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公祠
图片来自hk.trip.com

周公祠建于1890年,是一座位于中国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的祠堂建筑,该建筑目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目录

历史沿革

周公祠坐为纪念小站稻的拓植者和小站镇的创始人周盛传周盛波兄弟所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公祠因被破坏,东西偏殿、戏楼和神像被拆毁。 198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投资修复正殿和围墙。1994年,周公祠重建神像。 [1]

人物简介

周盛传

周盛传(1833—1885),字薪如,晚年号北海老农,安徽合肥周家圩子人。 清李鸿章部下,早年官拜总兵、提督等职,皇帝赐穿黄马褂

光绪元年(1875年)任津沽屯田事务、天津镇总兵,率部来小站镇练兵,屯田、修路、开挖马厂减河,引南运河水(即御河水)垦荒种稻。随著招人引种,人口增多,建立新农镇(即小站镇)。

光绪十年(1884年)回原籍,翌年病故。清廷谥号"武壮公",赐专祠供奉。

周盛波

周盛波(? —1888),字海(舟加令),安徽合肥周家圩子人,周盛传之兄。早年与其弟周盛传共同组织老盛军,后离军回乡侍奉老母亲。

光绪十年(1884年)奉诏募淮军5000人赴小站防务训练,其弟病故后继任其官职,继续屯垦训练事务,拓植稻田,扩建新农镇。

光绪十四年(1888年)病故,清廷谥号"刚敏公",赐建专祠供奉。

周盛传、周盛波兄弟是小站稻的拓植者,小站镇的创始人,津南水利的开拓者。

建筑特色

周公祠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建筑南面设有戏楼和正门,建筑北面月台上设有中殿、东殿和西殿。

中殿"新农寺",供奉炎帝——神农氏夏禹关帝。 供奉炎帝——神农氏系因拓荒种稻;供奉夏禹系因开河引水;供奉关帝系因其为武圣。

东殿"周武壮公祠",供奉周盛传。

西殿"周刚敏公祠",供奉周盛波。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七月二十八日,小站地区群众都在周公祠内举行庙会。

参考文献

  1. 周公祠xjl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