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民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民居

来自 汇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古民居

外文名称: ancient dwellings

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江西总门里广东镬耳屋、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绍兴的台门,闽南古厝及中西合璧的番仔楼,还有福建、广东等地的特色古民居如何子渊故居及客家土楼等建筑。[1]

简介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中国民居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特别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爱的东西,用现实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装饰、花纹、色彩和样式等结构中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广东镬耳屋、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闽南的皇宫起古大厝及番仔楼、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和蒙古、青海、西藏的蒙古包

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座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江西总门里

江西古民居的代表是总门里清代建筑群,位于江西省东乡区黎圩镇王安石(荆公)故里上池村,

坐落在明珠峰和东岭山脚下,相传是王安石二十三代后裔王来起所建。

他在湖北老河口开办冶炼业致富后,从湖北运回18车金银珠宝,

(1864-1869年)于清同治八年建成。太平天国运动正是1864年失败结束,太平天国运动对江西造成的破坏是空前的.可以说"总门里"见证了江西的兴衰。这里传承了王安石家族千年来的家风家训。总门里有江南荣国府之称。

安徽古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

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皖南民居是中国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