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槐镇是福州市长乐区下辖镇,是福州市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是长乐区重要的粮食、果蔬、花卉和食用菌生产基地,"青山龙眼"荣获农业部原产品地理标志。古槐镇充分挖掘人文、生态、资源等旅游优势,拥有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百福公园董奉草堂玫瑰山庄竹田岩等重点旅游景区。[1]

景点

百福公园将建成福州市最大的农村公园,它占地700多亩,包括百福主题广场及福、禄、寿、喜、财5个主题文化生态园以及丹湖湖心岛、掬月亭、九曲桥、游船等项目,是人们观光娱乐的好去处。 百福公园是长乐打造"半小时文化圈"的又一造福利民工程。它坐落于长乐区古槐镇北湖村(别称福湖村),依托丹湖,与玫瑰山庄、董奉草堂毗邻。历史上先有长乐郡,后有福州府,百福公园所处位置就是古时的"福州地"。这片福山宝地承载着长乐厚重的文化历史,曾经使长乐成为中原"八姓入闽"的首选之地。多姿多彩的新宁文化,生成了"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百福文化的展示与濡染。在公园中心广场建有取名为"百姓之福"的大茶壶,寄托着为长乐人民聚福、造福的美好愿望。公园大门两侧建设"百福照壁",上面以石雕形式展现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钟鼎文、草、隶、篆等字型的"福"字一百个,形态各异,体现"五福临门、吉祥如意,百福骈臻,千祥云集"的寓意,让人充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生态文化的保护与提升。依托与青山贡果生态园毗邻优势,整合北湖龙眼生态园,建设福、禄、寿、喜、财五个主题生态文化园,使历代贡品青山龙眼文化在公园建设中得到保护与提升。

百福公园是通过整合丹湖、北湖龙眼园,整治湖田荒地而建成的人文生态公园,充分体现了福、禄、寿、喜、财5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交相辉映。在百福公园里,最显眼的,莫过于中心广场的"大茶壶"。记者看到,这个高9米宽15米的巨型大茶壶,内有水循环系统,不断地从"壶"里倒水至"茶杯"中,形象生动而又气势宏大。它取名为"百姓之福",与公园大门两侧的"百福照壁",寄托了为百姓祈福、盼福、迎福、聚福、造福的美好愿望。[2]

乡镇规划

规划背景

"海西战略"已从筹划进入加快发展的实施阶段,建设"福州大都市"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福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修编》工作已近尾声,正送报国务院审批阶段,大福州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及走向已经明确。福州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福州高速铁路东站已确定布局在江田与古槐两镇交界地带,京台高铁上岛铁路线和京福高速长平段线路等重大交通通道及枢纽均以确定。滨海新城的构想已进入启动期,滨海新城呼之欲出。

古槐镇由于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优越的区位及未来交通条件跨越式提升的前景,福州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选择其作为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希望古槐"先行先试",进步加快发展步伐,又好又快地为滨海新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0年是"十一五"与"十二五"发展规划交接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提升产业、民生保障、和谐发展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规划年限、深度、依据

规划年限

2010~2015年:与"十二五"发展规划协调

2016~2020年:与福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周边相关规划协调

2021~2030年:按省试点镇《规划导则》执行

规划编制深度及规划区范围

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古槐镇全镇域已纳入福州市域主中心城市(或称福州都市区)范围,未来镇区是主中心城市滨海新城的重要城市组团,即古槐组团。根据《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总体规划》要求,古槐镇总体规划兼有组团型和边缘型两种类型特点,因此古槐镇总体规划编制深度应按《分区规划》执行,并充实镇村体系内容。

同时,结合古槐区位、交通、地理条件和现状城乡发展基础等要素,本规划应采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式,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建议古槐镇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划区范围为:镇域范围,陆域面积约51.8平方公里。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及相关的土地、环境保护、海洋功能区划等法律、法规。

2、《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

3、《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

4、《古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古槐的发展定位与城镇性质

发展定位

1、政府思路:滨海后花园和海港城的中心地带。

2《福州总体规划(2010-2020)》:空港--工业型城镇、福州火车东站所在地。

3、本规划认为古槐镇在未来20年的发展中,主要城市职能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滨海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港城核心区。

②滨海新城的后花园,生态型宜居宜游之地。

③滨海新城产业基地,花园式宜创宜业之所。

城镇性质

1、远期:海港城的核心区,以高新产业和商贸业为支撑的生态型城镇。

2、远景展望一:福州都市区东部门户,宜居宜业生态型城镇。

发展战略

1、创新体制机制,聚集发展要素

2、盘活土地存量,转变发展模式

3、注重区域对接,促进城乡统筹

4、实施错位发展,打造宜居新镇

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1、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至2030年末,古槐城镇建设区将形成包括龙田、中街、高楼、感恩、洋下、新桥、华元、昆石、雁塘等9个行政村城乡建设区在内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人口规划近期(2015年末)、中期(2020年末)、远期(2030年末)人口规模分别取5万人、7.5万人、12万人。 3、古槐远期城镇化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至2030年末,古槐城镇人口将有可能达到12万人,而乡村人口将只保留2万人左右。若按此计,古槐远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5.7%。

城镇用地规模

本规划近期建设用地6.13平方公里,人均122.55㎡/人;中期建设用地8.92平方公里,人均118.90㎡/人;远期13.8平方公里,人均115.02㎡/人;远景建设用地地规模将达到1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10㎡/人内,实现集约增长。

六、城乡统筹空间结构

形成:"一轴、两心、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一轴:古槐城镇发展轴(福北线)。

2、两心: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服务中心(片区主中心)和古槐镇区综合服务中心(辅中心)。

3、四区:

