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澳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澳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地处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临大鹏湾,南接太平洋,与中国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岛最短距离仅2海里,北与大鹏街道接壤,离深圳市区60多千米。

南澳是深圳面积最大的街道,陆地面积115.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平方公里,拥有全市四分之一的海岸线。

截至2017年末,南澳街道总人口2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7400余人。截至2019年10月,南澳街道下辖9个社区。

南澳街道是深圳的一个客家渔港风情小镇,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区域,山林面积95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88%以上;辖区内七娘山海拔869米,是是深圳市第二高峰,也是重要的旅游观光区。西涌海滩长5.1千米,是大鹏半岛最长、沙质最好的沙滩,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入选“广东省最美十大海岸”。

2017年,南澳街道争取扶持资金1477.5万元。稳步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1]

中文名: 南澳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深圳市大鹏新区

地理位置: 大鹏半岛最南端

面 积: 115.06 km²

下辖地区: 9个社区

电话区号: 0755

邮政区码: 518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2 万(2017年)

著名景点: 西涌、七娘山

车牌代码: 粤B

历史沿革

南澳街道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并留下畲吓和西涌口古村落遗址。

明洪武初年(1368—1398年),在今南澳西涌口修筑“老大鹏所城”和海防墩台。

据《宝安县志》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年)至三年(1664年),朝廷曾两度下达“迁界令”,共内迁80里,勒令立界,界外房屋尽夷,空无一人。时新安县缩小三分之二,人口大减,南澳荒为疏僻之地。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清廷宣布废止“迁界令”,南澳地域重得开发。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始有南澳村,无圩。

民国元年(1912年),南澳隶属新安县(1914年复称宝安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东江地区抗日民主政府——惠阳县第二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南澳属之。

1949年10月,南澳地区属惠阳县第四区之大鹏乡。

1951年11月,第四区析出第七区,南澳随大鹏乡属之。

1958年10月,成立大鹏公社,南澳属之。同年11月,南澳随大鹏公社划归宝安县。

1983年7月,改公社为区,南澳隶属大鹏区。

1986年10月,撤区建镇,大鹏区分为大鹏镇和南澳镇。

1993年1月,宝安撤县分设宝安、龙岗二区,南澳镇隶属龙岗区。

2004年,宝安、龙岗两区撤镇设街,南澳街道办仍属龙岗区管辖。

2011年12月30日,大鹏新区成立,南澳街道隶属大鹏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大鹏街道下辖9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大鹏新区南澳街道东沙路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澳街道,地处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114°37’、北纬22°26‘—22°34’之间。东临大亚湾,西临大鹏湾,南接太平洋,与中国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岛最短距离仅2海里,北与大鹏街道接壤,离深圳市区60多千米。街道陆地面积115.06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20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南澳街道地貌为海滨低山丘陵,海岸线长65公里,占大鹏新区海岸线总长度的50%;沿岸属山地海岸类型,附近有沙缸吓湾、桔钓沙湾、大水坑湾、西涌湾、大鹿湾、洋筹湾、南澳(月亮)湾、盆子湾等14个海湾;榕树角、海柴角、穿鼻岩角、水头角等16个岬角;新大岛、白岩岛、赖氏洲、牛奶排、怪岩岛、火烧排等6个海岛和礁岛。

七娘山位于该镇中部,其主峰海拔869米,是深圳第二高山。主峰周围集中分布着一些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形成低矮丘陵,丘陵之间又分布着一些小盆地。

植被

南澳街道山间生长着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竹林、灌丛、草丛、人工植被群落和红树林群落。2003年,山林面积共14.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5%。

气候

南澳街道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分干湿两季:干季短,湿季长,气候垂直变化差异大。

年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4℃,年均气温22℃;相对湿度为80%,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雨日140天,无霜期355天。

水文

南澳街道的河流属雨水补给型山区河流,水量随着气候干湿季节变化而变化;河道短而陡,水流急,中上游多形成跌水瀑布;流向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开,形成向东北流向的新大河流域、向南流向的东涌河流域、西涌河流域和向北流向的杨梅坑河流域等几个较大的流域。全镇有大小山塘水库12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枫木浪水库,容量达475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南澳街道辖区海域是深圳海产品主产区,盛产鲍鱼、海胆、响螺、龙虾、贝、蟹、各类海藻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南澳街道总人口2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7400余人。

经济

综述

南澳建镇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渔业以海产品捕捞为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自1993年起,镇党委、政府利用镇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实现传统农业向创汇农业转变;利用海产资源,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优质名贵海产养殖;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

