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可见光辐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可见光辐射

可见光辐射又称光合有效辐射,是太阳辐射光谱中0.40~0.70微米波谱段的辐射,由紫、蓝、青、绿、黄、橙、红等7色光组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和有效的太阳辐射能。到达地表面上的可见光辐射随大气浑浊度、太阳高度、云量和天气状况而变化,约占总辐射的45%~50%。

简介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只是一部分。刺激人眼能引起视觉的光辐射成为可见光辐射,简称可见光。可见光辐射(VIS)是太阳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顶和地面总辐射的比例分别为39%、50%左右。同时,VIS是光化辐射的组成之一,也是作物生长及其光合过程、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因此,VIS是农业、林业、大气物理、大气化学与光化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

评价

根据对华北地区2年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实际天气条件下紫外辐射(UV)和可见光辐射(VIS)的经验模式,研究了UV、VIS在大气中的传输,得到了大气中物质成分与不同波段太阳辐射相互作用的不同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对于UV传输,水汽因子的重要性远大于散射因子;对于VIS传输,散射因子的重要性大于水汽因子.受水汽和散射因子衰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UV、VIS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华北地区到达地面的UV、VIS均以散射因子的贡献为主,在紫外、可见光波段,散射因子的贡献分别为62.55%、95.76%.经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大于VIS,经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VIS远远大于UV.整体上,华北地区SD/SQ(散射辐射/总辐射)年均值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地面UV、VIS由南到北逐渐增加。仅受水汽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19.30、16.54W·m-2;仅受散射因子影响,华北地区损失于大气中的UV、VIS能量分别为35.31、311.07W·m-2.华北地区UV和VIS的能量损失季节变化明显,并表现出由南到北减小的趋势.UV、VIS在大气中传输时,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物质成分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吸收和利用,这一能量影响到大气中的各种基本过程,在未来研究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利用能量方法并结合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大气中物质与辐射能量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在大气中的利用、分配、时空变化等是一种有效、客观的方法.UV对水汽的敏感性远大于VIS对水汽的敏感性,UV和VIS对SD/SQ的敏感性大于对水汽的敏感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