①古槐城镇建设区(含中街、高楼、龙田、雁塘、感恩、以下、新桥、华元、昆石9个行政村),总建设用地的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12万人。

②镇域北部特色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区:地跨福坊、北湖、屿北、屿中、屿南、洋布、湖坂、青山9个行政村。以湖坂为中心村,带动及服务周边发展,远期本区人口规模约1.4万人。

③镇域西南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区:地跨前塘、上店、下村、井门、竹田5个行政村,以竹田为中心村,带动及服务周边发展。远期本区人口规模在0.6万人左右。

④镇域西部董奉山生态保育及生态休闲区:以董奉山森林公园为主体,涉及青山、湖南、龙田、中街、昆石、竹田、上店、前塘等行政村的生态林地等保护用地和人文景观区。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

1、铁路:三主线(京台高速上岛铁路线和沿海客货运专线),一支路(福州机场铁路支线)以及福州火车东站及高铁保修场。

2、区域快速道路(四条):东滨快速路(福州东部新城至长乐滨海新区)、营滨路、新福北线、两港快速路。

3、公共交通枢纽:海港城在福州火车东站设置一处一级汽车客运站和大型公交站场,本区均在其服务范围。届时感恩客运站取消。

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1、主干道:三纵三横一环。三纵即:福北线、滨海中路、两港连接线。三横:百福路、古东路、迎宾路(分东西两段)。一环:由新宁路与园区中路等形成。

2、次干道(本区涉及16条):融鹤路、感恩路、董奉路、董奉山路、中街北路、中街南路、中街东路、站前西路、站前东路、华元路、新桥路、青山路、高新北路、高新中路、高新西路、高新南路。

3、支路及乡村道路。

4、广场:设五处,火车东站西广场、东广场、新宁广场、董奉广场和滨海广场。

5、福北线与融鹤路段交叉地带近期整治方案建议:封闭现有融鹤路出入口,在西北侧80米处设单向右进入口,在入口南侧150左右开辟一个出入口,并进行渠化引导,增设黄灯警示。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教育设施

1、提升完善长乐三中,扩大提升现有感恩中学,在古槐新区建设中街中学(为九年一贯制)。现有屿头中学取消,其用地建设作为北部中心小学(屿头小学)新址。古槐至远期全镇人口将达到14万人,按国标《GB50188-2007》,需要再建一至两所中学,考虑到本区南侧已布局三溪中学新校,东侧有滨海中学(新增)。从区域的角度,本区中学教育设施布局较为合理。

2、根据未来人口分布,整合现有小学布局,远期共形成10所小学。

医疗设施

1、近期新建镇区级卫生院,位于新区西北侧,占地约2公顷。

2、远期作为海港城核心区,本区应预留一处分区级综合医院用地,不小于6公顷。

文体设施

1、结合新宁古城风貌区的建设,打造海港城富有文化底蕴的综合文化中心,形成包括影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

2、建议现有古槐中街,打造为传统特色文化街。保持现有格局(包括新宁公园、中街礼堂在内)。

3、在现有感恩居住区东侧,中远期建设一个分区级体育公园,占地约15公顷。

其他公共设施布局

1、水厂--依托江田长乐南区水厂。

2、根据电力专项规划,本区及周边也共建一座500KV变电站,一座220KV变电站和4座110KV变电站。

3、保留本区内滨海产业区启动区段的普通消防站用地,中远期新建高新区普通消防站。

4、近期在古槐新镇区建设古槐电信分局,预留用地约0.6公顷。

5、近期在新镇区建设本镇行政中心,建设预留用地约0.3公顷。

商业服务布局

形成"两心、一轴、"。

1、两心

一是结合福州火车东站的建设,逐步打造海港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交通枢纽与港城中心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福州都市区重要的商业、商务、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充分利用南洋水网发达的特点,形成水上游线与东站枢纽的互动,打造特色明显的门户区。

另一个是古槐近中期应积极推动新镇中心,是带动古槐近期建设的启动地带,是古槐打造宜居新镇重要服务中心。

2、一轴

建议以福北线为主轴的古槐商住、商务、商贸轴线,争取尽早疏导外移现有福北线的过境交通(特别是货运交通),逐步提升福北线的城镇交通功能。

公共绿地系统规划

形成"一屏、三带、六园"

1、一屏:以董奉山和竹田岩为主体,加强生态林地保护与建设,严禁本区内开采山石,移风易俗,从区域角度统筹解决集中殡葬(公墓)的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

2、三带:东滨快速路防护林带,山海防护林带和高铁防护林带,东滨及山海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250米。

3、六园:根据服务人口及服务半径及现状基础,远期形成百福公园(现状)、新宁公园、中街公园、感恩公园、洋下公园和站前公园六个镇区级公园。。

4、防护绿带:高铁及高速公路段两侧不小于50米,快速路两侧不小于30米,城市主干道的两侧不小于10米。

社会事迹

侨乡长乐倡导移风易俗促文明新风尚

示范先行,典型榜样促社风。长乐区古槐镇中街村石忠胜简办寿宴助梦学子,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各乡镇纷纷引导乡贤在公益事业上比贡献、当榜样,一股不比阔气比公益的清新风气迎面扑来。日前,湖南镇仙富村爱心基金会首次为10户困难家庭发放补助金,而这笔爱心款正来自李兴干、李扬敬为子女节俭办婚事节省下来的钱;古槐镇井门村也专门成立慈善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村里品学兼优的学子,此举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此接地气、惠民生的公益榜样为长乐注入了强劲的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如今,深入长乐城乡,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似春霖甘露,催生着长乐这座滨海新城的文明之花,也奏响了长乐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强音。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新风,为长乐加快福州滨海新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