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宝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宝生
武汉东湖学院董事长
出生 1953年9月
嘉鱼县官桥村
国籍 中国
职业 企业家

周宝生武汉东湖学院董事长,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经济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企业家,湖北省十大杰出公民,武汉东湖学院董事长,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简介

武汉东湖学院董事会董事长。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

创业史

周宝生曾经是穷得叮档响的湖北省嘉鱼县官桥村8组,如今可以说富得名闻"天下"。这个地处丘陵的小山村,连续5年人均收入都在1300元以上,官桥村8组出了名,带领这个组共同致富的组长周宝生更有名。1979年冬,27岁的周宝生被组里群众推举为生产小队长,但当时的官桥村一个工分值才只有9分钱,全组欠利贷8000元。面对这样一种景况,周宝生没有退却。上任的头一年,他就率先把组里的麦田麻地"包产到户",第二年又把全组的水田进行了"分户承包"。结果这一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家家户户有吃有余。1982年,周宝生勇定创业致富之路--集体经商办厂。他带领8组群众在官桥镇上盖起三间房子,办熟食店、副食品经销店和冰棒加工厂。一年下来,两店一厂赚纯利7000多元。但周宝生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1983年,他利用经商办厂赚的钱,开出两个小煤窑。当年产煤3000多吨,创产值14.4万元,获纯利9万元。周宝生还是不满足,此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以煤为核心,挖煤办厂,从1983年到现在的7年间,他们把一个只有257人的小组办成了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农工商综合公司"。目前这个公司仅企业就有铸造厂、家俱厂、金属结构厂、饲料加工厂、煤矿和砖瓦厂。拥有固定资产180万元,流动资金90万元,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0万元,创利润60万元。周宝生在带领群众兴办工矿企业的同时,并没有忘掉农业这个根本。这几年,全组共投资18.2万元,用于修塘堰和砌灌渠,建机站和架低压线,销公路和购置运输工具等,使全组210亩水田旱涝保收。1989年全组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8.5万公斤。与此同时,集体投资建起千头养猪场,组织劳力更新了1000亩自生林,全部栽上了杉树,还栽柑桔60亩。这些杉树,12年以后一个轮伐期,最少收入30万元以上,等于建了一个绿色银行。周宝生带领官桥8组农民走上了一条工业富、农业稳,富得牢、富得长的新路子。人们称赞官桥8组"不是城市,胜似城市"。

主要事迹

周宝生同志怀着一颗"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真心,深入嘉鱼县官桥镇观音寺村,与农民打交道、做朋友,扎实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

在调查摸底、掌握村情、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周宝生支持资金913万元,整合资金2912万元,发展了油茶、香菇、水稻3大产业,实施了修公路、引水源、通网络等20个扶贫项目,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自主创业能力持续增强,实现扶贫、扶志与扶智的有机结合。全村贫困户142户511人,已脱贫116户428人,余下26户83人在2018年年底可全部脱贫。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200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年15000元以上。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