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安国光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安国光中学简称国光中学原为完全中学,为了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资源,1999年秋经南安市人民政府批准,进行高初中分开办学的改革,成为一所独立高中[1]。目前,教职工有215人,特级教师2人,泉州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名师有50多人,高级教师46人。

简介

国光中学由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女婿、新加坡著名华人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李光前创办于1943年,学校座落在李光前先生的故乡梅山镇竞丰村。1956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61年起学校由国家接办,改为公立学校。1982年重新确定为省重点中学、重点侨校。1996年初晋升为一级达标学校,2003年被确定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近几年,学校先荣获福建省“文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绿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十多项省级荣誉称号,被《福建日报》誉为“侨乡第一校”。

学校建设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资金,按照直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优化办学条件。完成的塑胶田径场、体育馆、校门、司令台重建改建;新建实验楼“南益楼”一幢(基金会出资)、学生宿舍2幢“公毅3、4”、教工宿舍1幢、光华楼一幢;新建“地理园”、“生物园”和“果树花卉实验区”;教育教学设备按照示范高中标准配足配齐,率先在每间教室配备“三机一幕”等多媒体设备,有近300台电脑。健全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系统,基本实现教育教学、行政办公电子化、信息化。

办学思想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公毅”校训,秉承“手脑并用、文理并重、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校园环境优美、校风学风优良、教学质量优秀”的良好办学格局。

“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始终是国光中学的办学追求和奋斗目标。在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我校的多种教育要素,如光前精神培育新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艺术教育正逐步凸现其个性,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提出了“用光前精神立校,以公毅校训树人”的特色学校创建准则,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序开展,学校整体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办学特色与课程的结合,承担省改革试点项目“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办学特色”的研究工作,学校也获评首批“福建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办学质量为主题的校本行动研究。牢固树立以“学”为中心教学观。实现了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重知识传播向重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从重继承向重创新转变。坚持实施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无意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常态,构建高质、高效课堂。学校积极倡导在教学中搭建师生对话与交往的平台,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视频

南安国光中学 相关视频

南安-国光中学
南安市国光中学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70周年校庆宣传片 ,腾讯视频,2015-04-23
  2.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简介 ,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