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于1988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首批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园区介绍

2001年12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合并。2009年11月,哈高新区和哈经开区管理机构分设。目前,哈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3.9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区面积19.7平方公里。  

哈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坚持以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核心,以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实现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工作创新为动力,走人才立区、项目兴区、科技强区之路,积极推进工作重心向依靠环境、依靠发展集中区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努力打造服务开发区、数字开发区、信用开发区、景观开发区、人文开发区,高新技术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到2002年底,高新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95亿元、工业总产值986亿元、利税148亿元。

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91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94项,项目总投资17.6亿元,涌现出亿阳信通、九州电力、四海数控、光宇电源、新中新电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群体,产值或技工贸总收入超千万元企业达到78家。已批准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家外商投资企业入区,合同外资额达到3.1亿美元,外资到位额达到2亿美元。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2016年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营改增首票开出侧记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