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嗣汉天师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嗣汉天师府亦名“正一真人府”,尊称为“大真人府”,位于江西省鹰潭贵溪市上清镇,为历代张天师的起居[1]和祈神之所。

历史

天师府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至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天师府原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朝延祐六年(1319年)迁到今址。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清康熙年间,为兵火所焚。现存建筑多为现代重建,也有一些为明清建筑。

1983年,天师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立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景区简介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府第坐落在江西贵溪上清古镇,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基本信息

天师府宋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于今址。占地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仪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

明代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2]

建筑布局

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这里文物古迹众多,不仅具有研究中国道教的价值,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视频

嗣汉天师府 相关视频

道教科仪音乐《步虚》 嗣汉天师府音乐团队演唱

参考文献