2017年,南澳街道争取扶持资金1477.5万元。稳步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

第一产业

自1992年起,南澳镇积极实施科学种养和管理,推广优良品种,扩大活鸡、生猪养殖和果树、蔬菜种植规模,逐步实现由零星分散型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农业转变,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由单一型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创汇型农业转变。

2000年2月,南澳镇利用“同富裕工程”资金,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启动东涌、西涌、东农、南渔四个鲍鱼场建设,总计投入资金1437万元。

2004年,南澳镇海洋水产养殖总面积8100亩,是1993年3.2倍;海洋水产品总产量4400吨,是1993年1.8倍;产值4108万元,是1993年1.7倍。

第二产业

1987年,南澳开始兴建第一工业区,发展现代工业。

2004年,南澳镇的工业总产值为3.58亿元,比1993年增长35.1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提高46.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南澳镇依山傍海,峰奇石异,滩平水秀,旅游资源丰富。镇内有各类岛屿、礁石、海蚀崖、洞,如“仙人石”、“穿鼻崖”、观海石、黑石等;有极具开发价值的海滨沙滩,如水头沙、桔钓沙、西涌海滩等;有奇特的山海景观,如七娘山。1994年春节,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厉有为、李子彬等到南澳慰问、视察时指出:“南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为百姓造福。”

2004年,南澳镇游客共105万人次,比2002年翻一番;旅游服务行业收入8600万元,同比增长10.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亿元,同比增长25.6%。

交通

南澳街道北连内陆,三面环海,是南中国海国际货物输出大港—盐田港的必经航线。旧日南澳只有靠窄狭的梅沙公路、葵南公路及葵鹏公路出入,自盐坝高速公路、雷公山隧道及迭福山隧道建成后,由深圳市区前往南澳约四十分钟,昔日为一小时多。公路北经过大鹏、葵涌、坪山而连接惠盐高速公路及深汕公路;西经大鹏、葵涌、小梅沙、盐田、沙头角等可直达深圳市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南澳群众在妈坑旁边办起“南澳私塾”。该校仅有学生40余人、教师1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澳私塾”迁至今南澳中学所在地,并正式更名为南澳中心小学。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先在新大、东山、东涌、西涌等处建立村小,又在杨梅坑、高岭、俄公等边远村寨办起教学点。这些村小、教学点布局分散,校舍简陋,设备缺乏,规模小,学生少,特别是教学点,均以复式班形式进行教学。

2003年,南澳镇党委、政府再次扩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南澳中学与中心小学均跨入市一级学校行列。全镇有1所中学、2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共有教学班41个、在校(园)学生1608人、教职工143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水产、种植、旅游、计算机等职业培训班,形成了学前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镇级教育体系,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医疗事业

南澳建镇前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医疗站和一家私人诊所。1987年,南澳镇卫生院正式成立。1989年,镇政府投入300万元扩建镇卫生院。1993年,又投资150万元新建卫生院宿舍楼。1994年,镇卫生院升格为南澳人民医院。

2004年,占地5313.7平方米的南澳人民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7人,其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65人;具有编制床位90张,实际开放床位56张;下设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文化事业

2019年,南澳街道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杯帆船赛、新年马拉松赛、第19届南澳龙舟邀请赛,“舞草龙”、东山渔歌等非物质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南澳文化品牌内涵进一步丰富。

社会保障

2019年,南澳街道开展“送温情、暖民心”入户走访活动,全年慰问853人次;扎实推进“医养结合”“长者饭堂”“居家养老”“社区爱心服务点”等系列民生帮扶亮点项目。

人居环境

2019年,南澳街道全市首条生态廊道“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主体完工;老虎头废弃石场、上企沙旧村边坡等隐患整治与植被修复工程完成,半天云片区等复绿达2.5万平方米;南澳“广东省森林小镇”通过年度复评,新大社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市重点工程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杨梅坑示范段接近完工;投资1.8亿元的新大河流域整治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亿元的东涌湿地园项目动工;“正本清源”工程完成投资9700万元,基本实现辖区水污染治理全覆盖;9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南澳近海海水保持I类水质标准。市容环境进步明显。风球山文化浮雕、同富路街区景观、长沙头街心花园等工程基本完成。

历史文化

综述

南澳街道是汉族客家人和福佬人聚居的地方,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

地名由来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就有南澳村,因其三面环海,海水蓝绿,且西部是可供船只停泊的海湾,故称“蓝澳”;又因其地处大鹏半岛南端,取谐音易名“南澳”。

视频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新大村七娘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