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实验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雷锋小队”
圖片來自 哈尔滨新闻网

哈尔滨市首批教改实验学校

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始建于1956年,教学楼总面积共有21000多平方米,分为主校、园丁分校(师范附小低年级校部)和松北校区、白家堡校部、延兴分校(师范附小毕业班校区)五部分进行教学。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
  • 校 训:以德载智,育人为本
  • 创建时间:1956年
  • 学生人数:5000人
  • 教师人数:100人
  • 所属地区:中国 哈尔滨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
圖片來自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

简介

师范附小中年部、师范附小低年部,原四十七中校区高年部及师范附小松北校区。师范附小中年部位于南岗区中兴街,占地9600平方米。低年部建于1996年9月,位于和兴三道街。低年部占地4870平方米,是一个有29个教室的三层教学楼。松北校区是2005年9月建成的,座落于松北区世纪花园A区,总占地17750平方米。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堪称全市一流。

分布

学校建有逸夫艺体楼,并配备了设备先进的篮球馆,装备现代的微机室,标准化的语音室,综合实验室,体育健身房,合唱室,舞蹈室,画室,手工制作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厅,阶梯教室,综合展室等等。各科教学仪器配备率均为90%以上。 [1]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99个教学班,学生5000多人;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1人,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市劳动模范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办学原则,努力形成“以德载智,育人为本”的办学特色。

多彩课后服务 护航学生成长

" 心阳光 " 教育润泽师生成长

岁月更迭,新时代专家型校长李文玲引领师小人结合校情、师情、生情,本着传承和发展的原则,把校长的教育主张与师小 " 阳光教育 " 的传承相融合,由心而发,大爱教育,以心育心,以爱育爱。达到 "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 的目的,将学校的文化定位为 " 心阳光 " 教育。学校确立了以 " 阳光总在风雨后,鲲鹏展翅九万里 " 为核心理念;以 " 让生命精彩绽放,鲲鹏展翅翱翔 " 为共同愿景;以 " 用爱编织阳光,用心润泽生命 " 为育人使命;以 " 携手共建有暖阳、有生命芬芳的阳光殿堂——塑造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建设阳光校园 " 为办学目标;以 " 培养阳光般的学子——(" 三有三会 ")有志向、有智慧、有力量;会审美、会劳动、会合作 " 作为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 心阳光 " 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李文玲校长秉承学校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以 " 心阳光 " 文化为引领,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设计依托教师的个人专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润泽每位师生内外兼修,心灵坦荡,向阳而生。从课程哲学、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整体规划与建构三点三气课程体系。将课程界定为 : 具有 " 心阳光 " 文化特性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过程和学习结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程度。即指向学生身心和谐成长,蕴含健康、善良、博爱、豁达、力量、智慧元素,增加渗透跨学科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心阳光 " 课程塑造阳光少年

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将国家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统整,课程体系遵循 " 五育并举、立德育心 "" 生命关怀、塑造人格 "" 知情意行的育人目标,将 " 心阳光 " 文化贯通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努力将学生塑造成品德高尚、通情达理、诚实守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充满 " 正气 "、温暖、善良的厚德少年;课程体现育阳光学子之魂,由教学生 " 学会 " 转向指导学生 " 会学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求知意识,塑造有知识、有智慧、有才能、有底气的博学少年;课程展现阳光学子风貌,弘扬中华艺体精神,塑造有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不畏挑战的 " 勇气 " 少年。 [2]

" 七色光 " 课程激发童心童趣

学校课后服务多彩的特色课程以 " 心阳光 " 文化为核心,用太阳的七色光 " 赤橙黄绿蓝靛紫 " 命名,设置了 130 多个特色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中,红色小公民课程,开设了国学讲堂、美德宣讲和道德讲堂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心性与德行、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橙色小博士课程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了解动植物的奥秘。黄色小达人课程,以童声合唱、名画有约和创意绘画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与视觉、审美与才艺能力,引领学生勇于发掘自我潜能、接受美育熏染,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绿色小健将课程是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生命教育课程,与运动和健康生活紧密结合,啦啦操、韵律操、健美操,在动感的节律感受美、舞动美和创造美。足球、篮球、轮滑、花样跳绳、武术、田径更是多姿多彩,学生在科学的运动中训练技能,增加体能。蓝色小能人课程,开设了学生们喜欢的百变魔方、华容道、趣味数学等益智类课程内容,学生在玩一玩、动一动、摆一摆中学习独立研究,注重创意思考,学生的数学与逻辑、创意与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靛色是科技类的创客课程。引领学生在机器人、竞技飞碟、3D 打印、 电脑编程、STEM 教育中创造性思考,在项目式学习中玩物析理、格物致知,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紫色是小作家课程,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绘本与诵读、积累与表达中丰厚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思辨力。

