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卫矛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卫矛科(拉丁学名:Celastraceae)为无患子目的一科,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藤本。单叶,对生或互生;托叶小或无。聚伞花序,少单生;花两性,稀单性;花被4~5,萼宿存;雄蕊4~5,与花瓣互生;花盘肥厚;子房上位,2~5室,与花盘分离或埋藏其内,每室胚珠2~6(或1),花柱单1。多为蒴果,稀核果、翅果或浆果;种子多有假种皮。

该属包括6个亚科,约60属850种以上植物,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产12属201种,大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和台湾。本科约9种植物具有毒性,主要属于雷公藤属和南蛇藤属等3属。

本科很多种类树皮富含橡胶,或具高级纤维,或可提炼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工业、药用和经济价值。

  • 中文名卫矛科
  • 拼 音:wèi máo kē
  • 学 名:Celastraceae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无患子目
  • 亚 目:卫矛亚目
  • 科:卫矛科
  • 分布区域:南北均有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暖地区,少数进入寒温带。全国均产。

主要价值

本科许多种类如卫矛属的大多数种类,美登木属的一些种类和Campylostemon属及Wimmeria属都在树皮中富含橡胶及硬橡胶。南蛇藤属的高级纤维,可为人造棉及其他纤维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其他如美登木属、卫矛属、南蛇藤属、Plenkia属及雷公藤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作为研究抗癌药的对象。

近年来,卫矛科很多植物的广泛药理作用、尤其是抗癌活性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从美登木属(Matytenus),中国的密花美登木(M.ConfertiflorusJ.Y.LuoetX.X.Chen)等植物中分得的美登木素(maytansine)及其多种酯类是一类很有希望的抗癌药物。

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等的毒性早已为我国群众熟知,各省农江南村常用其根作农药杀虫。常有中毒的报道,主要产生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症状。死于心脏哀竭和呼吸抑制。南蛇藤属植物造成人、畜中毒的报道很少,多用做杀虫农药。该属的灯油藤种子油有镇静和安定作用。

形态特征

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藤本灌木及匍匐小灌木。单叶对生或互生,少为三叶轮生并类似互生;托叶细小,早落或无,稀明显而与叶俱存。花两性或退化为功能性不育的单性花,杂性同株,较少异株;聚伞花序1至多次分枝,具有较小的苞片和小苞片;花4-5数,花部同数或心皮减数,花萼花冠分化明显,极少萼冠相似或花冠退化,花萼基部通常与花盘合生,花萼分为4-5萼片,花冠具4-5分离花瓣,少为基部贴合,常具明显肥厚花盘,极少花盘不明显或近无,雄蕊与花瓣同数,着生花盘之上或花盘之下,花药2室或1室,心皮2-5,合生,子房下部常陷入花盘而与之合生或与之融合而无明显界线,或仅基部与花盘相连,大部游离,子房室与心皮同数或退化成不完全室或1室,倒生胚珠,通常每室2-6,少为1,轴生、室顶垂生,较少基生。多为蒴果,亦有核果、翅果或浆果;种子多少被肉质具色假种皮包围,稀无假种皮,胚乳肉质丰富。[1]

下级分类

本科约有60属,850种。我国有12属201种,其中引进栽培有1属1种。

亚科列表

福木亚科 Subfam. Cassinoideae Loes.

卫矛亚科 Subfam. Celastroideae

十齿花亚科 Subfam. Dipentodontoideae (Merr.) C. Y. Cheng et J. S. Liu

雷公藤亚科 Subfam. Tripterygioideae Loes.

弯蕊亚科Campylostemonoideae

古比木亚科Goupioideae

除弯蕊和古比木两亚科外,我国均有。

属列表

膝柄木属 Bhesa    巧茶属 Catha    南蛇藤属 Celastrus    十齿花属 Dipentodon    卫矛属 Euonymus    沟瓣属 Glyptopetalum    美登木属 Maytenus    假卫矛属 Microtropis    永瓣藤属 Monimopetalum    核子木属 Perrottetia    盾柱属 Pleurostylia    雷公藤属 Tripterygium

代表物种

冬青卫矛(大叶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 Thunberg

特征:常绿,高2-3m。小枝具四棱,叶对生,革质,倒卵形或窄长椭圆形,长3-6cm,宽2-3cm;边缘具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2-3次分枝,有5-12花;花白绿色,4数,花丝细长,花盘肥大。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种子每室1-2,橙红色假种皮,全包种子。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原产日本,现我国各地广为栽培。

用途和价值:园林观赏或作绿篱;树皮含硬橡胶。

十齿花 Dipentodon sinicus DunrⅡ级

特征:叶纸质,披针形或窄椭圆形,长7-12cm,宽24cm,细密浅锯齿,侧脉5-7对,多在叶缘处结网。花白色,花被5(-7);雄蕊5(-7),花丝长。花被宿存呈十齿状。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于贵州、广西及云南南部。生于海拔900-3200m的山坡沟边、溪边和路旁。

用途和价值:珍稀濒危植物,对卫矛科系统发育有一定研究价值。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十齿花 Dipentodon sinicusⅡ 乔木或灌木,叶缘细密浅锯齿;托叶早落;花柱宿存为果喙;种子无假种皮。

永瓣藤 Monimopetalum chinense Ⅱ 藤本灌木,叶缘浅锯齿,齿端常纤毛状;托叶细丝状,宿存;无花柱;蒴果4深裂,种子基部有细小环状假种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