪念馆位于环洲,郭璞墩北,,2010年建成,建筑面积182平方米。集中介绍了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一生和学术成果。

米芾拜石

米芾拜石位于环洲北端。由三块天然巨石组成,其中最重的过36吨。相传米芾见奇石便"三拜九叩",故有"米芾拜石"的典故。

莲花广场

莲花广场位于环洲北端,占地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多人,广场以荷叶、荷花造型为构图,12米高的莲花仙子雕塑及四个莲花童子是广场的主题标志。广场集音乐喷泉、激光等设施为一体。

喇嘛庙 、诺那塔

喇嘛庙、诺那塔位于环洲东端,始建于1937年,201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喇嘛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式殿堂,形制古朴;诺那塔九级六面,仿唐宋风格,底级四面镌刻碑文,系国民党元老居正所撰并书的《普佑法师塔碑铭》,均为纪念诺那法师(1865-1936)而建。

月季园

月季园位于环洲东端,占地约7200平方米。栽植月季5000多株,200多个品种,有树状月季、藤本月季、大花月季、微型月季等种类,是南京市著名的月季专类园。月季园中央挺立着的一棵200年树龄的银杏,是南京市保护的古树名木之一。

梁洲

湖神庙

湖神庙位于梁洲西端,始建于明朝,占地1300多平方米。2006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初为"神祠",传为明洪武年间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民间又称其"毛老人庙",后改名"湖神庙"。现在的格局是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的遗存。

铜钩井

铜钩井位于梁洲西端,掘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占地近20平方米,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湖神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掘井时得铜钩一具(估计是六朝的兵器)而得名。铜钩井井栏为胭脂红大理石制成,栏高55厘米,外径70厘米,内径40厘米。直至建国初期,铜钩井都是玄武湖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源地。

黄册库文化遗址展览馆

黄册库文化遗址展览馆位于梁洲西北角,建于2005年,面积378平方米。 "明代黄册库文化遗址展览馆"比较集中介绍了明代黄册制度的辉煌与沧桑,也印证了明朝的兴盛与衰败。

览胜楼

览胜楼位于梁洲北端,始建于六朝,清宣统元年(1909年)新军统制徐绍桢重建,建筑面积175平方米。2006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是徐绍桢邀集文人雅士联吟结社之所,称为"湖山览胜楼"。该楼重檐拱斗,图案彩绘,为二层四角攒尖式建筑。

阅兵台

阅兵台位于梁洲北端,始建于六朝,1987年重建。原为南朝刘宋大明五年(461年)宋孝武帝刘骏阅兵的阅武台旧址。

友谊厅

友谊厅位于梁洲北端,建于1941年,面积180平方米。初为"涵碧轩",为汪伪政府与国民政府接待上宾之所。建国后,用以接待中外嘉宾之用。文革中,改名为"友谊厅"。

闻鸡亭

闻鸡亭位于梁洲北端,重檐四边。南朝时,齐武帝萧赜喜欢打猎,常深夜出宫,赴琅琊山猎兽,兴尽才归。走到玄武湖时,天刚破晓,鸡啼声正好传到这里。因此在这里建了一座闻鸡亭。

杜鹃园

杜鹃园位于梁洲西北角,占地380平方米,由原有的牡丹园改建而成,并扩大了原有专类园面积,栽植映山红、毛鹃等6000多株。杜鹃园由湖石堆砌自然花池。

盆景园

盆景园位于梁洲北端,1982年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由展馆、温室、园中园三部分组成。

樱洲

樱洲长廊

樱洲长廊位于樱洲西北,于1954年建成,长达304米。二樱洲长廊最初为竹木结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长廊为钢筋水泥结构。长廊南侧为一字排开的是世界各国友好城市代表团历年种植的友谊树。

荷花园

荷花园位于樱洲南端,于1992年建成。收集品种荷花170余种。园内建有水池、片石路、木栈道等,供游客观赏休憩。

清真餐厅

清真餐厅位于樱洲南端,始建于清朝,1986年重建,建筑面积1492平方米,是南京名菜--荷叶包盐水鸭的发源地。

翠洲

华梓园 华梓园位于翠洲,2001年建成,占地366平方米。2001年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在翠洲建造以世界华侨、华人、华商的故乡情结为主题的专类园。

留东同学会旧址 留东同学会旧址位于翠洲,建于1935年。2006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是一座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水泥结构,二层式楼房。

菱洲

台菱花架

台菱花架位于台菱堤上,建于1957年,占地6400平方米。俗称"大肚花架"。该花架为钢筋水泥结构,分置在台菱堤两侧。

参考资料

  1. 玄武湖 中国网,2016-04-21
  2. 南京市玄武湖风景区 北方网,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