丰富多彩的 " 七色光 " 课程成为涵养附小学子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美素养、新劳动素养的优质资源。在五育融合的基础上,学校的炫风采课程更是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号队、民乐团和西洋乐器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不仅带给学生炫彩般感受,同时也给校鼓号队阶梯式发展储备队员,增添后备力量。

清风拂杨柳,润物细无声。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哈师附小人会将 " 心阳光教育 " 融入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处,种在每一名教师和学生的生命里。擘画学校发展蓝图,编织万丈锦绣,描绘壮丽蓝图,哈师附小人将励精图治,披荆斩棘,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未来,哈师附小人也将在阳光的普照下,实践着独具特色的 " 心阳光教育 "。

记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新品牌学校”成长之路

2020年8月,在学校新一届领导团队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商共建中,开启了新区附小“品牌定位 特色发展”的教育序幕。2022年9月,经过全体新区附小人同心筑梦聚力拼搏,学校摘得哈尔滨新区首批“新品牌学校”金色殊荣,师范附小——这所拥有70余年文化积淀的老牌名校,在新区教育沃土17年的砥砺耕耘中,再一次擦亮“阳光教育”办学品牌,绽放新的生机和活力

阳光教育升级 赋能学校发展

在“品牌定位,特色发展”的引领下,学校依托“思维型教学理论”,以“七彩阳光,活力童年”为核心表达,确立“让思维生长看得见”为品牌特色,搭建师生思维生长的研修场和实践场,让“七彩阳光”普照学生童年,让“思维活力”赋能师生成长。2020年8月,新组建的“同心圆”核心团队,赓续“阳光教育”,论证打磨《“阳光校园活力出发”十四五规划》,淬炼出“七彩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体系,并以“七彩阳光,活力童年”为核心表达,秉承“用阳光心态,育阳光少年,建阳光校园”的办学愿景,确定了“唤醒活力,赋能成长,成就阳光生命”的办学目标和“让每一个阳光少年都绽放光彩”的育人目标,此理念内涵的提升为学校持续发展增加了前行的动能。

专业支持升级 赋能教师成长

新品牌学校必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高素质、高站位是学校创建新品牌的基石。新区师范附属小学目前已经创建了以校长为院长的“思行教师成长学院”,学院下设两团(顾问团、导师团)、三坊(成长坊、精进坊、名师坊)、三室(语文、数学、思维工作室),即“233”教师进阶梯队。学校通过“学-做-思-研”四步教研模式,利用定制化培训体系,对教师实施分层、分类、个性化培训。

课程体系升级 赋能核心素养

课程是践行办学思想、落实育人目标的载体。秉承阳光教育理念,为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育人目标,新区师范附属小学从阳光特质出发,深入挖掘阳光少年的生命内涵,确立以生命力、绽放力与创新力作为学校育人核心素养,研发“七彩阳光”课程体系。七大课程主题下涵盖近50门课程,并从“品德成长力、智慧思维力、健康运动力、审美创造力、劳动实践力”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综合性评价,全面赋活学生力量,让学生处处绽放光彩,成就活力阳光校园。

信息技术应用 赋能质量提升

新区师范附属小学还依据国家《信息技术提升2.0工程》要求,制定整校推进计划,通过创建“云平台”实现教师个性化研修;学习“云技术”改变教师教书育人方式;扩容“云空间”,探究家校共育新样态;采集“云数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借助AI智慧体育布置分层体育作业;利用“运动手环”精准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通过“智能体质健康监测系统”采集分析大数据,让体质健康监测变得可视化、精准化、结构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为学生开展“数字画像”,探索实施“数字化”综合评价,真正落实“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 [3]

教育资源共享 赋能区域引领

新区师范附属小学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的资源优势,今年就已经接待了来自广东、浙江和省内的200余人次的校长访学团,培训了来自西藏、宾县、木兰、通河等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及松北学区新入职教师、松北区跟岗研修教师;作为松北学区学区长学校,学校还充分挖掘学区内教师资源优势,有效整合了学区内的名优骨干资源,构建学区一体化联研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为学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作为“王京校长发展共同体”领衔学校,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更是以“聚焦思维课堂,提升教师能力素养”这一省级课题研究为驱动,带领10所成员学校在研究与实践中,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并肩发展的良好态势,共同提升学校发展的内生力。

“七彩阳光”是新区师范附小初心如磐的血脉流淌,“活力童年”是新区师范附小铸魂育人的赤诚坚守,站在新区教育大发展的制高点,新区附小人必当勇毅前行,用品牌影响力书写新区教育的“时代答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贡献新区师范附小的蓬勃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